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临床危重患者常见感染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相关因素,以便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为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病例中检测出的215株细菌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的检测手段分析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的检测后得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为85株、55株和75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54株,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31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5株,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4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且在产与非产ESBLs菌株耐药上比较有差异性(P0.05);产与非产ESBLs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情况,且耐药与喹诺酮耐药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重金属污染可能改变稻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重金属分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集了太湖地区污染与非污染稻田表土,采用原状土低能量分离-分散技术提取土壤团聚体粒组,分析土壤中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组质量组成和Pb、Cd、Hg、As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讨论重金属污染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和重金属团聚体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重金属污染下,供试水稻土砂粒级团聚体减少,而较细粒径团聚体相对增多;4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组中的含量存在差异,但随粒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在<0.002 mm粒径的颗粒组中最高, 其次是0.2~2 mm粒径的颗粒组,而在0.02~0.2 mm和0.002~0.02 mm粒径的团聚体中呈现亏缺现象(富集系数为0.56~0.96).表明重金属污染可能减弱了较大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导致细粒径团聚体相对增多,从而明显提高了重金属元素在粉砂和粘粒组团聚体中的分配,这可能进一步提高了污染农田重金属的水迁移和大气颗粒物迁移的风险.对于重金属污染对稻田土壤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及对其疫苗与救治药物效果评价提供平台,利用本室分离鉴定的虎源A/Tiger/Harbin/01/2002株(简称HAB/0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对4~6周龄 雄性BALB/c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实验小鼠,测定其MLD50,检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d.结果感染小鼠呈现出规律的以肺炎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死率;测得该病毒对小鼠的MLD50为10-7.1/0.05mL.成功建立了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4.
外源性磷酸肌酸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磷酸肌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0例进行双瓣膜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2、24、48小时抽血测定AST,LDH,CK-MB,CK-MM和cTnt。结果主动脉开放后2小时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时达峰值。  相似文献   
95.
CYP17a2基因是细胞色素CYP17(cytochrome P450,CYP)超家族成员之一,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可以与CYP17a1共同作用控制卵子的发育和成熟。研究和掌握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卵巢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为该鱼种的人工增殖放流及其资源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采用普通PCR和RACE方法克隆得到了青海湖裸鲤CYP17a2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意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了CYP17a2基因在青海湖雌性裸鲤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征。该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1 871 bp,共编码390个氨基酸,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和鲤鱼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69%和64%。该基因在卵巢、卵巢膜、脑、肌肉、肝胰脏中均有表达,以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p0.01)。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CYP17a2基因在青海湖裸鲤卵巢发育的分子调节机理的研究中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6.
等重同位素标记方法,如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可以对肽段进行化学标记,之后通过质谱分析得到的报告离子的强度信息而实现对肽段的定量.目前,这种标记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DiART也是一种等重同位素标记方法,且与iTRAQ的定量原理类似,但是其化学结构组成与iTRAQ有所不同,因而其定量特征有其独特表现.本研究通过对DiART标记的简单蛋白样品、复杂蛋白样品以及复杂样品中目标蛋白的定量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对DiART的定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同时与iTRAQ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iART方法在定量稳定性、准确性及动态范围方面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7.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要求,对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该文针对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综合能力培养缺乏等问题,结合课程组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为细胞生物学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在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每隔200 m-300 m的海拔差异,从海拔3220 m(S1)到4790 m(S6)共设立6个海拔梯度的高寒草甸土壤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生态板法研究了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功能多样性分布特征,试图分析海拔变化对多样性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功能多样性指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AWCD变化趋势一致;DCA分析显示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对碳源代谢结构有一定的空间差异;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多聚化合物为优势碳源;从CCA和Partial mantel分析得知,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功能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与海拔高度、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植物多样性没有相关性。了解不同海拔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强度,可为揭示三江源的微生物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
【背景】季铵盐类消毒剂特别是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C)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BC的敏感性下降。外排泵是介导Lm对BC耐受的主要机制。【目的】调查Mdr L外排泵在Lm对BC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mdr L基因缺失株。比较野生株EGD-e和突变株Δmdr L在对BC的耐受性、亚致死浓度BC(2μg/m L)胁迫下的生长情况以及致死浓度BC(16μg/m L)下的存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构建mdr L基因缺失株Δmdr L及回复突变株CΔmdr L。mdr L的缺失不影响菌株对BC的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在亚致死浓度BC作用下的生长迟滞期延长、平均最大生长率和平均最大光密度值均降低。当BC浓度为4μg/m L时,梯度稀释后的野生株和突变株在平板上的生长显现出明显的差异。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在致死浓度BC作用下的存活率降低2个log值。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显示,加入BC后,突变株的细胞明显变细长。此外,野生株和突变株对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的积累和外排无明显差异。【结论】Mdr L外排泵介导Lm对BC的耐受,但是与Lm对EB的外排无关。  相似文献   
100.
卢慧  赵珩  盛玉钰  丛微  王秀磊  李迪强  张于光 《生态学报》2018,38(22):8080-8087
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土壤原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揭示青藏高原独特的微生物地理区系和预测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分子生态网络,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的土壤原核生物的群落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3145个OTUs,可分为2个古细菌类群和33个已知的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土壤的优势菌群,相对丰度累计超过79%;高寒草甸原核生物的多样性高于高寒沼泽化草甸,两种草甸类型原核生物群落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分子生态网络分析表明,高寒草甸网络具有较长的平均路径距离和较高的模块性,使其比高寒沼泽化草甸网络更能抵抗外界环境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分子生态网络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土壤p H值是影响土壤原核生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变化对于评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土壤原核生物群落特征在不同的高寒草甸土壤中具有显著差异,了解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能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