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疆平茶渍属地衣生态分布与地理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和前人研究资料,对新疆平茶渍属(Aspicilia)地衣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分布区、区系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新疆的平茶渍属地衣共有33种,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勒泰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根据它们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平茶渍属地衣的地理区系划分为广布种、环极北极高山种、环极低北极及北方种、北美东部种、中亚种、中国特有种、分布范围不清楚的种等7种类型。同时把新疆平茶渍属地衣的地理分布区域划分为欧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青藏高原亚区等三种分布区域。研究还发现分布在阿勒泰山、天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的平茶渍属主要生长在岩石上面,生长基物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明乌鲁木齐南部山区树生地衣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应用多元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分布在乌鲁木齐南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生地衣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对其群落结构的物种多样性、相似性和均匀度等群落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乌鲁木齐南部山区的树生地衣共有39种,隶属于5目13科26属。根据多元分析结果,将该地区的树生地衣划分为3种类型:(1)小茶渍(Lecanorahageni(Ach.)Ach.)+蜈蚣衣(肋归ciastellaris(L.)Nyl.)+柳茶渍(£-。saligna(Schrad.)Zahlbr.)群落;(2)斑面蜈蚣衣(Physciaaipolia(Humb.)Furm.)+对开蜈蚣衣(Ph.dimidiata(Arn.)Nyl.)+喇叭石蕊(Cladoniapyxidata(L.)Hoffm.)群落:(3)拟石黄衣(Xanthoria fallax(Hepp)Arnold.)+丽石黄衣(xelegans(Link.)Th.Fr.)群落。群落3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509,其次为群落2,其多样性指数为1.109,群落1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088。同时,研究发现海拔高度和树种是影响乌鲁木齐南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树生地衣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天山马鹿南山种群肠道寄生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野生天山马鹿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6 月和2012 年9 月,利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山区天山马鹿的306 份马鹿粪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山马鹿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有鞭虫卵、蛔虫卵、球虫卵、线虫卵和幼虫,总感染率高达85. 6% 。其中鞭虫卵、蛔虫卵、球虫卵及其他(未能鉴定分类的线虫卵和幼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8.1% 、56. 9% 、0.7% 和25. 8% ,感染强度(EPG)分别为106.4、8. 6、0.9 和3.9,其中鞭虫卵占优势。混合感染情况比较严重,鞭虫卵和蛔虫卵的混合感染率为最高,可达44% 。  相似文献   
94.
许多脂肪酶在有机体系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可用于绿色有机合成. 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低于水/油(有机相)界面上的表现. 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依据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水为酶蛋白构象优化剂、羧甲基纤维素为赋形剂,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典型的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固定在锥形瓶的内壁上,形成简易的生物反应器. 为方便检测器壁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选择特征吸收为640 nm的生化指示剂2,6-二氯靛酚为反应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丙酮为溶剂. 光谱检测表明,催化反应0.5 h后,器壁固定化脂肪酶转化底物的能力是脂肪酶粉的6倍. 在每次催化5 h共10次的循环催化中,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平均每次仅降低3.2%,而酶粉降低11.8%. 结果表明,该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相对于酶粉明显提高,这将为通过固定化有效提高脂肪酶的非水催化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了查明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梯度分布规律,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 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测试了12 个岩面生地衣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结果表明, 丽石黄衣(Bi=0.6057; Ba=0.5804)、包氏微孢衣(Bi=0.5488;Ba=0.5374)、硬袋衣(Bi=0.4825;Ba=0.3825)、双缘衣(Bi=0.4615;Ba=0.3756)、皮果衣(Bi=0.4302;Ba=0.2682)等5 个种群的Shannon-Wiener 和Levins 生态位宽度最大, 广泛的分布在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各个样点, 地衣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随着生态位宽度的增加而上升。从生态位重叠指数可知, 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现象较普遍, 但重叠值较低。说明在托木尔峰国家级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优势种群间因利用相同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较低, 群落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96.
小花糖芥(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花蜜腺位于雄蕊部花托上,仅有2枚侧蜜腺,属十字花科侧蜜腺类型中的侧半环亚型,其2枚密腺均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分泌表皮上有变态气孔器,产蜜组织中有维管束分布,属较进化的十字花科花蜜腺亚型类型。蜜腺原基是在花的各部分原基基本分化完成后,由花托表面及雄蕊基部区域的1-2层细胞,经反分化形成,在蜜腺发育过程中,蜜腺组织中的液泡和多糖物质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其原蜜汁在产蜜组织中加工合成,最后由表皮细胞和变态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97.
用支持向量机预测人类基因5'/3'选择性剪切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剪切是调解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识别选择性剪切位点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重要工作.本文从最新的EBI人类基因选择性剪切数据库中,选取5'/3'选择性剪切位点作为正集,选取在剪切位点附近的假剪切位点作为负集,并把所有的选择性剪切位点和假剪切位点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本文选用的预测选择性剪切位点的方法是基于位置权重矩阵和离散增量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此方法仅基于训练集,以不同位点的单碱基概率和序列片断的三联体频数作为信息参数,利用位置权重矩阵和离散增量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得到了选择性供体位点和受体位点的分类器,并用此分类器对测试集中的选择性供体位点和受体位点进行预测.对独立测试集中的选择性供体位点和选择性受体位点的预测成功率分别为88.74%和90.86%,特异性分别为85.62%和81.19%.本文预测选择性剪切位点的方法成功率高于其它选择性剪切位点预测方法预测成功率,此预测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对选择性剪切位点的理论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全面快速分析粪便与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方法。以InertSustain AQ-C18色谱柱对粪便与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进行分离,流速为0.5 mL/min,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20 mmol/L NaH_2PO_4(pH 2.2)与乙腈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10 min内快速分离11种短链脂肪酸,加标培养基中各短链脂肪酸回收率为95.15%~107.01%,精密度为0.58%~7.33%,加标粪便样本中各短链脂肪酸回收率为98.43%~105.14%,精密度为1.13%~5.20%。该方法可用于粪便、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检测,具有快速、简单及全面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2周,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PCT、CRP、TNF-α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FVC值、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PCT、CRP、TNF-α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PCT、CRP、TNF-α水平,提高白细胞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把椒蒿种子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将其生长整齐一致的茎段接入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0.1~0.2 mg/L IBA0.02~0.06 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IBA0.1~2 mg/L或MS NAA0.1 mg/L,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