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71.
细胞信号转导JAK-STAT途径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主题之一。地其深入研究,将为揭示细胞因子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血细胞生成以及神经和胚胎发育中所发挥的既特异又具多效性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机理。本文以IFNγ为例,阐述了JAK-STAT途径的信号转导机制,并对T细胞和神经细胞在相关细胞因子作用下,通过不同的JAK-STAT途径出现的生理效应及由抗原所引发的BCR偶联发现的迟发型JAK-  相似文献   
572.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生态减灾和流域管理对策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洞庭湖是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和蚕吐长江的洪道型调蓄湖泊。湖区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没有协调好人地,人湖关系,中上游干支流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泥沙 与过度围湖垦殖,高水位地段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导致湖区调蓄能力下降,洪水位抬升且历时持久;垸高田低,外洪内涝交织,灾害频率上升,灾情增大,为抗御洪水,堤防越筑越高,出现了“水涨-堤高-水再涨-堤再高”的恶性循环现象,造成抬高洪  相似文献   
573.
鹭科鸟类群落的空间生态和种间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应用空间生态位理论,分析了浙江汰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鹭类繁殖季节的群落结构。鹭类群落由池鹭Ardeola bcchus、白鹭Egretta garzett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牛背Bubulcus ibis组成。根据鹭类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栖位分布的生态位宽度值,采用Schoener(1968)生态位重叠,Cody(1974)“总和α”的方法制作了落落矩陈表和  相似文献   
574.
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真菌感染的增加及耐药现象的出现,借助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已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以往真菌药敏试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的方法,有关真菌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的建立,以及一些更为简便,改良方法的发展,使各实验室能够为临床提供具有可比性准确的药敏结果,为制定敏感和耐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真菌药敏试验的标准化问题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5.
应用同工酶进行柑桔分类和进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柑桔属及其5个近缘属108个生物型的过氧化物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四唑氧化酶,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6一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酸酶以及酯酶等8种酶系统同工酶。 比较了属间,种间的酶谱差异。 运用数量分类学的原理及方法,对柑桔属、金柑属,枳属的同工酶资料进行了相异性类平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属之间,酶谱差异十分明显,各属都有独特的酶带。根据同工酶及形态分析结果,提出将柑桔属分为大翼橙亚属,宜昌橙亚属和柑桔亚属共包含七大类的观点。 富民枳可作为枳属一新种看待,它是联结枳属与柑桔属的桥梁。小果类桔是宽皮柑桔的原生类型;中国原产宽皮柑桔的代表以马鼻桔或细皮狗屎柑为佳。柑的来缘中有两条途径,即桔与甜橙的杂种以及桔的单元演化。依据同工酶研究结果,认为长寿金柑是金柑属与柑桔属的属间杂种;温州蜜柑来源于黄岩本地广桔的实生变异;香橙系宽皮桔与宜昌橙的杂种;酸橙则可能是柚与宽皮柑桔的杂交后代;枸橼和宽皮柑桔参与了红(木+黎)檬的起源。最后推测了柑桔类植物的系统发育趋势,初步绘出了演化图。  相似文献   
576.
中国滇、川、湘鄂猕猴(Macaca mulatta)肩胛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是中国滇、川、湘鄂猕猴肩胛骨和肩关节形态结构对环境适应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肩胛冈长、肩峰长、关节盂仰角和三角肌止点对猕猴种下分类有重要作用。川西猕猴较大的体重和体型明显不同于湘鄂(华中)和滇南猕猴,表现出更多的地上四足型运动的适应特征。华中和滇南猕猴具有更相似的肩胛骨形态结构,且有更多的树上活动。  相似文献   
577.
中国中亚热带地区引种玉米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翟玉顺,章熙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态室,210008)(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10014)Eco-climaticSuitabilityofIntroducedCorninMidSub-tropicalRegionofCbina¥.ZhaiYushun(InstituteofSoilScience,AcademiaSinicaNanjing,210008),ZhangXigu(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14).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2):73-75.Throughanalyzingtheecologicalsuitabilityofintroducedcorntosunshine-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itsclimaticpotentialproductivityinmidsub-tropicalregionofChina,itisfoundthatAprilandthefirstandsecondten-daysofM  相似文献   
578.
为了获得具有抗病、优质丰产等优良性状的柑桔体细胞杂种,本研究应用当前推广良种朋娜脐橙胚性细胞原生质体和抗裂皮病、耐盐碱的红桔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作为亲本进行体细胞杂交研究。通过对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调控等环节的研究,建立起原生质体融合及其后的胚状体再生系统,并从融合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了大最的胚状体,进而获得个别体细胞杂种植株。同时对融合后再生的胚状体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分析,还揭示了在柑桔原生质体融合再生中,胚状体水平上存在淹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有14.1%的胚状体为四倍体,近20%为超倍体的非整倍体,并讨论了变异发生及由胚状体再生植株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9.
研究近缘种复合体的针叶表型变异及其地理分布格局,有助于从生理生态机制上理解针叶树种的地理变异、种群动态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响应。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和卡西亚松(P. kesiya)是一个跨越了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近缘种复合体,具有典型的地理替代分布特征,拥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变异。该研究在3种松树分布区采集了31个代表种群,每个种群选择10个样木,测量了针叶长度、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木质增厚层长度和宽度、气孔腔长度和宽度等共8个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计算性状在树种间和种群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针叶性状的种群变异结构;分析针叶性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确定影响针叶性状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针叶性状在种群间的变异系数为12.01%–34.08%,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木质增厚层长度和宽度、针叶长度和气孔密度的表型分化系数较高;(2)云南松和卡西亚松在大多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思茅松介于二者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松树针叶性状的种群变异结构...  相似文献   
580.
带有人μ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可表达由转基因的可变区和内源恒定区构成的嵌合抗体。本研究表明嵌合抗体的恒定区类型可受多种因子调节:LPS主要诱导γ2b型嵌合抗体、LPS+IL_4主要诱导γ1型、LPS+TGF-β主要诱导α型嵌合抗体的表达;确定了各型嵌合抗体mRNA的结构;嵌合抗体mRNA表达前都有相应恒定区基因的基因组无义转录物表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反式拼接有可能参与了抗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