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褐家鼠在内陆干旱区的群落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内陆干旱区原无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栖息,新疆褐家鼠是随铁路运输经火车从中国内地自然移入的.褐家鼠移入新疆后,又随当地公路及铁路运输进行了第二次扩散.目前已遍及铁路沿线主要城镇及附近农村,并有向边远市镇再扩散的趋势.由于该鼠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繁殖快和生存适应能力极强的特性,所到之处很快占领生态位,以指数增长的形式生存和发展,形成稳定种群,排挤它鼠而成为当地新优势种,并造成危害.褐家鼠在新疆各地同小家鼠(Musmusculus),灰仓鼠(Cricetulusmigratorius)等家栖鼠类一起共同组成当地新的鼠类群落.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调控mi R-37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子机制,为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新靶点。方法:选择SD雌性大鼠3周龄(平均体重50 g)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的方法复制PCOS模型。q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LncRNA LUCAT1和mi R-375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蛋白,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后分离卵巢颗粒细胞(GCs)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进行细胞鉴定。体外构建si-LUCAT1和si-NC并转染GCs,培养48h后检测LUCAT1、mi R-375和HMGB1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卵巢组织LncRNA LUCAT1和HMGB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 R-375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FBG和FINS水平以及HOMA-IR值明显升高(P<0...  相似文献   
123.
[背景]植物内生细菌既能抑制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也具有促生作用.分离具有拮抗和促生活性的内生细菌可为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筛选内生细菌中的优势拮抗、促生菌种资源.[方法]以地锦草为材料,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分离该植物内生细菌,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细菌的分类归属.采用平板对峙...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分析HLA-DQB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妇科就诊及住院的宫颈炎患者100例和宫颈鳞癌患者100例,宫颈炎及宫颈鳞癌组织均经病理学证实。分析HLA-DQB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于宫颈炎组,宫颈癌患者的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以及BV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V阳性率和VVC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低表达组,HPV16E7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BV阳性率、TV阳性率和VVC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组的HLA-DQB1*04、HLA-DQB1*06和HLA-DQB1*09等位基因的携带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宫颈癌患者HLA-DQB1*04携带率明显升高,而HLA-DQ...  相似文献   
125.
近红外(NIR)光诱导的光热治疗(PTT)因其无创、非侵入、毒副作用低、可精准靶向治疗等特性,已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新型手段。凭借其独特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特性及其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生物毒性与良好的光稳定性,金纳米颗粒(Au NPs)已成为理想的光热治疗剂。而高质量成像技术是实现有效光热治疗的可靠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多模态成像技术,比起单一成像方式具有更卓越的性能,为更全面、更精准的肿瘤成像提供了可能,显著提高了非侵入性医学治疗的潜力。NIR光激发的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因其丰富的4f电子结构展现出磁性、荧光、X射线衰减和放射等多功能特性,使其作为造影剂在多模态成像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构建NIR光诱导的Au NPs/UCNPs复合纳米体系,可用于多模态成像引导下的光热治疗,有望成为癌症诊疗的一种新策略。本文简单介绍了Au NPs、UCNPs的光学特性,重点综述了NIR光诱导的UCNPs-Au NPs(纳米壳、纳米棒、纳米团簇)复合纳米体系在癌症光热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实现诊疗一体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6.
摘要 目的:比较白喉乌头生品、炮制品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将白喉乌头生品及哈萨克法炮制品(以下简称"炮制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比较,测定炮制前后各提取液生物碱成分的变化;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白喉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提取液的细胞毒性。结果:白喉乌头经炮制,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峰面积显著减少,降低率分别为 45.1 %和 74.5 %;去乙酰高乌甲素峰面积明显升高,升高率为62.2 %;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及去乙酰冉乌头碱峰面积基本不变;同时,有新的色谱峰产生,说明经炮制有新成分产生;白喉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提取液浓度分别为在5000、2500、1250、625、312.5 μg/mL 给药48 h,与白喉乌头生品提取液相比,其炮制品提取液细胞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白喉乌头生品及炮制品的IC50分别是1826.70 μg/mL、3192.48 μg/mL。结论:白喉乌头经炮制,主要成分的色谱峰面积发生了变化,同时有新色谱峰产生,其毒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减少,通过 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证明其达到减毒目的。  相似文献   
127.
激光散斑对比成像(LSCI)是一种以宽视场方式监测血流速度的非扫描光学成像技术。LSCI技术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快速实时成像、非接触式、仪器结构简单、无需造影剂等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LSCI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反射式LSCI和透射式LSCI两种结构,综述了LSCI在皮肤血流、大脑皮层和视网膜血流等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为血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