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狭域分布在四川省江油涪江上游区段的毛茛科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Urophysarockii Ulbrich)现存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14个引物共检测到121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样性条带118条;距瓣尾囊草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7.86%,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306 9,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466 3;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相对偏低,PPB为63.22%,H为0.196 2,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为0.271 1。(2)3种方法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较低,AMOVA、Gst和(Hsp-Hpop)/Hsp分别为0.341 2、0.295 2和0.42,据此推测距瓣尾囊草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3)经Mantel检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2 4,P=0.089 0)。研究表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的片断化是导致距瓣尾囊草濒危现状的主要原因,建议对距瓣尾囊草全部居群的全部个体予以及时地就地保护;因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的个体间,故迁地保护时应在各居群内大量采样,以达到最大限度保存距瓣尾囊草遗传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评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前、后心脏负荷、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62例成功实施经皮穿刺VSD封堵术的患者资料。术前经超声筛查,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分别行TTE复查,常规测量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eft atrium end-systolic diameter,LAES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每博输出量(Lef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LVSV)、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RVEDD)、主肺动脉中段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MPA)、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三尖瓣反流压差(Pressure gradient of tricuspid regurgitation,PGTR)。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LAESD、LVEDD、LVESD、LVEDV、LVSV、MPA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3天LVEDD、LVEDV、LVSV、MPA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天LAESD、LVESD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PGTR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较术后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RVEDD、LVEF、LV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E对VSD封堵术后心脏功能变化的评估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麻疯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麻疯树(Jatrophac curcus L.)的树皮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鉴定(IR,1H NMR,13C NMR,EI-MS)分别为二十六酸甲酯(1),β-谷甾醇(2),蒲公英萜醇(3),蒲公英甾醇(4),伪蒲公英甾醇(5),curcusones A(6),curcusones B(7),jatropholone A(8),jatropholone B(9),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0),胡萝卜甙(11),蔗糖(12)。其中化合物1,4,5,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4.
心肌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差,因而心梗发生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梗死区域很快被纤维组织所取代,严重影响心功能。近年研究发现,利用组织工程手段构建的心肌补片能有效改善心梗区微环境,对心肌的再生能力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心肌再生,缓解心梗状态。该文综述了心肌微环境对心肌再生的调控机制,以及通过心肌补片的手段改善心肌微环境治疗心梗的相关研究,为心肌补片的设计和心梗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应用酶学分析法测定了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春季的腺胃、肌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脏组织中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的消化酶活力差异显著,淀粉酶和蛋白酶以胰脏中活力最高,腺胃次之,纤维素酶均较低;同一组织中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差异显著,淀粉酶活性最高,蛋白酶次之,纤维素酶活力最低.这些差异提示消化酶活力大小与器官分化有关,并受食物组成的影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酶活力分布.这是树麻雀长期适应东北地区寒冷环境的生存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6.
中草药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草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柳杉酚(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熊果酸(4)、鼠李糖(5)、胡萝卜苷(6)、蔗糖(7)、咖啡酸(8)、油酸(9)、3-O-(6’-O-palmitoyl-β-D-glucosyl)-spinasta-7,22-diene(10)、clematomanshurica saponin E(11)、α-caryphy(12)、雪松醇(13)和Scrophuloside A4(14)。其中化合物3,58,~14均为首次从玄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7.
MTT比色法抗肿瘤药物筛选实验条件和数据优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TT比色法是一种重要的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以PC-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对影响MTT比色法抗肿瘤药物筛选实验的主要因素一细胞密度、实验操作环节、OD值选取、以及数据的优化处理进行实验探讨.结果表明,当检测化合物6 h~72 h的抑制活性时,种细胞密度2 000个/孔为宜.同时,采用本文所提的实验条件和数据处理办法,可以实现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3次测试偏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78.
SRB法和MTT法抗肿瘤药物筛选结果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中磺酰罗丹明B(SRB)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实验结果的相互验证作用,作者以PC-3、BGC-823、Bcap-37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利用SRB法和MTT比色法对供试化合物行体外抑制活性考察,并用SPSS12.0对两种筛选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SRB法和MTT比色法实验结果相关性好,可以相互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泡球蚴在小鼠体内发育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泡球蚴病(Alveococcosis,又称多房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于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及四川西部等地区。病原为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并已先后在四川野犬(朱依柏等,1983)与宁夏红狐(李维新等,1983)肠内查到成虫。1984年8月,作者又在四川甘孜县大塘坝区剖杀野犬16只,其中4只查到多房棘球绦虫,除1犬仅发现7条成虫外,其余3只均达数千条。为了解本病发生过程,探索化疗药物筛选与疗效考核指标,作者等取成虫孕卵节片口饲感染小鼠,建立了动物模型。本文报告泡球蚴在小鼠肝内由…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探讨甜橙黄酮通过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甜橙黄酮低剂量组(14 mg/kg)、甜橙黄酮中剂量组(28 mg/kg)、甜橙黄酮高剂量组(56 mg/kg)、甜橙黄酮高剂量+AICAR组(56 mg/kg+500 mg/kg的AMPK激活剂AICAR),计算大鼠肺指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肺组织RSV病毒载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测定肺组织病理,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AMPK/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存在炎性浸润,排列松散,肺指数、肺组织RSV病毒载量、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炎症评分、p-AMPK/AMPK、mTORC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甜橙黄酮低剂量组、甜橙黄酮中剂量组、甜橙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减轻,大鼠肺指数、肺组织RSV病毒载量、肺泡灌洗液IL-1β、IL-6、TNF-α水平、炎症评分、p-AMPK/AMPK、mTORC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甜橙黄酮高剂量组相比,甜橙黄酮高剂量+AICAR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加重,肺指数、肺组织RSV病毒载量、肺泡灌洗液IL-1β、IL-6、TNF-α水平、炎症评分、p-AMPK/AMPK、MTORC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甜橙黄酮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RSV诱导的大鼠抗炎、抗病毒、抗肺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