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CXXC指蛋白4(CXXC finger protein 4,CXXC4)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及预防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XC4蛋白及EZH2蛋白在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0例非肿瘤患者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XXC4蛋白的表达率为35.0%(21/60),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60.0%(12/20)(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中EZH2蛋白的表达率为70.0%(42/60),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25%(5/20)(P0.05)。CXXC4蛋白与EZH2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大小等无关。CXXC4蛋白与EZH2蛋白在OSCC中表达呈负相关(r=-0.511,P0.001)。结论:CXXC4蛋白的表达下调或缺失以及EZH2蛋白的表达上调或过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92.
为探究水土保持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变化及其有机组成特性,揭示水保林土壤固存可溶性有机质的效应及机制。选取了黄土丘陵区恢复12-45a的人工柠条、刺槐林以及撂荒地,分析了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及其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与特性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3种植被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机氮(DON)、无机氮(DIN)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并且相同恢复年限下DOC、DON、DIN含量总体表现为撂荒 < 柠条 < 刺槐;但柠条和刺槐林土壤DOC:DON及二者占总有机碳、全氮比例并未持续增加,到恢复45a时DOC占总有机碳比例以及DOC:DON均以撂荒地最高,刺槐林最低,DON占全氮比例则表现相反。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得出所有样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主要有大分子腐殖物质(C1)、低分子量类富里酸(C2)、类色氨酸(C3)及农业措施输入的腐殖物质(C4)4个组分,并且以C1组分占比最大,平均达37.4%。随恢复年限增加,3种植被土壤DOM中C3组分占比升高,C2和C4组分占比降低,C1组分占比在柠条和刺槐林中升高,在撂荒地中则降低。不同植被土壤可溶性有机质荧光指数(FI)、新鲜度指数(β:α)及自生源指数(BIX)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63、0.58、0.59;不同恢复年限撂荒地腐殖化指数(HIX)没有差异,但柠条和刺槐林显著高于撂荒且随恢复年限增加先增大后稳定。综上,水保林持续恢复可以显著提升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也使土壤可溶有机质组成趋向复杂和相对稳定,利于累积固持,特别以刺槐林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293.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豪  钱坤  司静  崔宝凯 《菌物学报》2021,40(4):895-911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就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功效并开发成为天然食品、保健品或药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94.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水产品和养殖水域中灿烂弧菌现场可视化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以灿烂弧菌等作为研究对象,以灿烂弧菌的toxR基因作为靶基因,确定煮沸法为适合于弧菌基因组DNA提取的快捷方法,优化筛选的引物可以特异地检测灿烂弧菌,检测核酸浓度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9g/L,并且结果稳定、可靠.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295.
一种钒配合物LMC 抑制DNA 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钒配合物LMc对拓扑异构酶Ⅰ、Ⅱ(Topo-Ⅰ、Topo-Ⅱ)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松弛实验观察LMC对Topo-Ⅰ、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水平观察了IMC的抗肿瘤作用。结果:LMC可明显抑制Topo-Ⅰ活性,对Topo-Ⅱ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株A549、Hela、BEL-7402具有明显抑制生长的作用,且可将细胞阻断在G2/M期,而对正常细胞株L-02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钒配合物LMC具有抑制Topo-Ⅰ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6.
董青川??  王??  禾??  任??    ??  宦??    ??  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7):36-37
目的:探讨指诊分期和动态增强核磁(DCE—MRI)分期预测局限性前列腺癌病理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经直肠指诊分期及MRI、DCE—MRI分期,并与根治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临床分期及DCE—MRI分期的临床意义。结果:DCE—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总体检测结果相同(0.25〈P〈0.5),能很好的预测前列腺内肿瘤的病理分期;直肠指诊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89.5%),DCE—MRI则有较高的特异性(79.17%)及准确性(83.33%)。结论:直肠指诊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DCE—MRI则能更好的了解肿瘤的范围及浸润情况,更准确的预测肿瘤的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297.
<正>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1],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调节剂,能调节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如蛋白质折叠、血凝、补体激活、炎症反应、细胞迁移、细胞基质重建、以及肿瘤抑制等[2,3],很多已被开发为新药,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基于  相似文献   
298.
生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波罗栎(Q.Dentata)上的齿裂菌属一新种,即异襄齿裂菌(Coccomycesdimorphus)。该种因子囊同时以两种状态存在而明显区别于齿裂菌属其它成员。主、副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299.
含有编码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序列的单疱疹Ⅰ型病毒DNA片段,以三个可能的读码结构(reading frame)被融合到大肠杆菌LacZ基因的开始部位。当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处在能从Lac启动子转录的方向时,那么在所有三种情况下,在Lac控制下都可在大肠杆菌中产生具有功能活性的病毒原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序列分析的结果指出,在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的5’端,子终止信号之后翻译又重新开始,而在这同一区域发现有二段富A+T序列,此序列可能是真核启动子部分。  相似文献   
300.
从众多的克隆群体当中筛选出含有特异性的外源DNA片段的质体,在DNA重组技术中是很关键的一步。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样一种简便的筛选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于一个真核蛋白质的功能活性的表达,也不依赖于与特异性细菌突变体的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