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以过冷却点和冰点为评价指标,对短舌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幼虫,蛹,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处女蜂王,越冬后的蜂王及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的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处女蜂王的耐寒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短舌熊蜂幼虫期耐寒力最低,其次是蛹,工蜂和雄蜂,处女王较高。耐寒力最高的是越冬后的蜂王,其含水量也最低。将短舌熊蜂与红光熊蜂的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和处女蜂王三型蜂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红光熊蜂成年雄蜂与处女蜂王的耐寒力要比短舌熊蜂高。样本的湿重和含水量与过冷却点和冰点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2.
花色作为重要的观赏性状是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然而花色在生化和遗传上都极为复杂.很多植物呈现有限的花色范围,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基因或者是由于酶对底物的特异性引起的.采用多种基因工程技术,例如,反义抑制、共抑制、RNAi、突变体的应用以及多基因共同导入等可以为人们提供崭新的思路和途径,改变植物花色素代谢方向,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花色.  相似文献   
133.
作者建立了Archimede刻划的螺旋式柱状种植体侧表面形状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侧柱面积比”作为侧表面形状的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其正常范围在1.5~4.1之间。它与螺高正相关,与螺纹间距夹角负相关,而与螺纹数目关系不大。这为进一步探讨种植体力学特性,以及对种植体形状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4.
兰州市淡水原生动物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2月至6月,在兰州市分6个样点采集水样,调查了淡水中的原生动物,共103种,分别隶属于根足、辐足、植鞭、幼基片、多膜及寡膜等6纲;同时分析了各样点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原生动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5.
该研究基于前期陆地棉根部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及基因组数据库,从陆地棉‘新陆早19’中克隆AP2/ERF基因(GhERF5),并对其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与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于根、茎、叶、花等组织的表达变化以及低磷胁迫不同时间的相对表达。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一个AP2/ERF基因,命名为GhERF5;GhERF5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963 bp,共编码320个氨基酸;该基因在177~241处存在一个AP2保守结构域,属于AP2家族。(2)多序列比对发现,GhERF5与亚洲棉GaERF5、雷蒙德氏GoraiERF5L相似性达到95%;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陆地棉GhERF5蛋白序列与陆地棉GhERF5L(NP_001386305)的相似性最高,推测GhERF5基因是位于D亚基因组的基因。(3)半定量RT-PCR和qRT-PCR检测发现,GhERF5基因在陆地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叶中表达,其次为根和茎,花中的表达量最低;低磷处理0~72 h...  相似文献   
136.
田怀志  郭豪  田浩  熊兴伟  张素勤  耿广东 《广西植物》2023,43(11):2055-2064
为开发适当的生物学工具以探索辣椒对水涝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不同淹水处理的辣椒样本进行转录组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序列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SSR分子标记进行挖掘。结果表明:(1)辣椒转录组检测共获得128 939个Unigene,其总长度平均长度和GC含量分别是55 082 725、1 101 bp和40.57%。与七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比较,分别有102 123个(NR: 79.20%)、110 157个(NT: 85.43%)、70 203个(SwissProt: 54.45%)、73 539个(KOG: 57.03%)、77 646个(KEGG: 60.22%)、77 442个(GO: 60.06%)以及68 216个(Pfam: 52.91%)个Unigene获得功能注释。发现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环境适应、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和翻译等途径在辣椒水涝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2)从辣椒转录组数据中发掘到26 574个SSR位点分布在24 889个Unigene中。SSR的出现频率为20.61%,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所占比例(37.26%)最高,其次是三核苷酸(31.00%)和二核苷酸(25.44%)重复类型,三者占EST-SSR总数的93.70%。在单核苷酸与二核苷酸中最多的基序类型为A/T、AG/CT和TC/GA,然后是AT和TA; 三核苷酸中最常见的基序类型是TTG/CAA和ACA/TGT。(3)用Primer 3在线工具设计了10 002对EST-SSR引物,随机选择3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有效扩增。对3份辣椒材料进行扩增,其中7对引物可以扩增出目标条带。综上所述,在辣椒中优势SSR重复类型的基序结构和其他品种基本相近,并初步探索了辣椒水涝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开发了EST-SSR标记,为辣椒耐涝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7.
甜(辣)椒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甜(辣)椒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概况,花药培养应用相对成熟,游离小孢子培养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对影响花药培养的各关键因素(包括材料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培养方法、变温处理、培养条件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甜(辣)椒单倍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报道了不同孢子浓度下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不同发育阶段的易感性和毒力的研究。实验设10.5孢子/mm2,116.7孢子/mm2和1027.1孢子/mm2三种孢子剂量,两种飞虱分为幼龄若虫(1龄和2龄若虫)、高龄若虫(3、4、5龄若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实验发现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三个发育阶段对黄绿绿僵菌的不同浓度的孢子液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幼龄若虫的毒力指标LT50在三种孢子剂量下依次为>21、20.82和16.55;对高龄若虫的LT50在三种孢子剂量下依次为17.68、15.49和13.98;而对成虫的LT50在三种孢子剂量下依次为17.10、12.57和9.14。黄绿绿僵菌对白背飞虱幼龄若虫的毒力指标LT50在三种孢子剂量下依次为>21、17.29和13.13;对高龄若虫的LT50在三种孢子剂量下依次为16.94、15.02和13.03;而对白背飞虱成虫的LT50在三种孢子剂量下依次为12.78、10.16和7.64。二者的成虫的易感性比若虫的易感性强,高龄若虫的易感性比幼龄若虫的强。白背飞虱比褐飞虱对黄绿绿僵菌更加敏感。二者的死亡率随孢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9.
马传贫病毒是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它在体内要通过反转录酶的作用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进行复制,由于反转录酶没有校正功能,使病毒在体内复制过程中错误拷贝RNA基因组,导致高频率的遗传变异。近年国内外学者对EIAV的研究发现变异的基因主要集中在env、gag、LTR和S2等区域,这些区域基因的变异与病毒的毒力、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及免疫原性密切相关。由于EIAV是慢病毒中最简单的病毒,它具有独特的发病进程和明显的病程分界,使其成为研究包括HIV内其它慢病毒基因变异与临床症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想动物模型。因此对EIAV基因变异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将已构建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强弱毒嵌合克隆衍生毒vLGFD9-12体内接种健康试验马,在150d观察期内,各组试验动物体症均未见异常.血液学分析发现,v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亲本弱毒疫苗株的白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总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在动物外周血中均检测到一定的病毒RNA拷贝数,但拷贝数较低.二者在诱导EIA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反应中,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和效应.本项研究为进一步确定我国马传贫弱毒疫苗株毒力致弱及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