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拟南芥泛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素家族是一类含有保守性泛素结构域的蛋白质统称,主要通过ATP依赖性的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选择性降解细胞蛋白的各种生理活动。本研究基于HMM模型,已知泛素氨基酸序列作为训练集,搜索拟南芥信息资源数据库并鉴定AtUBQ家族成员,然后对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基因结构分析、染色体定位、多序列联配、系统发育树构建和组织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tUBQ家族中共有13个推定的AtUBQ基因,命名为AtUBQ01~AtUBQ13,均属无内含子基因且结构基本相同,非均匀分布于拟南芥5条染色体;AtUBQ家族可划分为A、B和C3个亚家族,其中76.92%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属于A亚家族;EST搜索发现除AtUBQ02和AtUBQ07基因无EST数据支持外,余下的AtUBQ基因在拟南芥根、芽和叶等7个组织中呈现差异表达,仅见AtUBQ08和AtUBQ10基因在上述7个组织中均表达,而AtUBQ03基因仅表达于叶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该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2.
摘要 目的:探讨甲基沿阶草酮甲(Methyl ophiopogonanone A,MOA)对干眼症(Dry eye disease,DED)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7~8周龄,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DED组、DED+10MOA组、DED+20MOA组和DED+40MOA组。对照组为正常小鼠,其他组小鼠双眼滴入质量浓度为0.2%的苯扎氯铵溶液诱导DED模型小鼠,每日1次,连续6周。建模后,对照组和DED组小鼠腹腔注射0.5 mL的1%二甲基亚砜溶液,DED+10MOA组、DED+20MOA组和DED+40MOA组小鼠依次腹腔注射0.5 mL剂量为10、20和40 mg/kg的MOA,每天1次,共给药28天。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并进行角膜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结膜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角膜TUNEL染色。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角膜K10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角膜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角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D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降低(P<0.05),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升高(P<0.05),角膜出现明显病变,结膜杯状细胞数量降低(P<0.05)。角膜Bcl-2 mRNA相对表达量、SOD水平降低(P<0.05),角膜TUNEL阳性率、Bax mRNA相对表达量、K10蛋白相对表达量、MDA、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P<0.05)。与DED组比较,DED+10MOA组、DED+20MOA组和DED+40MOA组的泪液分泌量升高(P<0.05),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降低(P<0.05),角膜病变减轻,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升高(P<0.05)。角膜TUNEL阳性率、Bax mRNA、K10蛋白相对表达量、MDA、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5),Bcl-2 mRNA相对表达量、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甲基沿阶草酮甲有效减轻干眼症小鼠的症状及眼表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杯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3.
114.
西藏巨柏核型的图象自动分析与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图象自动分析和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植物染色体自动分析CHROMHUK软件系统,并首次对西藏巨柏进行了核型自动分析,抽取了染色体多个特征多数: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相对体密度和次缢痕相对长度.对247个巨柏体细胞进行多参数数据统计和分析,并设置95°.置信判别区域和树分类判别.实现了染色体自动配对和分类,并由计算机直接输出染色体的组型图和核型模式图.分析结果表明:巨柏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按Levan的分类标准,其核型公式为2n=4m(SC)+16m+2sm.据Stabbins分类为1A型.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研究了脂肪酶在己烷中催化甘油三丁酸酯与硬脂酸之间的转酯反应动力学。转酯反应分为二个连续的反应步骤:由酯生成的酰基酶复合物的水解和由酸生成的酰基酶复合物的醇解,整个反应符合乒乓反应机制,动力学参数为:K_m(酯)=3.2×10~(-2)mol/L,K_m(酸)=6.9×10~(-2)mol/L,V_m=1.7×10~(-4)mol/L·min。  相似文献   
116.
运动红细胞形变结构的图象自动定量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运动目标图象自动分析MCELL应用软件和方法,并用于微血管中运动红细胞变形参数的定量分析。该图象处理主要特征功能包括压缩数字图象的灰度窗口设置,运动目标的抽取,形态相似性判决和运动目标的跟踪。同时给出运动图象处理的主要算式、动态曲线和应用结果。此外,还抽提和录取在微血管中红细胞快速运动情况下,所呈现拖鞋形的二值图象。研究结果证明红细胞具有可变性生理功能,这对于心脑血管的发病机理、早期病变的预测和有关药物疗效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太白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太白山为中国中部的最高山峰,它的顶点海拔3767.2米。太白山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20科,627属,1770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含世界性的单种属22个,少种属60个,中国特有属22个,这些属大部份是古老的科属和孑遗种类。它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两个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也是华北、华中和横断山脉三个植物省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118.
论图瓦贝Tuvaella的时空分布和生态环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无洞贝族的图瓦贝Tuvaella,地理分布范围有限,地质历程不长,形态构造颇为特殊,与共生的腕足动物,称为图瓦贝动物群。这一动物群最早发现于图瓦盆地(唐努乌梁海)及蒙古西部湖区(1937)。在我国,唐克东和苏养正(1966)最先报道它产于在小兴安岭西北部。实际上,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经在大  相似文献   
119.
以"南农二号"菜用大豆(Glycine max)荚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对菜用大豆荚采后衰老、品质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1.5%壳聚糖处理可显著降低豆荚的呼吸强度、蒸腾失水、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较低的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较高的叶绿素、Vc及还原糖含量,提高豆荚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促进木质素合成,减少豆荚腐烂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处于不同时相的红豆杉细胞经诱导后生活力、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及几个与次生代谢有关的生理化指标的差异,对细胞时相与次生代谢强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细胞培养的第7d(延迟期)进行诱导,细胞的活力、POD活性、H2O2、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均高于第14d(对数期)进行诱导,显著高于第21d(稳定期)开始诱导。说明在第7d(延迟期)进行诱导时,细胞对诱导子的反应灵敏度较高,次生代谢启动的强度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