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31.
南海石斑鱼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分析、超微结构观察以及分子特征分析对石斑鱼(Epinephelus spp.)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其为一肠孢虫属新种, 命名为石斑鱼肠孢虫(Enterospora epinepheli sp. n.), 专性寄生于细胞核内, 发育过程与肠孢虫属模式种黄道蟹肠孢虫(Enterospora canceri)一致。早期单核裂殖体通过一层简单的电子薄膜与宿主细胞核质隔离。随后, 单核裂殖体发育形成多核裂殖原质团。此时, 细胞核出现明显肥大, 有的甚至被裂殖子胀破。裂殖原质团进一步发育形成多核产孢体, 并开始出现许多高电子密度的囊泡状结构。这些与极丝及锚状盘有关的囊泡状结构聚集在藕核周围, 并组装形成微孢子虫特征性结构(挤出装置)前体。随后, 产孢体原生质团通过连续分裂形成一个个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与细胞核直接接触, 并直接发育形成成熟孢子。成熟孢子椭圆形, 孢子长(1.56±0.31) μm (1.07—1.96 μm), 宽(1.08±0.98) μm (0.93—1.28 μm)。 孢壁分为3层, 外壁电子密度高, 厚(15.51±0.95) nm (9.87—26.18 nm), 内壁为电子透明层, 较外层更厚(81.13±2.71) nm (57.16—110.81 nm), 最里面为孢质膜。极丝为同型极丝, 共5—6圈, 分2排排列。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该微孢子虫寄生于肠道上皮杯状细胞核内, 肠壁脱落的内容物中也发现大量的微孢子虫。序列比对发现该种与之前报道的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待定种(Microsporidium sp.)序列基本一致, 与其他相似性较高的种类的遗传距离在0.162—0.225。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肠胞虫科的种类明显分为两支, 石斑鱼肠孢虫和肠孢虫属其他种类及毕氏肠胞虫聚为一个独立分支, 但不与该分枝中任何种类形成姊妹支。  相似文献   
632.
研究构建了pMDC32-NahG植物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其超表达的转基因烟草T1代株系。结果表明:这些株系与其野生型植株没有明显表型差异,但却表现出较野生型植株更敏感的青枯菌侵染抗性。同时,研究还发现NahG的超表达还显著提高了茉莉酸(JA)-依赖的基因NtPR1-b的表达,降低了(SA)-依赖的相关基因NtPR3和NtPRQ的表达。这表明SA累积的缺陷降低了烟草对青枯菌侵染的抗性。  相似文献   
633.
【目的】通过鉴定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成虫水状唾液蛋白中的细菌蛋白,解析叶蝉唾液的细菌种类。【方法】利用自制的收集装置和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对叶蝉成虫唾液进行收集,经超滤浓缩和电泳分离后,使用膜辅助样品制备技术法(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 FASP)酶解,借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蛋白,利用Mascot 2.2软件比对UniProt的细菌蛋白数据库进行查库分析从而鉴定唾液中的细菌蛋白。【结果】共鉴定到27个目49种细菌的142种蛋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蛋白为主,共107个蛋白,其中又以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细菌蛋白占比最多。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蛋白,共28个蛋白,分别属于杆菌纲(Bacilli)和梭菌纲(Clostrida),这些蛋白参与氨基酸、维生素和能量代谢等。【结论】鉴定的细菌蛋白可能是叶蝉生活史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共生菌、茶小绿叶蝉和茶树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34.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许多濒危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对于分布在高原山地的濒危物种雪豹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天山雪豹的分布情况和栖息地质量,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我们在天山中部借助红外相机开展野外调查,调查面积2 425 km2,共获得78个雪豹的出现位点。利用8个物种分布模型对雪豹在此地的生境选择建模,综合结果表明,崎岖度和海拔是影响雪豹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崎岖度大于70和海拔1 700~2 900 m是雪豹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集成模型空间预测显示大部分适宜栖息地集中于乌苏市以东至板房沟分局管辖地区。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模型分析获得了天山中部雪豹的分布区域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为天山雪豹保护及跨境合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35.
登革病毒作为一种重要的蚊媒传播病毒,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及时甚至实时了解病毒的变异和流行病学规律,对科学防控登革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广东省深圳市发现的登革热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囊膜蛋白E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病毒E基因进化特点.结果显示,应用Vero和C6/36细胞培养法从登革热病患血清中分离获得5株登革病毒,利用MEGA7软件对囊膜蛋白E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5株均属血清Ⅱ型登革病毒,其中输入性SZ926株和本地株SZ38株同源性为99.5%,均与泰国16681经典毒株关系密切,可能衍生于同一祖先;SZ868株和SZ871株为境外输入性病患分离株,两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9%,说明两株病毒可能源于同一毒株;SZ29株与新几内亚的New Guinea C毒株同源性为99.8%,显示出进化保守、稳定传播的特点.基因型分析显示,SZ926和SZ38为基因型Ⅲ型,SZ868和SZ871为基因型Ⅳ型,SZ29为基因型Ⅰ型.本研究成功分离获得5株血清Ⅱ型登革病毒,分属于3个基因型,且不同基因型的E基因整体变异较低,而且我国存在多种基因型感染的潜在威胁,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和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636.
目的:探讨单体位左胸左颈两切口的手术方式在外科治疗食管上段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食管上段癌患者49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30),研究组行单体位左胸左颈两切口管型吻合器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颈、胸、腹三切口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研究组肺不张、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体位左胸左颈两切口管型吻合器治疗食管上段癌安全,可靠,省时易行,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7.
目的:筛选大鼠急性心梗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 miRNA),为miRNA 调控心室重构的机制 研究提供靶标。方法:20 只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分组如下:心肌梗死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Sham 组,n=10)。通过结扎大鼠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建模。4 周后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梗死边缘区心肌HE 染色观察心室重构程度。利 用miRNA芯片对心梗边缘区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心脏超声显示MI 组大鼠左室重构明显,心梗边缘区心肌HE染色可见细胞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miRNA 芯片结果显示15 个miRNA在心梗4 周后呈差异表达,其中11 个miRNA(miR-21、miR-23a、miR-125b、miR-132、miR-146b、miR-181b、miR-199a、miR-320、miR-324、 miR-328 和miR-499)表达上调,4 个miRNA(miR-29、miR-30c、miR-133a 和miR-208)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 验证结果与芯片结 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 可能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 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基因治疗提 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38.
达摩凤蝶     
<正>达摩凤蝶(Papilio demoleus Linnaeus),又名花凤蝶、黄斑凤蝶。成虫前翅长约46~50 mm。翅正面黑色至黑褐色,中部至亚外缘散布许多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斑。前翅外缘中段向内凹陷,基部有7~8道由间断的黄白色短线排列而成的弧形细纹。后翅无尾突,近基部有一浅黄色宽斜带,带外侧靠近前缘有一大型深色眼状纹,臀角外侧有一红色圆形斑。主要寄  相似文献   
639.
甘肃省党河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和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甘肃省党河流域是亚洲渐新统的经典地区之一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地层层序和时代的认识并不清楚 ,命名也很混乱。我们的考察表明该地区新生代地层包括渐新统狍牛泉组 (新建组 ) ,中新统铁匠沟组 (新建组 ) ,中新统—上新统和更新统四套 ;产有代表三个不同时代的哺乳动物群 :早渐新世晚期叮沟、晚渐新世燕丹图和早中新世西水沟三个哺乳动物群。该地区的岩性和地质构造表明 ,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时发生过强烈的抬升  相似文献   
640.
非洲猪瘟病毒VP73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Genebank中非洲猪瘟VP73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的VP73全基因克隆至pMD 18-T克隆载体质粒中,采用PCR扩增得到1188 bp的VP73基因;将VP73基因片段亚克隆插入pBAD/Thio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筛选获得VP73基因正向插入、有正确读码框的阳性克隆,成功构建了非洲猪瘟病毒VP7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经L-Arabinose诱导表达,可稳定、高效地表达VP73蛋白抗原。SDS-PAGE结果表明,以终浓度为0.002 %的L-Arabinose进行诱导,4 h后表达量最高,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量约60 kDa,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非洲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获得的产物为非洲猪瘟病毒VP73融合蛋白,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为应用该表达蛋白抗原制备ASFV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