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在肝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4对肝癌与癌旁组织中TCTP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技术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4中下调TCTP的表达,然后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观察下调TCTP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析TCTP促进肝癌发生这一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分子通路。结果:相比于对应的癌旁组织,TCTP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用siRNA技术下调TCTP水平后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下调TCTP的表达之后,AKT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TCTP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且在肝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和ERK通路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以药物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为实验模型,研究中药红景天苷对该模型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方式,结合该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0对同窝同性别8周龄小鼠,每对内两只小鼠随机分进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EG)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进行CCl4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并在诱导中期实验组加入红景天苷,对照组继续原诱导方案.诱导12周结束后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巨噬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血清Hyp含量表达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形态较好,假小叶形成较少,胶原沉积也相对较少(P<0.001),其血清中的Hy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小鼠肝脏中,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苷能够影响小鼠的正常肝纤维化进程,该药减轻了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对小鼠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作用的发挥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的增殖或者凋亡,从而使得该细胞对炎性信号调控发生变化,使得肝星形细胞分泌胶原减少得以实现.该药在大鼠及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上的治疗作用提示其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3.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学家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思维方和智慧结晶的客观史实。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说明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更蕴含着科学探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教育素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教学中如何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作了例析。  相似文献   
94.
赖氨酸乙酰化是把来自于乙酰CoA的乙酰基团转移到靶蛋白赖氨酸的ε-NH3+上,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可逆修饰过程,受乙酰基转移酶(HAT/KAT)和去乙酰化酶(HDAC/KDAC)的共同调节。赖氨酸乙酰化通过对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的修饰调节,可以控制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如调节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及次级代谢物的代谢等.因而,细胞内赖氨酸乙酰化失调,可影响与代谢相关的多种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随着对蛋白质乙酰化研究的深入,发现赖氨酸乙酰化与细胞免疫状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亨廷顿综合征等也有关。对近年来赖氨酸乙酰化在代谢调控及与代谢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免疫代谢疾病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Bmi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HCC标本54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显示Bmi1的表达并结合增殖与凋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细胞中Bmi1表达定位于胞核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6%(43/54),31.2%(17/54),10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HCC中Bmi1的高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临床TNM分期、是否有肝硬化及是否有HBsAg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中分化组Bmi1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肝癌Bmi1阳性组增殖指数(PI)(50.3±21.4)%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17.3±7.1)%(P<0.05),凋亡指数(A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mi1在HCC中高表达,其表达增高可能与HCC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针对GVF Snake模型算法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及对初始轮廓位置敏感等缺点,提出一种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模型(DDGVF),使其更适合医学图像的分割。方法:利用主动轮廓模型的提取和跟踪特定区域内目标轮廓的方法,将其应用于医学图像如CT、MRI和超声图像的处理,以获取特定器官及组织的轮廓。结果: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场(DDGVF)能够较好地提取出脑肿瘤图像。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割提取出脑肿瘤图像的肿瘤病变区域,为进一步对其纹理和形状等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揭示牛科物种INHA基因的遗传特征,该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水牛、大额牛和牦牛INHA基因外显子1及其侧翼序列进行多态性检测,并结合已发表的包括牛科物种在内的一些哺乳动物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牛INHA基因外显子1中存在c.73C>A替换,为同义替换,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编码产物一致;在大额牛的INHA基因外显子1中发现c.62C>T、c.187G>A替换,分别引起INHA中氨基酸发生p.P21L、p.V63M改变,两者均为相同性质氨基酸的替换;在牦牛中发现c.62C>T、c.129A>G替换,前者也引起编码氨基酸发生p.P21L替换,后者为同义替换。在INHA基因5’侧翼区所测出的序列中,水牛、大额牛和牦牛等物种内均未发现SNP位点,但在种间发现存在c.-6T>G的替换,大额牛、牦牛和普通牛均为c.-6G,而水牛为c.-6T。在INHA基因内含子中,水牛的第31~36位核苷酸处发现有6个碱基的缺失,即c.262+31262+36delTCTGAC;该位点在河流型水牛中野生型(+/+)占主体,而在沼泽型水牛中则缺失型(-/-)占主体。在大额牛、牦牛和普通牛等其它牛科物种的内含子中均未发现该缺失,但与水牛相比,大额牛、牦牛和普通牛内含子中发现缺失c.262+78262+79delTG。序列比对显示,INHA基因外显子1序列中c.43A和c.67G为水牛中所特有,而c.173A和c.255G为大额牛、牦牛和普通牛所共有,c.24C、c.47G、c.174T和c.206T为山羊所特有。大额牛、牦牛和普通牛间INHA基因外显子1序列差异较小,而山羊和水牛与它们间的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8.
黑木相思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离自广东、福建、江西等15个地点的174株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16S r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16S rDNA基因、持家基因(recA、atpD、glnⅡ)系统发育分析的方进行研究.[结果]16S rDNAPCR-RFLP分析中,在70%的相似性水平上,所有供试菌株分成9个类群 ;16S rDNA基因和持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34株代表菌株主要分布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根瘤菌属(R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并与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Bradyrhizobium betae、Bradyrhizobium cytisi、Rizobium multihospitium、Mesorhizobium plurifarium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供试菌株被鉴定到属的水平,Bradyrhizobium、Rhizobium或Mesorhizobium为优势菌群,证明了黑木相思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
为了提高甘露聚糖酶ManA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酶活,选择毕赤酵母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调控因子HAC1与5种毕赤酵母蛋白折叠相关的分子伴侣ERO1、PDI、PDI1、CPR5、BiP,通过构建pPICZA-HAC1等6种胞内表达重组质粒,分别电转化至分泌表达ManA的毕赤酵母重组菌中胞内共表达,并分析其重组菌摇瓶发酵时Ma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摇瓶发酵水平,胞内共表达HAC1、ERO1、PDI的重组菌发酵上清液中的ManA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6%、15%、20%,其重组菌发酵上清液的酶活力分别达到1 014 U/mL、925 U/mL、965 U/mL。通过对各重组菌上清液酶活力、胞内滞留酶活力、上清液蛋白浓度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选择将HAC1、ERO1、PDI进行两基因或三基因组合,并分别在分泌表达ManA的重组菌胞内共表达,但各共表达重组菌发酵上清液的酶活力都没有进一步的提升。单独共表达HAC1或者分子伴侣ERO1、PDI可以辅助ManA的正确折叠,提高其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在长期培养的人体骨髓基质细胞的AgNOR的染色方法,讨论了AgNOR染色过程中的某些注意事项,并认为AgNOR可作研究体外骨髓基质细胞的增生、分化、成熟及其它们之间关系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