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报道广西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7种1变型,即粉叶蕨属、锡金石杉、四川石杉、笔直石松、布朗卷柏、粤铁线蕨、粉叶蕨、大叶贯众、中华水龙骨.该文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22.
脱油油樟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油樟叶提取挥发油后的残渣的乙醇浸膏和乙醇浸膏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萃取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三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曲线.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为正丁醇萃取相(MIC、MBC:7.813、15.625 mg/...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年轮分析法对岩溶区青冈栎样树年轮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群落生物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青冈栎平均树龄46a,平均胸径20.52cm,单位地上生物量为98.668t.hm-2。随着植株的生长,胸径越大则生物量越大,两者形成明显的幂函数关系。d、e、f、g和h样树地上生物量为2.884、22.567、108.183、134.314和379.799kg,生物量分配状况是主干>枝条>树叶,大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在主干,生物量随着胸径的增大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24.
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V11立体显微镜和JSM-6360LV型扫描电镜观察‘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单花原基;4个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其中一侧对位先发生;6~10枚雄蕊原基以轮状方式几乎同时发生;心皮原基最后发生,2~3枚(稀4枚)心皮原基同时出现,随后进行侧向生长,逐渐合拢形成子房。雌花中,花柱、柱头分化明显,雄蕊退化。雄花中,花丝细长,花药饱满,雌蕊退化或发育不完全。两性花中,雌雄蕊发育完全。花粉粒近球形,具3孔沟,表面为条纹状纹饰。  相似文献   
125.
宁夏枸杞属(茄科)一新种和一新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宁夏茄科枸杞属一新种小叶黄果枸杞和一新变种密枝枸杞。小叶黄果枸杞与宁夏枸杞相接近,但前者枝条成"之"字形曲折,叶片较小,条形、条状披针形、条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花1~2朵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萼杯状或筒状,常2浅裂,裂片边缘无毛;花冠筒部与冠檐近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扁球形或椭圆球形,常为淡黄色,近透明,长6~10mm,直径6~8mm,种子5~8枚而与后者明显不同。在外部形态上,小叶黄果枸杞与新疆枸杞和土库曼枸杞也比较接近,但新疆枸杞和土库曼枸杞的枝条不成"之"字形曲折,花常2~3朵或更多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冠筒部长约为檐部裂片长的2倍,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近中部,浆果红色。尤其是土库曼枸杞的花萼为宽钟形,常4~5裂,花冠裂片边缘有短而稀疏的缘毛而明显有异于小叶黄果枸杞。宁夏枸杞的变种密枝枸杞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前者植株分枝多而密,叶片小,狭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1~1.8cm,宽1.5~2.5mm;雄蕊着生于花冠喉部,长短不等,其中两枚较短,其余3枚较长,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卵球形或椭圆形,长5~8mm,直径3~6mm,淡紫色,近透明,多汁,味甜,种子2~4粒。  相似文献   
12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5个品种红花的花粉微形态特征和营养器官解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红花花粉外壁突起为刺突和乳突两种,花粉表面均具有皱波和网状雕纹;不同品种红花的叶片角质层厚度、叶脉厚、叶厚、VPD指数、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根木射线条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茎中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环状排列、维管束的排列数目上表现种间特异性。这说明5个品种红花孢粉及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耐盐、耐旱的基本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7.
根据西伯利亚蓼茎抑制消减文库(SSH)中获得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 inhibiting proteins,PGIP) 的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在西伯利亚蓼消减库(SSH)成功克隆了PGIP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 具有1段24个残基的保守亮氨酸结构域.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N端信号肽,具有PGIPs家族共有的典型保守区域,属PGIPs家族基因,命名为PsPGIP,GenBank登录号为ACD01043.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sPGIP在西伯利亚蓼叶、茎、地下茎等器官中均有分布.在3% NaHCO3诱导表达中,该基因在叶中表达明显受盐胁迫的诱导.推测该基因在抵御盐胁迫伤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过表达外源M-CSF促进MCF7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过表达外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重组载体 pCMV/cyto/myc-M-CSF转染MCF7细胞、G418筛选,RT-PCR、Western 印迹和免疫荧光鉴定M-CSF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及定位,通过计算细胞倍增时间、MTT法及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实验分析M-CS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转染M-CSF的MCF7细胞过表达M-CSF-mRNA及蛋白,并且定位表达于细胞质;与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M-CSF组细胞比较,转染M-CSF的MCF7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增殖能力显著增强,M-CSF的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转染M-CSF的MCF7细胞的增殖,且抑制率随着反义寡核苷酸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以上结果提示,胞质过表达M-CSF可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9.
1植物名称 矮杞树(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 2材料类别种子。 3培养条件萌发培养基:(1)MS;(2)MS+GA31.0mg.L^-单位下同);(3)1/2MS;(4)1/2MS+GA31.0;(5)WPM;(6)WPM+GA,1.0。芽的分化与增殖培养基:(7)1/2MS+NAA0.2+6-BA1.0+0.1%活性炭。  相似文献   
130.
首次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胚萌发的3种因素(基本培养基、赤霉素和活性炭)进行优化,并利用萌发胚建立了珙桐的高效再生体系。利用回归方程得出胚萌发的最优条件为:在含有0.5mg·L^-1 IBA和1mg·L^-16·BA的1/2MS培养基中添加2.85mg·L^-1GA3和0.25g·L^-1活性炭。在验证实验中珙桐胚萌发率为87.72%,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最优的芽诱导与增殖条件为:添加0.1mg·L^-1NAA和2.0mg·L^-16-BA的WPM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34。在生根培养基中增殖的芽生根率高达90%,移栽成活率为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