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蒙古莸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蒙古莸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花药4室,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1层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2)花药壁表皮具多细胞腺体,药室内壁、药隔部分细胞发育后期均发生纤维性加厚.(3)绒毡层细胞有两种来源,外周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近药隔部分来源于药隔细胞.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为二核.(4)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数为四面体型,偶有左右对称型.(5)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3个萌发沟.  相似文献   
842.
目的筛选四环素诱导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可控表达的293单克隆细胞株(tetracycline-regulated expression 293 cells,T-REx^TM-293)。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PCR带有酶切位点的CyclinB1基因全长,将其酶切后插入到pcDNA4/TO/myc-HisB载体中。然后用测序正确的质粒转染T-RExTM-293细胞,加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和腐草霉素(Zeocirt)双药物筛选两周后,传96孔板,等单个细胞扩增出单克隆。然后用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yclinB1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构建好的pcDNA4/TO/myc-HisB—CyclinB1载体,经鉴定序列正确。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株,在未加四环素时没有外源性的CyclinB1表达,在加入四环素后,3h就有表达,随时间的增加,CyclinB1表达量也增加,48h最多。结论筛选出的T-REx^TM-293单克隆细胞株能可控表达CyclinB1。  相似文献   
843.
植物激素在氮磷养分调节根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植物激素在氮磷养分调节根形态建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4.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手掌参γ-硫素,并对其进行纯化。方法:通过筛选手掌参cDNA文库获得γ-硫素基因(gcthionin),分别对其全长及信号肽编码序列缺失的c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gcthionin和pET-32(a)/Δgcthionin;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后,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及凝胶柱对可溶性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gcthionin基因开放式阅读框全长225nt,编码一个由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带有信号肽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信号肽缺失可以极大地提高外源蛋白的可溶性,该可溶性产物经Ni-NTA柱及凝胶过滤后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约21.9×10^3处有明显的蛋白条带,与预期蛋白分子大小一致。结论:信号肽编码序列缺失的Δgcthionin可在大肠杆菌中可溶、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845.
口服补钙对甘肃鼢鼠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2007年4~5月捕获的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补钙组(n=7)和对照组(n=7)股骨钙、磷含量,血浆钙、磷浓度,分析口服补钙对甘肃鼢鼠钙、磷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甘肃鼢鼠钙、磷吸收机制。结果表明,甘肃鼢鼠补钙后股骨钙、磷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浆钙、磷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股骨钙、磷含量与钙、磷摄入总量显著正相关(P0.01),呈不饱和趋势,股骨钙、磷含量与血浆钙、磷浓度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甘肃鼢鼠骨骼对钙、磷有较高储留能力,推测甘肃鼢鼠对钙、磷的吸收可能是非依赖VD3的被动吸收途径。  相似文献   
846.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鸟类组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219次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7科217种,旅鸟119种,夏候鸟57种,留鸟42种,冬候鸟20种,迷鸟1种,逃逸鸟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水鸟60种。小鸊■(Tachybaptus ruficolli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和乌鸫(Turdus merula)已成为北京地区留鸟,斑嘴鸭(A.poecilorhyncha zonorhyncha)、绿翅鸭(A.crecc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和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为冬候鸟,雀鹰(Accipiter nisus)除作为旅鸟外还是夏候鸟和冬候鸟。圆明园水域生态的复杂性和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对鸟类群落的影响较大;近年清理杂草及灌木导致鹀科鸟类和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47.
黄胫小车蝗受精囊的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受精囊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受精囊为单个,由高度卷曲的受精囊管和蚕豆状的端囊构成。受精囊壁主要由表皮层、上皮层、基膜和肌肉层构成;上皮层包含上皮细胞、导管细胞和腺细胞。上皮细胞在靠表皮层的边缘有大量的微绒毛,两相邻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相互嵌入,并有细微的突起延伸在导管细胞及腺细胞之间,直到基膜,达基膜处的上皮细胞膜折叠,与腺细胞膜的折叠,一起形成迷宫样的指状突起,附着在基膜上。导管细胞有一个较大的核和分泌导管,连接于腺细胞的细胞腔和受精囊腔,将腺细胞中分泌物运输到受精囊腔中。腺细胞具有典型的分泌细胞特征: 含发达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不同大小的囊泡。肌肉层位于受精囊最外层,附在基膜上。在受精囊不同部位的结构有差异。在交配前和交配后,受精囊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48.
反义寡核苷酸递送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如何将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s)有效递送进入细胞是反义核酸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 ,出现了多种寡核苷酸 (ODNs)的递送方法。在培养细胞中 ,使用的递送方法包括阳离子载体包裹、特异受体的配体导向、ODNs偶联修饰、细胞膜辅助穿透以及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等 ,其应用有效增强了AS ODNs的作用效果 ,大幅度降低了AS ODNs的使用浓度 ;在体内 ,由于临床使用裸露AS ODNs连续给药能达到一定的反义效果 ,而使递送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步尝试和探索之中 ,迄今报道的递送方法有脂类和非脂类两类。  相似文献   
849.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借助工程化在人工生命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细胞工厂”的开发和应用为天然产物的合成带来了深刻变革。环脂肽是一类新型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亦可作为抗生素使用。目前,合成环脂肽最理想的微生物底盘是芽孢杆菌。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来提升芽孢杆菌作为环脂肽细胞工厂的性能。首先,对芽孢杆菌中环脂肽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途径进行概述;其次,重点介绍与环脂肽合成相关的调控因子;再次,从底盘细胞的选择、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合成路径的优化及发酵过程的优化等四个方面对合成生物学指导下环脂肽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讨论环脂肽合成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并就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高效环脂肽细胞工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0.
大沙鼠种群密度与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是中亚荒漠、半荒漠草原的典型鼠种,在荒漠草原多呈不连续的岛状分布,多集居于白刺(Nitraria sibirica)、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丛生的沙地或风成沙丘上的灌丛之间,是农、林、牧以及卫生防疫的重要害鼠。对其种群数量动态目前只有黄健和张大铭(2004)采用Leslie矩阵进行了研究。本文探讨了大沙鼠种群密度与降水量的关系,为其种群动态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