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就医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毒力基因分布,分析本地区H.pylori主要毒力基因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方法将胃黏膜标本培养分离H.pylori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H.pylori的三种毒力基因cagA、vacA(s1a、s1b、s1c、s2、m1a、m1b、m2、i1和i2)、iceA(iceA1和iceA2)及其亚型进行检测,分析H.pylori的毒力基因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分离H.pylori 60株,标本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4组:消化性溃疡组(peptic ulcer disease,PUD)25株、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组(non-ulcer dyspepsia,NUD)9株、糜烂性胃炎组(gastritis erode,GE)15株和胃癌组(gastric cancer,GC)11株。cagA基因的阳性率为90.0%,与阴性相比在疾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40,P=0.0270)。vacA基因的s1和s2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86.7%和13.3%。在s1阳性菌株中,s1c等位基因检出率最高为33.3%,其次s1a检出率为23.3%,而s1b在NUD和GC中检出率为0.0%。vacA基因m区m1检出率为43.3%(m1a和m1b检出率均为21.7%)和m2检出率为56.7%。vacA基因i区等位基因i1和i2的检出率分别为78.3%和21.7%,i1明显高于i2,可能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毒力因子,但与疾病的类型无明显相关性。iceA1和iceA2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16.7%,iceA1/iceA2混合型的阳性率为3.3%。三种毒力基因混合型以cagA~+/vacAs1m1i1/iceA1的菌株最多,占总数的31.7%,其次为cagA~+/vacAs1m2i1/iceA1,占总数的28.3%。结论本地区H.pylori毒力因子cagA、vacA和iceA都与胃十二肠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疾病的类型无关。H.pylori毒力基因混合型cagA+/vacAs1m1i1/iceA1和cagA~+/vacAs1m2i1/iceA1是胃十二肠疾病疾病中最主要的优势基因型,其分布也与疾病的类型无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大围山区高等植物类野菜共有 63科 1 5 7属 2 1 8种 ,野菜的种类占全国总种数的 1 1 .96% ,所占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相比 ,比豫南大别山、四湖地区、三峡库区、包头地区、商丘市的高 ,充分显示出大围山区野菜资源的丰富性 ;从大围山区野菜的科属组成来看 ,菊科、百合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伞形科等 1 4个大科的种数占总种数的 63 .3 0 % ,悬钩子属、锥属、胡颓子属等 1 7个大属占总种数的 2 8.90 % ;从植物学类型看 ,草本类野菜最多 ,占 5 7.3 4% ,其次是灌木、乔木 ,分别占 1 6.97%、1 3 .76% ;从食用部位来看 ,大围山的野菜以叶菜类较多 ,占 61 .47% ,其次是根茎类、果实类 ,分别占 1 7.43 %、1 6.5 1 % ;从野菜植物的生境来看 ,以山坡、林地为生境的种类较多 ,分别占 5 4.5 9%、3 1 .65 % ,表明森林是野菜植物的资源库。根据以上特征和大围山区野菜的蕴藏量、开发利用价值、利用现状 ,提出了一些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3.
ErbB受体亚族属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超家族中的I亚族,对于胚胎发育是必需的,并与腺体肿瘤的癌变有关。ErbB受体亚族有4个成员,它们在上皮和神经等组织内表达。本综述了ErbB受体亚族的研究概况,以及ErbB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机理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从患流行病的鳜鱼脾脏组织超微切片中观察到大量的病毒颗粒。该完整病毒颗粒直径约 135nm± 10 ,具包膜。成熟病毒核壳体约 90nm± 5 ,包膜厚度约 18nm± 3,核壳体与包膜间的非电子致密区约有 2 7nm± 2。通过对不同发病阶段发病鳜鱼脾脏组织切片的电镜观察 ,在感染初期的鳜鱼脾脏组织观察到病毒的吸附及典型的内吞入侵方式 ,在感染中后期的脾脏组织细胞质内观察到病毒发生基质及病毒核壳、包膜形成与病毒的释放。此外 ,在染病鳜鱼的肾、心、肝、及鳃组织亦观察到相同结构的病毒粒子。回接实验证实该病毒为引起鳜鱼暴发流行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95.
高等植物调渗蛋白与耐旱耐盐基因工程艾万东(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土壤中盐的积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了解植物耐盐机制,对于耐盐作物多样性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关键因素。植物为了消除由盐胁迫而造成的不平衡,通常在细胞中积累两类性质不同的渗透保护剂(Osmoprotectant),一类是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如甜菜碱和脯氨酸,另一类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究耐药型癫痫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耐药型癫痫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分为耐药型癫痫组(45例)、药物敏感型癫痫组(5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临床记忆量表(CMS)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估患者整体智能、记忆功能和注意力,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耐药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指标和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耐药型癫痫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1)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MoCA评分、记忆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耐药型组MoCA评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药物敏感型组(P<0.05);(2)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外周血CD4+和CD...  相似文献   
97.
新疆伊犁地区五个民族的皮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4月至1982年3月,在伊宁市、 新源县、尼勒克县以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等地,对5个民族共5,166名正常人的皮纹进行 了调查。其中汉族1,001人,维吾尔族1,020人, 哈萨克族1,092人,蒙古族1,032人,锡伯族 1,021人,在这些人中,男2,590人,女2,576人。  相似文献   
98.
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而且作为信号影响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该文综述了红光和远红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光敏色素及下游光信号转录因子整合激素等内源信号调控植物种子萌发、下胚轴伸长、芽发育及开花的分子机制,以及红光和远红光在植物响应盐、干旱及温度胁迫中的作用机制。在挖掘植物感知和响应光环境机理的基础上,利用LED光谱技术对作物进行精确补光,有望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同时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E-钙粘附素(E-cad)与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60例(研究组),另选同期早期正常孕妇且准备流产者6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的SSTR2和E-cad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蜕膜组织中SSTR-2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cad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蜕膜组织中SSTR-2与E-ca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对照组蜕膜组织中SSTR-2与E-cad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SSTR-2高表达与E-cad低表达可能与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大田栽培时雌雄混合影响产量,我们知道雄株比雌雄混生的产量高,但组织培养方法繁殖雄株时生根率低或生根不稳定,难以驯化,以及通过愈伤组织繁殖时试管苗易发生变异等问题,我们以石刁柏(品种W 500)5年生雄株幼苗带腋芽的茎段培养所得的丛生芽的嫩芽。接到附加不同浓度配比的IAA、IBA、NAA、ZT和KT的MS培养基上,观察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与石刁柏雄株试管苗生根的关系。结果(表1)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