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生命的年轮     
众所周知,热带地区以外的树木都有年轮。通常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来计算树木的年龄。方法是伐倒树,锯取圆盘或用生长锥钻取木心来数年轮的数目。最近有报道,国外有人利用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摄影技术原理制成一种携带式的CT扫描机来对树木进行断层摄影,取得年轮的照片,计算年轮,而不必伐倒树木或钻取木心,因而不损伤树木。据日本科学家的报告,这一新方法对20—110cm范围的针叶及阔叶树种的年轮进行测定,都获得了满意图象。对多数树木而言,每年只形成一个年轮,故一般有多少个年轮,就表示有多少岁。但有些植物在一年内正常生长中,不止形成一个年轮,如芸香科柑桔属植物的茎,一年中可产生三个年轮,计算它们年龄时,应三个年轮算一岁。最近我国学者发现,树皮中也有年轮,数树皮的年  相似文献   
52.
53.
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Fe-SOD与人白蛋白的缀合物,研究该缀合物的理化性质,观察到此修饰酶的热稳定性,抗蛋白酶水解及酸水解的放能以及抗抑制剂作用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4.
兔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亲和层析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脓毒症关键通路及诊断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另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两组中12名脓毒症患者和8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利用非数据依赖模式(DIA)进行血清蛋白数据采集,将数据上传至iDEP在线平台分析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进而筛选出脓毒症关键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脓毒症组、对照组进行关键蛋白表达验证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关键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出690个蛋白,筛选出171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9个蛋白显著下调,132个蛋白显著上调。DEPs富集的核心通路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该条通路中的血清激肽释放酶 1(KLKB1)在脓毒症组的表达水平为(121.80±55.6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0±57.11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P=0.000)。根据ELISA结果进行脓毒症诊断ROC曲线分析得出,KLKB1蛋白诊断脓毒症的 AUC(95%CI)为0.759(0.594~0.923)。结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为脓毒症免疫途径的重要通路,KLKB1具有较好的脓毒症诊断特性,可能是脓毒症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致痛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训练,n=58)和研究组(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n=58)。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疗效、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致痛物质[神经肽(NPY)、P物质(SP)]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NPY、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经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可有效降低其血清致痛物质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及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7.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原发性肝癌(PHC)直径<1cm超声造影(CEUS)表现及其与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8月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44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CEUS和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检查。比较三组CEUS表现、定量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的CEUS表现与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4例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的CEUS表现均为肝内单发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声晕。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CEUS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达峰时间、廓清时间和峰值加速时间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峰值强度增加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增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达峰时间、廓清时间和峰值加速时间与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呈负相关(P<0.05);峰值强度增加率与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PHC直径<1 cm患者的CEUS表现均为肝内单发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声晕。CEUS表现和血清AFU、AFP-L3、GPC3、TSGF、GP73水平具有相关性,两者可辅助鉴别肝硬化PHC直径<1 cm的不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58.
以在L 酪氨酸诱导下高效表达酪氨酸酚解酶的菌株Citrobacterfreundii 4 80 0 3 3的休止细胞为生物催化剂 ,以邻苯二酚、丙酮酸钠、醋酸铵为前体 ,选择性合成L DOPA。研究了反应温度、pH和前体浓度等对合成L DOPA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下 ,反应 1 2h ,L DOPA的量可达到 9 5g/L。  相似文献   
59.
从吸收光谱的变化看H2O2对豆血红蛋白的定位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血红蛋白(Lb)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大豆(Glycinemax)的根瘤中含量很。从新鲜根瘤中提取制备的氧合豆血红蛋白(LbO2,含二价铁的蛋白质)是Lb的活性形式。LbO2在可见光区577nm和540nm有吸收峰,这两个峰与LbO2中血红素(铁卟啉)的结构密切相关;另外,LbO2在紫外区280nm处还有一个吸收峰,此峰与珠蛋白(LbO2的蛋白质部分)的构象有关.LbO2在一定浓度的H2O2作用下,可见光的特异吸收变化迅速,而紫外吸收相对稳定,因而推测H2O2对LbO2的损伤是有着固定的位点,这个位点是在含二价铁的卟啉环上,而不在珠蛋白中.  相似文献   
60.
冬小麦根表面氧化还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证实了两个不同品种的冬小麦根系表面存在着氧化NADH和还原K3Fe(CN)6的氧化的活力。还原铁氰化物活力在PH5.5到8.5范围内随着PH值升高而增大,温度在15℃到4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还原活力增强,45℃达最高值,55℃时活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