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01.
目的:建立中国广东地区SARS—CoV细胞培养模型。方法:通过将SARS—CoV广东地区分离株GD322在Vero E6细胞中连续传代,检测TCID50,获得稳定的细胞模型。利用此细胞培养模型,对不同温度、紫外线等条件下SARS-CoV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比较。对重组人复合干扰素α抗病毒效果进行了筛查。结果与结论:SARS—Co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普通冠状病毒强,对重组人复合干扰素α有较高的敏感性,抑制指数达4.9。  相似文献   
902.
浙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浙江杜鹃花属植物的调查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确认了该属在浙江共有21种2变种1变型(包括4个栽培种).按照其分布分为广布种、局域种和稀有种.该属植物在园林和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的幅度比较大.对该属的开发和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03.
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微型基因组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获得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取代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整个编码区,只保留与病毒复制、转录和病毒粒子包装相关的调控序列,将其反向克隆入转录载体TVT7R(0.0)中,构建了该毒株的微型基因组。当转染用辅助病毒ZJ1株感染的Hep_2细胞时报告基因得到表达,表明此微型 基因组RNA可被辅助病毒提供的NP、P和L蛋白翻译。同时将该病毒NP、P和L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_neo中,构建了表达该病毒NP、P与L蛋白的辅助质粒,用此微型基因组对辅助质粒的表达产物进行了功能鉴定并对该病毒拯救过程中痘苗病毒的最适感染剂量进行了摸索。以上研究为该病毒的成功拯救及开展其它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4.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树突状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的感染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 ,DCs)的应答反应是机体起始免疫应答的关键。因此,利用双向电泳技术(Two_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_DE)对人源树突状细胞受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 2 72 94菌株感染前后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图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发现其中产生差异的有4 5个蛋白质斑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其中4个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鉴定,获得4个明确的肽指纹图谱,通过在数据库中检索分析,确定这4个蛋白质分别为人亚砷酸诱导ATP酶I(HumanArsenite_stimulatedATPase ,hASNA_I) ,膜联蛋白IV(AnnexinIV) ,γ_肌动蛋白(γ_actin) ,热休克蛋白2 7(Heatshockprotein2 7,HSP2 7)。上述发现有助于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早期导致的树突状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0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curli菌毛csgC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患乳腺炎的奶牛乳汁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经生物学鉴定后,提取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csgC基因,连入pMD18-T克隆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333个核苷酸,编码111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大肠杆菌W3110的全基因组DNA中的csgC基因序列最相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7%。Curli菌毛csgC基因的克隆,为获得重组csgC蛋白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6.
目的 在同一实验系统中比较Ru-486、MPA、VP、CsA对非P-g介导的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COC1/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克服耐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TT法从细胞代谢,DNA凝胶电泳从细胞凋亡方面系统观察比较DDP、Ru-486、MPA、VP、CsA 5种药物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检测上述5种药物与COC1/DDP作用时细胞内GSH-ST和GSH-Px活性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blotting以Bcl-2抗体为分子探针对上述5种药物与COC1/DDP作用时细胞内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测定对其逆转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1)Ku-486、CsA、MPA对COC1/DDP有直接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浓度增高进行性升高,、而VP对COC1/DD,P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和DDP联用时,Ru-486、MPA、VP、CsA都能显著增强COC1/DDP对DDP的敏感性,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完全逆转COC1/DDP对DDP的耐药性.这种逆转是通过抑制细胞代谢、诱导细胞凋亡的结果.2)单纯2.5μg/ml的DDP能使GSH-Px及GST活力上升,除VP外,Ru-486等药物可降低GSH-Px和GST活力,与DDP联用时亦如此.提示,Ru-486、CsA、MPA可以通过抑制GSH转移酶系统阻止对细胞损伤的修复而达到对耐药性的逆转.3)单独的DDP、Ru-486等药物非但对Bcl-2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了其表达,以MPA最甚.与DDP联用时,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可以抑制Bcl-2的表达,Ru-486与DDP联用时Bcl-2的表达几乎完全被阻截.结论 :VP、Ru-486、CsA和MPA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耐药性有确切逆转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与降低GSH转移酶系统活性有关.当与DDP联用时可以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来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907.
包括转基因油菜"超油1号"、受体油菜"浙优油1号"、非受体油菜"浙双72"等3个油菜品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显示,蚜虫、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7种油菜主要昆虫的发生情况,转基因油菜与其受体油菜均无显著性差异;转基因油菜与其非受体油菜,蚜虫以前者为多,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6种昆虫则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转入基因不影响油菜上主要昆虫的多样性,转基因油菜通过改变其非靶标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可观改变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908.
多效生长因子通过JNK信号通路负调控Schlafen2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基因稳定沉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Schlafen2 (Slfn2)基因高表达.为了探讨Ptn沉默诱导Slfn2基因表达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性PTN因子(终浓度50 ng/μl)对Ptn沉默细胞JN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应用Northern 印迹分别检测JNK和p38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对Ptn沉默细胞Slfn2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Ptn沉默细胞内JNK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细胞,外源性PTN处理后沉默细胞内JNK磷酸化水平下调;阻断JNK通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Ptn沉默细胞中Slfn2基因转录,阻断p38通路对Ptn沉默细胞中Slfn2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Ptn可能通过抑制其下游JNK/MAPK通路来负调控Slfn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09.
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黄花草木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62、0.83、0.64g/L,对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67、0.97g/L.离体组织法测定表明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浓度为5.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5.41%和59.18%(6d).活体试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浓度为10.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3.39%和63.27%.  相似文献   
910.
以拟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picata)、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长穗偃麦草(Th.elonga-tum)、二倍体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澳冰草(Australopyrum retrofractum)等10份小麦族物种为材料,对100条ISSR引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引物811可以在拟鹅观草(GenBank登录号为EU368859)和中间偃麦草中扩增出一条长441 bp的特异DNA片段命名为St441,而其它供试物种均未扩出.经序列比对、软件分析结合原位杂交结果认为St441为一类新的低拷贝重复序列.利用ISSR引物811对10份不同居群的中间偃麦草、20份披碱草属物种、4份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6份小麦-茸毛偃麦草后代和12份小麦对照进行扩增,结果发现除对照小麦外均能扩增出St441;进而对小麦-中间偃麦草两套附加系进行扩增,将St441初步定位于包括第四同源群在内的8条St染色体上.同时,发现只含有整条St染色体和St染色体片段的材料能扩增出St441,而仅有Js染色体的材料未扩增出St441.因此,该标记St441可以作为检测不同背景下St染色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