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光是环境中的重要信号因子,可影响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理周期、形态变化、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在国外,蓝光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已在真菌中发现了一些蓝光受体因子。主要综述了蓝光对真菌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小球藻的异养生长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丽君  杨汝德  肖恒 《广西植物》2001,21(4):353-357
对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镁离子以及其他培养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测定了小球藻的生长曲线。优化结果 :C∶ N为 4∶ 1~ 5∶ 1 ,硫酸镁的量为 1 g/L;培养条件为 :p H6~ 7,接种量1 0 % ,温度 3 0°C。在此条件下 ,异养培养小球藻 ,其 OD值可达 1 8,蛋白质为 3 0 % ,叶绿素含量为 1 .2 %。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生命科学领域里的前沿生物技术。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高通量、高集成、微型化、平行化、多样化和自动化。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现已在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疾病基因诊断,药物及毒物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专门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疾病基因诊断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制剂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提高微胶囊制剂的安全性。方法:采用ESM2为囊材,代替原用的ESM1。同时以95%乙醇代替丙酮作为囊材溶剂。结果:经实验确定了ESM2微囊化的最佳浓度为8%,并进一步确定了复合囊材中各种辅料的添加量以及微囊化操作条件。结论:在上述优化条件制备的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  相似文献   
5.
6.
纳豆激酶基因在E.coli HB101中的初步表达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PCR技术以纳豆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纳豆激酶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温度诱导型表达形体pVB220上,转化E.coliHB101,获得转豆激酶基因重组菌。在确定了其最佳培养时间与诱导时间后,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表达产物为分泌型,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2%左右,液体发酵后纳豆激酶产量可达120U/ml菌液,对重组菌中重组质粒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质粒在宿主菌中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而结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低温微生物适应低温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Morita和Russel的定义 ,低温微生物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其最高生长温度低于2 0℃的微生物称嗜冷菌 (psychrophiles) ,另一类是指在 0~ 40℃可以生长的微生物称耐冷菌 (psychrotrophs)。这些微生物体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很接近。尽管低温对生化反应有着强烈的负效应 ,但低温微生物在低温下却能成功地生长与繁殖 ,它们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适应机制 ,主要是细胞膜、蛋白质、酶分子水平上发生了精细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1] ,因此弥补了低温对生长的有害影响。催化生物体内所有生化反应的酶是生物体适…  相似文献   
8.
动物和人类的肠道菌九的形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建立网上教学资源;改革课程组织形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动物和人类的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动物幼体从母体降生,意味着又一新的供微生物大量繁殖和生长的生态环。境的延生。幼体在母体子宫中发育时没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微生物,但当其出生通过产道时,许多阴道寄生的微生物落在它表面,出生后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也会进入到动体,这样暂时无菌有生命体微生物将迅即增殖到庞大的数量。动物动体的皮肽及消化道等与体外相通的部位在出生后24h内就开始了微生物菌群的定植。最初表现为这些部位各种不同来源微生物的迅速增殖和聚集,但不久,由f这些部位产生了调节机制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某些种类微生物能在消化道系统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