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丽江山慈姑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次报道了含秋水仙碱植物——丽江山慈姑(Iphigenia indica Knuth)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工作。从而解决了这种临危稀少植物的繁殖再生问题。丽江山慈姑愈伤组织的诱导需在弱光下进行,苗的分化需在较强的光下培养。NAA既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又影响出苗。诱导愈伤组织的pH值为5.8,诱导苗的pH值为5.4。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共存碳源对克雷伯氏菌NIII2以蔗糖为主要碳源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为共存碳源时,克雷伯氏菌NIII2分泌絮凝剂过程中容易产酸,使得絮凝剂的产量和碳源转化率都较低.当丁二酸、乙酸、乳酸为共存碳源时,发酵液pH均高于7.5,絮凝剂产量有所提高,最高可达10.87g/L,碳源转化率也较高,为43.48%.与柠檬酸为共存碳源相比,当投加丁二酸时,克雷伯氏菌NIII2所产微生物絮凝剂中蛋白质与糖含量比值提高了33%,絮凝剂的Zeta电位值由-60.00 mV升高至-28.07 mV,絮凝剂分子粒径广泛分布在0~300μm之间且大粒径分子所占比例增加,聚合度加大,絮凝剂表面形貌呈现结块团状无定型结构,从而提高絮凝剂的活性和性能.该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4.0 mg/L,对2 g/L高岭土的SS去除率可达97.3%.  相似文献   
83.
生物法处理是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要途径,具有费用低、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其不足之处在于所需处理时间长,尤其当有机污染物难降解时,处理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胞外活性氧(ex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EROS)是微生物代谢时产生的一类含氧活性基团,对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84.
对111名长治市的汉族左利手者的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138名右利手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左利手组的双箕斗纹(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  相似文献   
85.
石福臣  聂江城  赵勃  程涛 《植物研究》1998,18(2):173-176
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地区采集落叶松球果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小兴岭的落叶松球果,其形态多呈椭圆形,相对稳定,变异较小。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的落叶松球果多呈广卵形和卵形,变异较大。球果的长度和宽度性状较不稳定,不宜作为东北地区落叶松属内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alignant trophoblastic tumor)是胚胎滋养细胞发生病变而产生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EMA/CO(etoposide,methotrexate,actinomycin D,cyclophosphamide and vincristine)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5-Fu+KSM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EMA/CO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呕吐及口腔溃疡程度均比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MA/CO化疗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7.
88.
胃癌患者术前检测能够预测其术后生存的标志物对外科术式和术后放化疗及随访有重要提示意义.本文利用多中心癌症公共数据库及在线分析,经过qRT-PCR及Western印迹等检测进行验证,发现骨调节蛋白(osteomodulin,OM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5),能够影响胃癌患者生存预后(P<0.001),且可在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取江苏省溧水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153例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以及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血糖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53例患者中,化疗前诊断糖尿病者占9.15%(14/153),未诊断糖尿病者139例,13.67%(19/139)化疗后空腹血糖升高,其中糖耐量异常者11人,占7.91%(11/39),诊病者5人,占3.60%(5/139),一过性血糖升高3人,占2.16%(3/15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可以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探索该现象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主要对克雷伯杆菌甘油转化1,3-丙二醇代谢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甘油脱氢酶(GDH)、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反应机制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初速度和产物抑制动力学研究确定了GDH、PDOR双底物酶促反应机制为有序BiBi机制,明确了由反应物消耗到产物生成之间的历程。其次,建立了GDH、PDOR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由动力学模型可知,在偶合反应中,如果GDH和PDOR酶量相同,GDH氧化反应成为限速反应,而辅酶I将主要以氧化型NAD+形式存在。动力学信息为酶法合成1,3-丙二醇和代谢工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