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报道了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 von Hoehnel两个新种。它们是:蕈树附丝壳Appendiculella altingiae Y.X.Hu et B.Song、武夷附丝壳Appendiculella wuyiensis Y.X.Hu eL B.Song。新种附有拉丁文、中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62.
谌竟清  胡立江   《生物工程学报》1996,12(2):194-200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吸附剂,采用多柱串联流化床进行味精中和液脱色,对柱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测定了平衡数据、传质动力学及流体流动参数,建立了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包括颗粒分级、粒度分布、内外扩散及两相返混的宽粒度液固流化床吸附过程模型。对所研究体系的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3.
脏器微血管对荧光素钠通透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鼠颈动脉注射1%FlNa,荧光显微镜下活体观察肠系膜微血管血流状态及FlNa的渗出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经股动脉采血,测定血浆内FlN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利用组织匀浆测定不同脏器中FlNa的分布,再辅以冰冻切片进行观察。活体观察发现,FlNa注入体内后,经微血管迅速向周围组织渗出,最后汇集于淋巴管,血浆及组织匀浆FlNa浓度的测定表明,FlN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衰减,各脏器FlNa的分布极不相同。冰冻切片也显示了同样的分布差别。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所建立的方法可直观、定量地反映FlNa在微血管的通透情况。  相似文献   
64.
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PAI—1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平  何诚 《生物化学杂志》1996,12(6):729-734
  相似文献   
65.
桃儿七分布格局与生态适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云南产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它的分布格局及生态适应。指出桃儿七是一个分布范围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的物种;在分布区内它主要出现在具有次生植被的山谷中,个体在居群内的分布格局,由于受到放牧活动的影响而呈聚群式分布,植株常出现在灌木丛下和树根附近。它适应夏秋湿润凉爽,冬季及早春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并具有相应的生长与发育节律。人类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以L-苹果酸生产为例,采用新型的分段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分批培养产延胡索酸酶的产氨短杆菌MA-2,并与同等规模机械搅拌反应器中接着的结果相比较。数据表明,采用气升式发酵设备进行培养,该菌体的收率能提高近3%,且发酵周期能缩短一半左右,显著降低培养成本,该类型的反应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吕仲贤  胡萃 《昆虫知识》1995,32(1):38-40
植物的抗虫性主要表现为受遗传因素控制的遗传抗性和受环境因素控制的生态抗性两个方面。植物的抗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其抗性表达和抗虫幅度又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因子可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和理化性质,使植物不合适作为某种昆虫的寄主,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性水平。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是环境影响抗性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植物对取食者的一种重要的防御策略,同时也是植物与植食者协同进化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和充分发挥诱导抗性的作用,对抗虫有种工作和害虫的综合治理都有指导意义。三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68.
小麦中期染色体银染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中期染色体中银染蛋白的大小、形状和分布频率进行图像分析,看到:染色体顺的银染蛋白以颗粒状的形式存在,其大小不同,分布不均匀,数量差异也较大;从形状来看,大的银粒为点状,小的银粒有的为点状,有的实际为短纤维状,结果表明:染色体骨架在小麦中是真实存在的,骨架蛋白以颗粒和纤维状的形式分布于整个染色体中。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