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6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白细胞介素8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细胞介素8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主要分子形成为含7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编码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的q^12-q^21位点,信号传递依赖于靶细胞膜上与G蛋白偶联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的介导。白细胞介素8对中性粒细胞有较强的趋化和激活作用,参与局部炎症的形成,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2.
钆和镱对人红细胞膜脂及膜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偏振,自旋标标顺磁共振波谱和激光拉曼技术研究了钆和镱对人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d3+(0.5μmol/L)对(Na++K+)-ATP酶和Mg2+-ATP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而随着其浓度的增大,则明显抑制酶的活性,Gd3+与Yb3+和人红细胞膜作用后,降低膜脂流动性,并使膜蛋白酰胺I'-α螺旋振动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53.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特异性抑制剂。对PAI-1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有助于了解PAI-1作用的机理。本综述了近年来对PAI-1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进展,介绍了PAI-1分子中一些区域的作用以及影响PAI-1抑制活性的一些因子。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N、P、K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秦油2号”油菜植株内含物等与萝卜蚜有翅率关系的研究,建立了8个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总N、糖与蛋白质之比和丝氨酸与萝卜蚜有翅率有密切关系,其次是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水量、水溶性蛋白、酰胺氮和含P量等.  相似文献   
55.
植物胚胎学实验方法(七)同时显示胚中贮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的永久制片法胡适宜(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1)METHODOFPREPARATIONOFSLIDESFORSIMULANEOUSDEMONSTRATIONSOFSTARCHGRAIN...  相似文献   
56.
57.
胡金林 《蛛形学报》1994,3(2):127-130
记述了采自河南省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地蛛属蜘蛛1新种:宝天曼地蛛Alypnsbaolianman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于绥宁地蛛Alypus suiningensis Zhang,1985。  相似文献   
58.
大肠杆菌中包含体的形成及其活性表达产物的分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动物、植物细胞或微生物来合成动物体内某些含量较低、但又有很大药用价值的蛋白分子,如生长激素,白细胞介素-2、尿激酶等等。 在利用微生物进行基因工程的生产中,大肠杆菌(E.coli)是人们常用来做表达目的基因的宿主菌。由这一途径来生产这些天然含量较低的物质,具有产量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59.
我们用免疫胶体金色埋前标记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人胚肺细胞(HEL)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AD_(169))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ⅠSM_(44))抗原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在细胞这一微生境内,一病毒对另一病毒可能发生的影响。电镜下计数HSV-1组和HCMV HSV-1组特异性结合金颗粒数得HSV-1组为657个,HCMV HSV-1组的总数为283个。t检验P<0.01,差别非常显著。并且HSV-1组细胞的胞浆中的病毒颗粒,比HCMV HSV-1组明显多。荧光显微镜下:HSV-1组阳性细胞数为689个HCMV HSV-1组只有484个,经poisson分布u检验,P<0.01,差别非常显著。免疫荧光实验还表明:HSV-1组,抗血清在1:320时仍有荧光清晰的阳性细胞,而HCMV HSV-1组,抗血清在1:160时,却无荧光阳性细胞。细胞病变效应(CPE)动态观察显示:HSV-1组8小时即有细胞病变,24小时蔓延整个单层;而HCMV HSV-1组超感染14小时才有细胞病变。24小时约有75%细胞受累。结果表明HCMV对HSV-1的抗原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及其在分子生态学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培养上清(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ulture supernatant,LPC)对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猪霍乱(Salmonella cholerae,SC)、肠炎(Salmonella enteritidis,SE)和鸡白痢(Salmonella pullorum, SP)的生长和致病性的抑制作用效果及机理。【方法】将2%LPC与3种沙门氏菌分别共培养后,采用比浊法及牛津杯抑菌圈试验检测沙门氏菌生长情况及LPC中的主要抑菌物质,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探究沙门氏菌致病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最后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沙门氏菌的生物被膜。【结果】2%LPC能够显著抑制3种沙门氏菌的生长,其作用效果与庆大霉素(gentamicin, GM)相近且对SE的生长抑制效果优于GM,其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2%LPC对3株沙门氏菌SPI-1编码的主要毒力基因(InvA、InvF、SopE、SopB、SipB、HilA和SipA)、SPI-2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