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试论分类学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3.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称《名录》(第一批))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范围, 为依法强化保护、规范无序开发利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奠定了基础。20多年来, 我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需要对《名录》进行调整。2018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启动《名录》调整工作, 物种的遴选遵循了5条基本原则和4条补充性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涉及中国珍稀濒危物种, 具有重要经济、文化、科研、生态等价值物种的入选以及部分物种的排除。经国务院批准, 2021年9月7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调整后的《名录》, 包括真菌类、藻类、苔藓、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共计约1,101种(455种和40类)野生植物列入其中。本文简要介绍了《名录》调整的必要性、原则和程序及调整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等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游离皮瓣坏死、术后出血和术中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比较,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考察叶酸-聚乙二醇-阿霉素连接物(FA-PEG-hyd-DOX)及其制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其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将DOX、FA-PEG-hyd-DOX连接物原料及其冻干粉制剂置于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不同时间对样品的DOX质量百分含量、熔点、外观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分析。结果:DOX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放置10天后,DOX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1.95%、66.36%和61.27%,熔点分别为195℃、194℃和194℃。FA-PEG-hyd-DOX连接物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放置10天后,DOX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71%、3.85%和3.14%,熔点范围分别为169-175℃、170-175℃和170-175℃。FA-PEG-hyd-DOX冻干粉制剂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放置10天后,DOX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80%、5.76%和4.80%。结论:FA-PEG-hyd-DOX连接物原料的稳定性高于DOX,FA-PEG-hyd-DOX甘露醇冻干粉制剂的稳定性高于其原料药。  相似文献   
36.
核仁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核结构, 核糖体发生最初在核仁中进行, 该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需要许多核仁相关因子参与。核糖体生物发生出现异常通常引起核仁结构紊乱, 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细胞衰老甚至凋亡。核糖体应激响应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研究得较为深入, 但在植物细胞中尚不明晰。尽管如此, 人们逐渐发现某些植物特有的NA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植物细胞中可能参与包括核糖体应激在内的多种胞内应激响应过程。此外, 前期研究发现生长素系统与核糖体生物合成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协调机制来调控植物发育。该文结合哺乳动物细胞中已知的核糖体应激响应通路, 探讨植物细胞潜在的核糖体应激机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以当归多糖为载体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在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的释药特性,考察其结肠靶向性。方法:将前体药与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内容物稀释液于37℃共同孵育,不同时间点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释放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及地塞米松琥珀酸单酯(dexamethasone hemisuccinate,DSH)。结果:前体药在大鼠胃肠道各部位内容物稀释孵育液中均有DEX及DSH释放;DEX在小肠近端的释放量最大,在结肠和盲肠中的释放量次之,在胃和小肠远端的释放量较小;DSH在结肠和盲肠中的释放量大,在胃、小肠近端和小肠远端释放量小;在160min孵育时间时,DEX和DSH在结肠和盲肠中的释放总量是在胃、小肠近端和小肠远端释放总量的1.95倍。结论:以当归多糖为载体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具有一定的结肠靶向释药特性,有可能用作局部治疗结肠炎的结肠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特点。方法:将大黄素与Caco-2细胞共同孵育,收集细胞样品,液氮反复冻融。取细胞裂解液,加入甲醇提取,提取液采用HPLC进行分析。色谱分析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Diamonsil),流动相组成为85%乙腈及15%水(含0.1%乙酸),流速1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25℃,3D模式采集数据。结果:检测Caco-2细胞中大黄素的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278x 0.148(Y=0.9996,n=5),线性范围为0.037~4.8μmol·L-1,最低检测浓度为0.018μmol·L-1。当细胞中大黄素的浓度为0.05、2和8.5μg·ml-1时,回收率分别为(101.3±7.3)%、(96.7±3.0)%和(98.7±2.1)%(n=5);相应的日内标准偏差分别为0.25%、2.9%和1.4%;相应的日间标准偏差分别为2.3%、5.6%和6.3%。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达峰时间为10分钟,峰浓度为108.56±11.57 nmol/L·mg·protein,10分钟后Caco-2细胞中大黄素的含量迅速下降。浓度处于2-50μM之间时,Caco-2细胞对大黄素的摄取量呈线性增加,浓度达50μM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黄素的摄取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黄素可被Caco-2细胞迅速摄取,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存在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39.
本研旨在探讨Janus激酶3 (JAK3)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利用si RNA (si JAK3)沉默乳腺癌MCF-7细胞JAK3的表达,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荧光钙成像技术检测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calcium channel,SOCC)活性,用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tore-operatedcalciumentry,SOCE)过程中的重要分子Orai1和STIM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OCC抑制剂2-APB对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si JAK3转染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SOCC活性,下调Orai1和STIM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JAK3沉默细胞中过表达Orai1或STIM1,可使MCF-7细胞迁移力恢复。上述结果提示,JAK3通过影响SOCC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40.
紫杉醇合成代谢途径中紫杉烯合成酶cDNA的克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杉烯合成酶(Taxadienesynthase)被认为在紫杉醇合成代谢途径中起着限速酶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紫杉烯合成酶的作用机理和紫杉醇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愈伤组织中获得了紫杉烯合成酶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载体pGEMTEasyVector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中,经EcoRI酶切检测,Southernblotting及部分cDNA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确为紫杉烯合成酶基因,与国外报道的从太平洋红豆杉(Taxus.brevifolia)幼茎中得到的紫杉烯合成酶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