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洪甜  罗庆华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4):1363-1373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s)系统是细菌和古细菌抵抗噬菌体、质粒等外源遗传物质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该系统利用一种特殊的RNA(CRISPR RNA,crRNA)指导的内切酶来切割与crRNA相互补的外源遗传物质,从而阻碍外源核酸的侵染。根据效应复合物组成形式的不同,CRISPR-Cas系统分为1类(Ⅰ型、Ⅳ型和Ⅲ型)和2类(Ⅱ型、Ⅴ型和Ⅵ型)两大类。目前已发现多个CRISPR-Cas系统具有非常强的特异靶向RNA编辑能力,如Ⅵ型CRISPR-Cas13系统和Ⅲ型CRISPR-Cas7-11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系统在RNA编辑领域应用日渐广泛,使其成为基因编辑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靶向RNA的CRISPR-Cas系统的组成、结构、分子机制以及其潜在应用,这为更好地研究该类系统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后期开发为稳定的基因编辑工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野外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保国  罗时有 《兽类学报》1993,13(3):181-187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于高山森林中,营树栖生活,其声音通讯在社群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通过长期野外行为的观察和声音的录制,本文报道了川金丝猴在野外自然活动条件下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明显可以辩别出惊异声、警戒声、警告声、呼唤声和安静状态下的叫声,并进行了声谱分析,发现其声谱的差异主要与声音目的有关,同时描述了每类声音发出相伴随的群的行为和身体运动的变化,讨论了笼养条件下和野外状况下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异同。  相似文献   
44.
45.
酵母人工染色体克隆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人工染色体克隆(YAC)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大分子 DNA 克隆技术.文章综述了 YAC 克隆技术的发展,YAC 的分离、分析与鉴定,以及这一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47.
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Fe-SOD与人白蛋白的缀合物,研究该缀合物的理化性质,观察到此修饰酶的热稳定性,抗蛋白酶水解及酸水解的放能以及抗抑制剂作用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8.
兔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亲和层析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脓毒症关键通路及诊断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另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两组中12名脓毒症患者和8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利用非数据依赖模式(DIA)进行血清蛋白数据采集,将数据上传至iDEP在线平台分析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进而筛选出脓毒症关键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脓毒症组、对照组进行关键蛋白表达验证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关键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出690个蛋白,筛选出171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9个蛋白显著下调,132个蛋白显著上调。DEPs富集的核心通路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该条通路中的血清激肽释放酶 1(KLKB1)在脓毒症组的表达水平为(121.80±55.6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0±57.11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P=0.000)。根据ELISA结果进行脓毒症诊断ROC曲线分析得出,KLKB1蛋白诊断脓毒症的 AUC(95%CI)为0.759(0.594~0.923)。结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为脓毒症免疫途径的重要通路,KLKB1具有较好的脓毒症诊断特性,可能是脓毒症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致痛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训练,n=58)和研究组(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n=58)。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疗效、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致痛物质[神经肽(NPY)、P物质(SP)]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NPY、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经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可有效降低其血清致痛物质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及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