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植物基因的结构特征,合成了CrylAc活性杀虫蛋白的编码序列并与内质网定位肽编码序列组成嵌合杀虫蛋白基因Bt29K.构建了含Bt29K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API-B)基因表达框的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 LBA4404)介导转化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n L.)的两个生产品种(系).根据抗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试验及农艺性状的观察调查结果,经6代筛选,获得了抗棉铃虫90.0%~99.7%且农艺性状优良的9个双价抗虫棉纯合品系.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拷贝数为1个或2个.活性Cry1Ac和API-B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株系中的表达量分别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17%和0.09%.对双抗纯合系植株及仅转Bt基因的棉花纯合系抗虫性检测结果表明前者的抗虫性明显高于后者,因此推断本研究采用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策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2.
53.
利用烟草碱性β-1,3-葡聚糖酶及菜豆碱性几丁质酶基因构建了组成型表达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烟草,并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的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在所有检测中都显示较强的阳性反应,这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得到正确表达。活体接菌实验初步表明,转基因植株与对照相比,对赤星病的侵染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54.
应用PCR方法克隆了香蕉束顶病毒中国漳州分离物(Banana bunchy top virus Chinese Zhangzhou isolate, BBTV-ZZ) DNA 4.序列分析表明其序列全长为1 039 nt,归属于亚洲组.5′ RACE分析确定其转录起始位点是269 nt处的A.利用PCR方法亚克隆了BBTV-ZZ DNA 4非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1304中的 gfp∶∶gus 基因上游得到重组质粒pTA2.将含pTA2和pCAMBIA 1304的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注射进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cv. Xanthi NC)叶片,3~5 d后剪下注射部位的叶片进行GUS和GFP的表达分析.pTA2(含BBTV-ZZ DNA 4非编码区)、pCAMBIA 1304(含CaMV 35S启动子)和未注射的烟草叶片的GUS活性分别为1.007 0 pmol MU*μg-1*min-1 , 2.069 0 pmol MU*μg-1*min-1和0.021 4 pmol MU*μg-1*min-1.注射含pTA2和pCAMBIA 1304植物表达载体根癌土壤杆菌以及未注射的烟草叶片的每毫克总蛋白的GFP间接ELISA在490 nm的吸光值分别为89.577、100.440和3.287.  相似文献   
55.
竹节花黄斑驳病毒启动子的缺失分析及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节花黄斑驳病毒(CoYMV)是侵染单子叶植物竹节花的一 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它的启动子可介导外源基因在烟草韧皮部特异表达。为了研究其组织 特异性表达的最佳启动子区域,对CoYMV启动子进行了5′端五种不同长度的缺失分析,用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与GUS基因及NOS3′端转录中止序列构建了全长启动子及5 个缺失启动子序列的六个嵌合GU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将上述嵌合基因转化烟草 外植体后,每种表达载体都获得了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化再生烟草植株的PCR分析、GUS 酶活测定及GUS组织染色的结果表明六种类型的嵌合基因已整合到烟草染色体中,并有五种 表达出GUS活性。缺失到870bp的启动子比全长启动子(1040bp)的活性约高78%,870bp比585bp启动子介导的GUS活性略高但差别不明显,缺失到447和232时GUS活性有明显下 降,但仍具有韧皮部特异表达的特性。当缺失到TATA box附近的44bp时启动子丧失组织特 异性,GUS活性也降低到测不出来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CoYMV启动子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870bp~230bp及232bp下游区分别与启动子的活性和韧皮部组织特异性密切相关,870bp上游可能存在一个负调控序列,所以该启动子的活性和组织特异性的最佳调控区应在87 0bp或585bp的下游区。CoYMV启动子与35S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烟草中表达的活性相比, 前者为后者的70%左右,考虑到前者仅在韧皮部细胞表达而后者为组成型表达,所以CoYMV启 动子在韧皮部的活性可能与35S启动子相当或更高。CoYMV启动子在其它转基因植物中驱动外 源基因表达的特点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56.
cry3A和vhb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构建了含cry3A和cry3A+vh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Cry3A和pBC3Vhb,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马铃薯.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PCR和DNA印迹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且连续三代无性繁殖后转基因仍存在.ELISA分析表明cry3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在单转cry3A植株中最高表达量达0.1%,转cry3A与vhb双基因株系中为0.065%.水涝试验显示,转双基因且vhb mRNA的RT-PCR呈阳性的马铃薯植株,对低氧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表明获得的上述转双基因马铃薯株系可能会具有很好的抗虫和耐涝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