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M.-E)这一我国的珍贵动物,自1870年法国人Milne-Edwards订名以来,直到解放前均只有分类上的描述。解放后,对其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刘诗峰,1959;宋志明、罗志腾,1959;郑永烈,1959;赵肯堂,1959;郑荣梁,1960)以及种群结构(胡锦矗,1980)等方面均作过不少很有价值的观察报道。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金丝猴几个行为生态在观察研究的同时,并对其形成这些行为的原因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42.
从酸渣树(Carapaguianensis Aubl.)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它们分别是:()-epicatechin-3-O-(3",5"-di-O-methyl)gallate(1)、(-)-catechin(2)、sciadopitysin(3)、cl eomi scosin B(4)、photogedunin(5)、chi socheton compound F(6)和odoratone(7).其中,化合物1为新黄烷类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补充了化合物5的13C-NMR谱数据.活性测定显示,化合物7对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三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化合物2有一定的活性,而正丁醇部分只有很弱的活性.  相似文献   
943.
外源钙、磷、氮对铝胁迫下杉木幼苗生长影响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缓解Al胁迫对杉木人工林更新的影响,本文采用水培模拟Al胁迫,引入Ca、P、NH4+-N、NO3--N营养调控因子,探讨Al胁迫对杉木幼苗根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a或P浓度,能促进根、茎的正常生长发育,根系的形态特征明显变化,降低组织内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NH4+-N浓度只能促进茎的生长,对根系发育影响不明显.增加NO3--N浓度对根茎生长均无明显的规律性影响.增加NH4+-N和NO3--N浓度,能抑制MDA含量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POD活性,但效果不及Ca或P明显.经回归方程拟合,得出本试验条件下营养因子有效缓解Al胁迫的阈值是:Ca/Al≥2.8,P/Al≥4.4,NH4+-N/Al≥4.5(摩尔比).  相似文献   
944.
退化红壤重建森林初期细根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江西泰和严重退化红壤上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第10年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了细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各重建森林模式的土壤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0~40 cm土层的73.39%~87.41%;不同重建森林模式细根的养分贮量有较明显差异,中等栽植密度晚松纯林细根的全N、全P和全K贮量远远高于其它林地,细根中全N、全P、全K、Ca、Mg贮量分别达84.47、5.55、38.42、17和10.76 kg·hm-2;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有效K、pH值与细根现存量相关显著(P<0.05),细根对物理性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上;植物细根显著提高了>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增加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土壤细根与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总数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45.
本试验以芦笋新品种"津宁"为材料,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外植体产生丛生芽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NAA、6-BA和KT三者配合使用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以茎尖为增殖外植体时,培养基用MS+NAA0.1 mg/L+6-BA0.2~0.3 mg/L+KT 0.1 mg/L,30 d时平均每瓶可以产生20.5个丛生芽;以茎中段为外植体时,培养基用MS+NAA 0.1 mg/L+6-BA 0.3~0.4 mg/L+KT 0.1 mg/L,30 d时平均每瓶可产生33.5个丛生芽;以茎基为外植体时,培养基用MS+NAA 0.1 mg/L+6-BA 0.3~0.5 mg/L+KT 0.1 mg/L,30 d时平均每瓶可以产生43.1个丛生芽。进行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时,增殖外植体以茎基为最佳。  相似文献   
946.
纳豆激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纳豆激酶 (nattokinase)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 ,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 (Bacillussubtilis/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1 987年由日本的须见洋行等首先发现[1~ 3] 。研究发现 ,纳豆激酶具有纤溶活性 ,可治疗和预防血栓病 ,它还可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 ,从而增加内源性纤溶酶的量与作用[4] 。目前常用的及一些还在开发的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疾病的药品 ,如链激酶 (strep tokinase ,SK)、尿激酶 (urokinase ,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ecombinant…  相似文献   
947.
磷脂酶C β(PLC β)是磷脂酶C的β型同工酶。它与磷脂酶C γ(PLC γ)同是肌醇磷脂信号途径的关键酶。虽然它们同属PLC家族 ,但所介导的信号途径及引起的生理效应却有很大差异。PLC γ需要酪氨酸激酶激活 ,最终引起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效应 ,而PLC β的活化却要靠G蛋白 ,目前主要发现其介导一些神经内分泌的信息传递。本文对PLC β的新进展作一综述。1 .PLC β的生物特性迄今为止 ,发现PLC β有 4个亚型 :β1、β2 、β3和β4,它们的基因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区段。由于mRNA剪接的不同 ,β1和β3各有两种剪接变…  相似文献   
948.
利用RNO脱色反应检测类囊体中的单线态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敏剂RB在光照射下与O2反应产生 1O2, 1O2与组氨酸或咪唑反应的中间产物使RNO发生氧化,导致RNO在440 nm处吸光度减小,此即为RNO脱色反应.RNO脱色反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表明RB受光照射后使 1O2增加;随着组氨酸或咪唑浓度的增加,RNO脱色反应增大;咪唑在RNO脱色反应中的作用更明显. 1O2淬灭剂NaN3或DABCO存在时,RNO脱色反应降低.利用RNO脱色反应检测到莴苣类囊体在强光照射下产生的 1O2,随着光强和照射时间增加,类囊体中 1O2的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949.
薜荔榕小蜂与薜荔生活期的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薜荔榕小蜂(Wiebesiapumilae(Hill)Wieb.)与薜荔(FicuspumilaL.)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共生关系已有报道[1]。本文仅就在福建泉州市区对薜荔榕小蜂的出飞及其与薜荔在生活期的配合所进行的观察,作一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1 泉州市区的自然条件与地带性植被类型  泉州市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纬24°49′~25°18′,东经118°29′~118°41′,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206℃,最冷月(2月)均温119℃,最热月(7月)均温285℃,年降雨量12525mm…  相似文献   
950.
本文综述M-CSFR家族受体M-CSFR、Kit、PDGFR等与其相应配基M-CSF、SCF及PDGF等相结合的区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家族受体的二聚化区域;关提及K-受体的结合方法-Scatchard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