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51.
为探究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对滨海滩涂湿地表层土壤的生物扰动效应, 在江苏大丰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核心区的滩涂湿地潮坪区, 春季末期在潮沟附近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3个植物群落中, 分别设置多蟹围隔区、少蟹围隔区和无围隔区, 冬季采集并检测处理后围隔区蟹洞数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植物生物量等生态指标, 分析底栖动物对表层土壤的扰动效应。研究发现: 互花米草及白茅群落中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在多蟹区显著低于少蟹区, 蟹丘土壤的TOC及TN含量显著高于多蟹区表层土壤; 而在芦苇群落中则相反。互花米草群落多蟹区土壤C/N、白茅群落多蟹区土壤C/N及C/P显著低于少蟹区, 芦苇群落不显著。互花米草群落蟹穴数量与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相手蟹扰动降低了互花米草及白茅植物群落表层土壤的有机质稳定性, 加速碳氮分解, 降低表层土壤的碳氮含量, 并促进互花米草植物生物量的增长, 但对芦苇群落表层土壤扰动的影响则相反。  相似文献   
652.
目的分析本地区耶氏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患者的流行趋势、临床特征、血清学标志物,为PJP患者的早预防、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3所综合性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PJP的49例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报告、预后等。结果49例PJP患者绝大多数HIV阴性(89.8%),且以中年男性为主。AIDS、肾脏疾病(47.7%)和结缔组织疾病(29.6%)为PJP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干咳(83.7%)、白色黏痰,发热(79.6%)为主,其次为呼吸困难。PJP患者以低剂量/短时间(<3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为特征。85%以上PJP患者实验室指标超过参考范围的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氧分压、乳酸脱氢酶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结论HIV阴性患者感染PJ逐渐增多,肾脏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LDH、BG和KL-6可作为PJP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653.
木荷次生林林木更新与土壤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南省青石冈林场木荷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土壤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林木天然更新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种林分更新状况有差异,更新状况由差到好的排序为:S-CP(0.46)S-DC(0.52)S-CD(0.64)S-CL(0.68)S-CM(0.69)S-CQ(0.69)S-PC(0.74)S-CP(0.88),其中与针叶树种混交的林分更新效果好。2)酸性环境更有利于林分的更新,且林地养分含量越高林分更新效果越好,有机碳、全N以及全P的含量高的林分更新指数明显大于其含量低的林分,土壤pH值、容重与更新指数变化规律相反,全K的含量与更新指数没有明显联系。3)林木更新指数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86**),与土壤含水量(r=0.93**)、有机碳(r=0.90**)、全N(r=0.88**)、水解性氮(r=0.83*)和全P(r=0.7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性依次减弱,且相关性在不同林分有一定差异,更新状况属于中等水平的林分相关性强,且15—45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与更新指数的相关性最强;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在众多影响林分天然更新的土壤特性当中,含水量、有机碳和全N决定该地区木荷次生林更新的关键因素。研究的结果为森林可持续利用以及木荷次生林的恢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4.
为研究不同密度退耕雷竹春季林冠截留特性,对8个不同林分密度(10800±400、11600±400、13200±400、14800±400、16400±400、20800±400、22400±400和22800±400株·hm-2)的退耕雷竹林进行水文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密度雷竹林外降雨与穿透雨、竹秆径流均具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函数关系,与林冠截留具有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关系;8个林分平均林冠截留率变化范围为1.42%~37.58%,林分密度与其最大截留量、平均林冠截留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关系;当雷竹林分密度为17209株·hm-2时,其平均林冠截留率达到最大31.15%,最大林冠截留潜力为39.07 mm;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可充分发挥退耕雷竹林的生态水文效益。  相似文献   
655.
为了观察开放和拮抗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igconductanceCa2+-activated砧channel.BKc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该研究分离培养了大鼠BMSCs,采用BKca通道特异性开放剂msl619)和拮抗剂(IBTX)干预,MTT、平板克隆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blot、定量PCR检测周期蛋白cyclinD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整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细胞膜电生理特性。结果显示,NS1619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BMSCs~胞膜科通道外向电流振幅增大,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增强,凋亡减少。此外,开放BKca通道明显促进细胞从G1期向S期过渡,cyclinD1蛋白7LmRNA表达上调,而拮抗BKca通道则相反。推测,BKca通道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进程最终影响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具有调控细胞膜心电流的电生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56.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Lrrc10(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protein 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小鼠Lrrc10特异性引物,以小鼠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mLrrc10的编码区,并引入HA标签蛋白和Sal Ι酶切位点。该片段经凝胶电泳纯化后插入pMD-18 T载体。测序后,用Sal Ι和Hind III酶切,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pAd-track-cmv穿梭载体中。用PmeΙ线性化后,用100 ng转化细菌BJ5183,在细菌内同源重组后得到 pAd-Lrrc10质粒。pAd-Lrrc10经PacⅠ线性化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293A细胞,包装得到含Lrrc10基因的病毒重组子。将病毒重组子在293A细胞中扩增后,反复冻融得到滴度较高的含Lrrc10的病毒液。将收集的病毒液感染心肌细胞,绿色荧光观察 GFP、免疫印迹检测Lrrc10-HA蛋白的表达。结果:用病毒液感染原代心肌细胞,24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被感染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提取心肌细胞总蛋白,Western可检测到Lrrc10-HA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小鼠Lrrc10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可将编码Lrrc10-HA的目的片段导入心肌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657.
目的:构建有效的小鼠神经粘附分子(NCAMl40)基因的RNA干扰(RNAi)质粒载体,为研究NCAMl40参与的细胞信号通j咯转导、其生物学作用以及以NCAMl40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的RNAi质粒。方法:使用基因序列软件设计、筛选符合公开文献筛选参数的4条靶序列以及1条阴性对照序列,由上海吉玛技术有限公司合成。与载体质粒pGPU6/GFP/Neo重组后.分别命名为pSi—ncal、pSi—nca2、pSi-nca3、pSi—nca4和pSi—control。转染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选择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鉴定,、qCestemblot方法进行干扰靶点的筛选。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质粒转染MN9D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分别计数同一视野细胞总数及GFP阳性细胞数,计算转染效率。结果: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证实shRNA正确插入pGPU6/GFP/Neo质粒;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pSi—nca4组细胞NCAMl40表达明显下调,细胞转染效率为62%。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小鼠NCAMl40基因的RNAi质粒,为NCAMl40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以及以NCAMl40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稳定转染:细胞的干扰质粒,为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58.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59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进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进行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所用时间、VAS、手术前后椎体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治疗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4.31±2.867.13±4.41,4.72±3.9811.57±4.72,P0.05),术前Cobb角两组患者无差异,而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96±3.477.25±5.29,5.17±4.3311.21±6.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显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5.68±2.371.86±1.41,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降低术后痛感,提高固定即时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9.
高原湿地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德荣  田昆  袁华  杨宇明  李宁云  徐守国 《生态学报》2006,26(11):3624-3630
采用3S技术与植物群落研究法,对高原湿地纳帕海24a来的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与24a前水生植物群落相比较。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类型、数量改变,原生群落不断减少或消失,耐污、喜富营养类群如水葱群落(Com.Scirpus tabernaemontani)、茭草群落(Com.Zizania caduciflora)、穗状狐尾藻群落(Com.Myriophyllum spicatum)、满江红(Com.Azolla imbricata)群落等大量出现;群落总数由24a前的9个增至当前的12个,其中挺水植物群落增加2个,浮叶植物群落增加1个,挺水植物群落增幅最大。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大致呈现出浮叶群落、挺水群落、沉水群落斑块状依次配置的水平格局规律。挺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大,达528.42hm^2,其次是沉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为362.50hm^2,浮叶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小,为70.23hm^2。随沉水群落、浮叶群落向挺水群落的演替,群落伴生种数量增加、优势种优势度减小、层次类型改变,群落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纳帕海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是对湿地环境变化的响应,表明了在人为干扰作用影响下,纳帕海湖岸线内移、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湿地水文条件的改变,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相似文献   
660.
目的:研究胞外不同浓度的镁离子对SD成年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同步配合阈上电刺激探测心肌细胞钙瞬变。结果:胞外低浓度的镁离子(0 mmol /L,0.5 mmol /L; 正常镁离子浓度为1 mmol/L)可以升高钙瞬变的峰值(P〈0.05),但不影响钙瞬变的持续时间(以钙瞬变的半高宽表示)(P〉0.05);胞外高浓度的镁离子(2.5 mmol /L,5 mmol /L,10 mmol /L)均可抑制钙瞬变的峰值(P〈0.05);其中5 mmol/L和10 mmol/L的胞外镁还能延长钙瞬变的持续时间(P〈0.05)。结论:正常情况下镁对心肌细胞钙瞬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