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原核重组表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溶菌酶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变性和复性处理后活性仍较差。研究将凡纳滨对虾溶菌酶基因(Lvlyz基因)克隆至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 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细胞, 经组氨酸营养缺陷培养基筛选和PCR检测获得转化子。对其进行连续甲醇诱导表达, 利用SDS-PAGE和C端携带的6×His标签,对发酵液上清进行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表明19.3 kD左右的条带即是重组表达的溶菌酶蛋白。用溶壁微球菌平板抑菌法鉴定表达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研究首次利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实现对虾溶菌酶基因的可溶性表达, 并且表达产物的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62.
在浙南海域布设42个调查站位, 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5月和8月进行了4个航次的系统调查。针对获得的头足类样品, 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等生态指标, 结合非度量多维标度法(nMD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生态位的重叠和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有头足类14种, 优势种为剑尖枪乌贼、多钩钩腕乌贼、曼氏无针乌贼和火枪乌贼; 生态位变化范围为0.09—7.01, 多钩钩腕乌贼、剑尖枪乌贼、柏氏四盘耳乌贼和火枪乌贼为广生态位种, 四盘耳乌贼、曼氏无针乌贼和田乡枪乌贼为中生态位种, 其余为窄生态位种; 生态位重叠值范围为0.00—0.70, 种间变化较大; 影响头足类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悬浮物, 其次为叶绿素和盐度, 温度和溶氧影响相对较小, 这些环境因素综合解释了此区域头足类群落结构83%的总变异。  相似文献   
63.
减氮配施有机物料是实现农作物减肥不减产甚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究减氮配施有机物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光合特性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和白菜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减氮(20%)配施生物炭(RF+B)、减氮配施菜籽饼(RF+O)、减氮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处理,对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和白菜苗期、生长期、收获期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生物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CF处理相比,RF+BO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和白菜产量,增幅分别为9.7%和39.2%,RF+O处理对玉米和白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RF+B处理玉米增产不明显。RF+BO处理改善了玉米和白菜的生物性状,显著提升了玉米百粒重和白菜的株高、最大叶长、总生物量;延长了玉米和白菜持绿期及高光合持续时间,其中,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42.7%、11.0%、12.8%和30.2%,白菜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13.5%、9.2%和12.5%;玉米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增加11.1%、10.9%和119.8%,白菜生长期和收获期的Pn分别提高12.7%和14.6%;玉米抽穗期和收获期的气孔导度(gs)分别增加58.3%和41.7%,白菜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的gs分别增加10%、64.7%和19.2%;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蒸腾速率(Tr)分别增加55.0%、10.6%、14.0%和143.9%,白菜生长期的Tr增加26.1%。同时,玉米和白菜的营养品质明显改善,玉米籽粒还原糖、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6.2%、3.5%和20.3%,白菜Vc、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6.3%、21.0%和27.8%。这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减氮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组合对贵州黄壤玉米-白菜轮作系统的作物生长、产量提升、持绿期和高光合持续时间的延长、农产品品质改良均有积极效应,总体上在所有处理中提升效果最佳。减氮下单一配施有机物料对作物产量、光合和品质的整体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4.
专家论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松  丁玲 《生物学杂志》2006,23(1):1-4,1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是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在225次香山科学会议“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上,专家围绕海水养殖核心种质基因组学、海洋极端环境基因资源、水生生物基因资源的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5.
底栖铜藻和漂浮铜藻生长与光合生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藻是构成"金潮"的关键种.为了探索"金潮"的爆发原因,采集同一位点的底栖和漂浮铜藻,在温度15℃、光照强度5000 lx条件下,经过7天培养后,比较了两类铜藻生长速率和各组织部位(新生叶、老叶、气囊、枝干)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漂浮铜藻的生长速率(RGR)为8.25%? d-1,而底栖铜藻的RGR仅为5....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莱茵衣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ilk/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STK)介导藻细胞蓝光响应的分子机制,本文对蓝光胁迫下莱茵衣藻STK突变株系crstk11(AphvIII盒反向插入stk11基因编码区)进行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表型鉴定显示,正常光(白光)下,野生型株CC5325与突变株crstk11的生长和色素含量差异较小;蓝光抑制了crstk11藻细胞生长和叶绿素合成,但显著促进类胡萝卜素积累。转录组分析显示,蓝光处理4 d,突变株(STK4) vs.野生型(wild type, WT4)共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 DEGs) 860条(559个上调,301个下调)。高蓝光处理8 d,STK8 vs. WT8共获得1 088个DEGs (468个上调,620个下调)。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CC5325相比,crstk11蓝光响应基因主要参与胞内光合作用催化活性、碳代谢和色素合成等。其中,上调基因包括psaA、psaB和psaC,psbA、psbB、psbC、psbD、psbH和psbL,p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