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珙桐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群落种间关系。测定了83种植物,共3 40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结果表明,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共186个种对为正关联,100个种对为负关联(P<0.05或P<0.01);Pearson相关系数有295个种对为正关联,129个种对为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系数有448个种对为正关联,244个种对为负关联。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不能反映两个种对的数量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刻化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相比,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种对的正关联和正相关,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而种对间的负关联和负相关,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所致。  相似文献   
82.
珙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而对其发育生物学,特别生殖过程等研究较少。即便是研究较多的生态学方面也仅仅局限在宏观描述方面,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今后有必要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保护这一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83.
应用Tet-On基因表达系统,调控CYP2E1基因在NIH 3T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YP2E1在化学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代谢中的作用.先后将 Tet-on基因表达系统的调控质粒pRevTet-on和反应质粒pRevTRE-2E1转染NIH 3T3细胞,分别用G418和潮霉素筛选,并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成功获得了3个具有良好诱导性Tet调控的CYP2E1基因表达细胞系(Tet/3T3-2E1).应用不同浓度强力霉素(doxycycline, Dox)处理Tet/3T3-2E1细胞诱导CYP2E1表达,HPLC分析细胞对CYP2E1特异性药物探针氯唑沙腙的原位代谢能力及MTT法分析CYP2E1介导的NDMA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Tet/3T3-2E1细胞CYP2E1的表达及其代谢能力有明显的Dox浓度依赖性,而且NDMA对Dox诱导组细胞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其IC50值为12.06 μmol/L,无Dox诱导组未见明显的NDMA细胞毒性作用.该细胞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开展与CYP2E1相关的毒物、致癌物代谢研究,筛选抗毒物、抗癌物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4.
Toll样受体(TLRs)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RAK2为TLRs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分子,对信号转导及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牛TLRs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对牛病原体所致疾病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牛IRAK2基因,并分析了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预测. 结果表明,牛IRAK2存在2个选择性剪接产物IRAK2a和IRAK2b,其cDNA长度分别为2 148 bp和2 001 bp(GenBank登录号为EU528620和EU528621),分别编码622个和384个氨基酸.与IRAK2a相比,IRAK2b缺少第3外显子147 bp片段,使得起始密码子后移,IRAK2a蛋白含有DD结构域和S-TKc结构域,而IRAK2b则缺少DD结构域,只有部分S-TKc结构域.  相似文献   
85.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Poisson分布的x^2拟合检验及Mo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珙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用负二项参数(K)、Green指数(GI)和Lloyd的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PAI)来研究珙桐的聚集强度。同时利用上述指数研究取样尺度、海拔及克隆繁殖对珙桐种群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珙桐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集群分布,具一定的聚集强度。取样尺度、海拔对其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株种群和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在不同取样尺度和海拔下出现不同的变化。最后对珙桐种群格局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珙桐种群格局呈集群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由其本身的繁殖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86.
陆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演替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梯度上,其变化规律不一致.物种多样性与纬度呈反相关关系,与水分关系密切,表现出不同变化规律,与海拔主要表现为反相关关系和中间高度膨胀规律.土壤盐度、水分、肥力对物种多样性也有影响.在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出现不同变化规律,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87.
苏智先  钟章成 《生态学报》1996,16(5):517-524
系统地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生殖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头茶种群的Armin、Armax、A↑-r和Apc值分别为10a、88a、34a和78a,但随群落结构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其生殖年龄逐渐递增。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结构和兴文地区的相似,均为增长型,但前者生殖年龄结构较后者复杂,且前者之生殖年龄结构在不同生境(甚至同一群落的不同海拔样地)中呈现不同类型。影响大头茶种群  相似文献   
88.
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苏智先  钟章成 《生态学杂志》1998,17(1):39-46,44
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进展苏智先张素兰(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南充637002)钟章成(西南师范大学生物地理研究所,重庆630715)AdvancesinPlantReproductiveEcology.SuZhixian,ZhangSulan...  相似文献   
89.
慈竹克隆种群能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引用Harper的构件结构理论,从克隆构件,克隆分株和克隆种群3个层次,系统探索我国特有种慈竹克隆种群能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慈竹克隆种群单位量能值变化随其生长季节,生长发育阶段和年龄不同而异,冬季单位能值升高,换叶期单位能值聚然下降;生殖阶段单位能值降低,但龄级间差异较大,慈竹克隆种群具整合作用。影响慈竹克隆种群能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大气温度,湿度和种群生殖与换叶等。  相似文献   
90.
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和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对其传粉生物学等的研究未见报道。花色一直被认为是吸引传粉者的诱物之一。传粉生态学家多利用滤镜、摄像等技术或行为学的方法研究花色与传粉者间的关系。黄酮类是花内色素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的提取分离方法。但还没有人具体地对它的变化与传粉者的访花关系进行研究。该文测定了各个花期的珙桐花序苞片、雄蕊和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及其组分变化,并对各个时期传粉者的传粉频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花的发育,苞片、雄蕊和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都在下降,在雌蕊期膜翅目昆虫访问率高,但没有鞘翅目昆虫。此时黄酮可能同时起到了吸引和防御传粉者的作用。有几个黄酮组分含量在总黄酮中的比率上升,另有几个下降,增加了花与背景叶的对比度,可能强化了吸引传粉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