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杭州湾、钱塘江流域沿岸外环境的肉毒梭菌分布很广。调查22个点检出阳性21个点。外环境各种样品的总检出率为75.95%,上海地区的检出率最低(29.41%),其它地区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绍兴市区生产的酱豆面制品肉毒梭菌的检出率为20%。检出的所有菌株几乎均为无毒株,其中2株弱毒株其毒力弱到无法定型。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被试大多数菌株的生化特性与A、B、F型的PL株相似,但有13株菌株的个别生化反应与试验菌株的总体不同。  相似文献   
62.
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简称Capno)是国外学者近年从人牙菌斑中分离到的新菌属。作者从人的健康和炎性牙周龈下菌斑中分离到615株Capno,其鉴定特点如下:革兰氏阳性细梭纤柔杆菌,仅在厌氧环境和含10%CO_2的空气中生长;在BHI血琼脂表面形成典型的“润湿性”菌落,并产生桔黄色色素和特殊的焦糖气味;在含葡萄糖的PYG肉汤中最终pH值<6,琥珀酸和乙酸为主要的代谢酸产物。根据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还原硝酸盐可鉴定本菌属的三个种。  相似文献   
63.
通过计算机对心肌振荡模型的研究,得到它在单刺激下的相角转移曲线.用相角转移曲线研究了振子在不同周期刺激下表现出来的锁相、分叉及混沌现象,进而对某些常见的心律失常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白跗平腹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新旺  倪乐湘 《昆虫学报》1989,32(4):451-458
白跗平腹小蜂Pseudanastatus albitarsis Ashmead是多种林业害虫的卵期寄生蜂.在湖南(长沙)每年9月底或10月上中旬产下的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期休眠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自然羽化.年发生7—8个世代.在25℃恒温条件下,一世代21—22天,其中卵期2—2.5天,幼虫期6—7天,预蛹期3—4天,蛹期10—11天.有效积温305.64日度,发育起点温度11.55℃.成蜂在常温下不喂食时存活4—5天,喂以蜜糖水寿命可提高7.26倍,每一雌蜂一生平均产卵量246.4粒,日平均产卵量12.4—19.5粒,大部分卵在20天以前产出.温度在20—25℃,湿度60—80%为白跗平腹小蜂适宜繁殖条件.室内可用柞蚕卵大量繁殖.应用白跗平腹小蜂防治第一代马尾松毛虫,实际防治效果达52.30—68.67%,即使高温干燥的夏季用于防治第二代松毛虫,实际防治效果仍达45%左右.是一种有利用前途的天敌.  相似文献   
65.
作者中的二人[Tung,and Tung.(童第周与叶毓芬)1944;Tung,Chang,andTung.(童第周、张致一与叶毓芬)1945]曾以分割的方法,研究金鱼(Carassiusauratus)卵子的发育能力。他们将2至8细胞时期的金鱼卵子,在去膜后,用玻璃针,按第一次或第二次的分裂平面,将整个卵子分割为二半。每半含有半数分裂球,一半卵黄,和一半未流入分裂球的细胞质。分割后,每半都能继续发育,但产生下列6种不同的情形:(1)二半都发育为完整的,一半大小的胚胎;(2)一个为完整的胚胎,另一个为不完整的胚胎;(3)一个为完整的胚胎,另一人为囊胚;  相似文献   
66.
有一个学地质的学生,写了这么首诗:上课轻松下课不懂一出校门见到岩石一窍不通我看,这首诗就可说明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危害性。那么,教育怎样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呢?现在,不管是小学,是中学,或者是大学,都往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向走,而且都搞出了很大的成绩,我  相似文献   
67.
钱塘江几种经济鱼类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年龄鉴定以鳞片为材料。测得鳞径和体长后,求出体长鳞长各种关系式。细鳞斜颌鲴、三角鲂体长鳞长关系式以幂函数式最佳,花鲢、鲤鱼以直线式最佳。它们的体长、体重关系均适于:W=aL~b。 鱼类生长拐点,是反映鱼类体重生长过程的一个特征值,一般与鱼类的生长指标跳跃性下降时的年龄和性成熟年龄一致或接近。但也有例外,有些鱼类生长拐点落在性成熟之后、前者如细鳞斜颈鲴、三角鲂;后者如鲤鱼、花鲢。 体长生长曲线是一条趋于L_∞的渐近线,随鱼的年龄增长,体长年增长速率渐少而趋于零。 Von.Bertalarffy生长方程中的主要生物学参数L_∞、W_∞虽在实际种群中少有,但确实存在,并有一定的渔业意义。  相似文献   
68.
以林下种植的不同菌种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产量与气象环境因子以及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日降雨量、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大气压对皱环球盖菇各菌种日产量有关键响应,高产菌种S.ra1和S.ra9与日降雨量呈一次函数模型;9个皱环球盖菇菌种平均日产量与5个属细菌相对丰度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相关,与blank_CK样地比较,高产菌种S.ra9提高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细菌相对丰度,从而提高土壤固氮作用,高产菌种S.ra1提高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粘液杆菌属Mucilaginibacter和固定杆菌属Conexibacter细菌相对丰度,从而提高土壤固氮作用、降解栽培基质纤维素作用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说明皱环球盖菇高产菌种S.ra1和S.ra9的栽培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9.
以黄条金刚竹为试材,环境背景大气为对照,应用开顶式气室(OTCs)熏蒸法模拟大气高浓度CO2(700μmol.mol-1)、O3(100nmol.mol-1)及其复合作用情景,分析叶片光合色素、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高浓度O3处理103d的黄条金刚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SOD、POD、CAT活性均显著下降,而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APX活性均显著升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明显。(2)与对照相比,同期高浓度CO2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均显著升高,而叶绿素a/b和超氧阴离子、丙二醛含量及SOD、POD、CAT、APX活性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明显。(3)高浓度O3和CO2复合作用下,除叶绿素a/b和CAT活性显著下降外,其余测定指标均与对照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高浓度O3使黄条金刚竹叶片活性氧产生速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膜结构破坏,表现出严重的伤害效应;而高浓度CO2能降低叶片活性氧产生速率,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光合色素含量,表现出保护效应;高浓度O3和CO2复合处理能使叶片维持比高浓度O3处理更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即高浓度CO2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高浓度O3对黄条金刚竹所造成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70.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及化学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湖南省4个23年连续施肥的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湖南省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及化学键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化肥(NPK)、中量有机肥(MOM)和高量有机肥(HOM)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水稳性团聚体均以0.25~1mm和2~5mm粒径含量最高,分别达全土总量的18%~43%和13%~48%。中、高量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1mm大团聚体含量以及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其中0.25~1mm和1~2mm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均略高于其余粒径组。与不施肥比较,钙结合态有机碳(Ca-S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2%~4%左右且随有机肥施用呈下降趋势,而铁铝结合态有机碳Fe(Al)-SOC占总有机碳的18%~33%呈上升趋势。有机肥施用条件下,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的分布的增加、Fe(Al)-SOC的提升以及Ca-SOC的降低意味着土壤有机碳物理和化学保护作用的增强,有利于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是有机肥施用条件下保持稻田土壤较高固碳速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