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羊草群落水分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22.
分别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即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分别为1:0、2:1和3:1)、不同促侧根措施(包括主根截短和200 mg·L-1 IBA溶液灌根单一措施以及上述2种单一措施的复合措施)和不同栽培容器(包括穴盘、营养钵和无纺布育苗袋)对凤丹(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容器苗进行培育,分析了容器苗的形态指标、单株质量、根冠比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宜凤丹容器苗培育的栽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泥炭-珍珠岩(体积比3:1)混合基质中,凤丹容器苗的单株侧根数、单株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以及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采取主根截短单一措施或复合措施后,容器苗的单株叶面积、单株侧根数、单株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及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和采取200 mg·L-1 IBA溶液灌根单一措施的容器苗,其中,采取复合措施的容器苗大部分指标最高。在无纺布育苗袋和营养钵中栽培的容器苗的株高、根颈直径、单株侧根数以及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显著高于在穴盘中栽培的容器苗;其中,在无纺布育苗袋中栽培的容器苗的单株侧根数以及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均最高,且这3个指标显著高于在营养钵中栽培的容器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措施对凤丹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均有一定影响,总体上看,对根系的单株侧根数、主根长、地下部质量和根冠比以及叶片的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的影响均较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宜凤丹容器苗培育的栽培措施,即用无纺布育苗袋,以泥炭-珍珠岩(体积比3:1)混合基质为栽培基质,实施主根截短和200 mg·L-1 IBA溶液灌根复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3.
松嫩平原盐碱植物群落种子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松嫩平原碱化草甸6种单优盐碱植物群落土壤中有发芽力的种子贮量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虎尾草群落、角碱蓬群落、翅碱蓬群落3种一年生植物群落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种子库存量大,优势种的种子数量占绝大多数,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小。星星草群落和獐毛群落这两种过渡性的多年生群落,地上优势种均为种子库中的优势种,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趋于中等。羊草群落与其他演替阶段的群落相比,种子库存量最小,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24.
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CGM)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俊平  阮松林  祝水金  马华升 《遗传》2009,31(9):913-920
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mplified consensus genetic markers, ACGM)是建立在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间同源基因中编码序列(外显子)存在高度保守性, 而非编码区(内含子)存在潜在多态性基础之上的一种基于PCR的新型DNA分子标记技术。随着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 ACGM技术已成为物种间同源基因比较、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和感兴趣基因定位的有效工具。文章就ACGM技术尤其是它在芸薹属和禾本科物种中的应用研究做详细介绍。同时, 对ACGM技术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5.
烟粉虱的飞行行为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具有较强的飞行潜力,飞行高度可以超过150 m,在田间的扩散距离最远可以超过150 km,但在食源丰富地区,较少作远距离的扩散,绝大部分飞行高度在距地面0.5 m左右.烟粉虱具有搜索飞行和迁飞飞行特性,它是寻找适宜寄主和扩大生境的重要方式.烟粉虱不具备“卵子发生与飞行共轭”的典型特征.可见光、温湿度、寄主质量和风等是影响烟粉虱飞行行为的重要生态因子.本文对烟粉虱的飞行能力、飞行生理学和影响飞行的生态因子进行了综述,对非露地越冬区利用烟粉虱的飞行特性实施IPM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6.
使用荧光猝灭法测定植物液泡膜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 比较了两种常用荧光染料吖啶橙和喹亚因在不同浓度的测定灵敏度. 探讨了不同蛋白量和缓冲系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得到了用5 μmol/L吖啶橙,200~250 μg蛋白质含量,Hepes-Tris(pH 7.0)为缓冲介质,ATP-Na为底物的最适体系.  相似文献   
127.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的作用是降解所有细胞外基质,其活性受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与重组在动物生殖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变化可以通过MMPs和TIMPs两者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监测。大鼠虽然没有月经形成,但是在其子宫内膜也出现类似灵长类的生殖生物学变化。本文从MMPs和TIMPs两者的表达水平,对大鼠子宫内膜的这些变化进行了研究。于大鼠动情周期的不同时期,将算处死,取子宫制备酶粗提液和组织切片,采用酶谱法(zymography)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MMP-2和-9的活性变化以反MMP-2、-9和TIMP-1、-2、-3mRNA的表达。并通过光密度扫描方法对酶谱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所用杂交探针见Table 1.酶谱结果显示: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只检测到67kDa的MMP-2活性,而没有检测到MMP-9的活性(Fig.1)。MMP-2的活性在动情前期最高,动情期和动情后期次之,同情期最低(Flg.2)。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MP-2、-9、TIMP-1、-2、-3m RNA主要在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MMP-2和-9 mRNA在动情前期、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和动情期子宫环行肌层中表达均较强,在间情期表达较弱。MMP-9 mRNA在动情期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也有较弱的表达(Fig.3)。TIMP-1 mRNA在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以及动情期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表选较强,在动情前期和间情期表达较弱(Fig.4)。TIMP-2 mRNA在动情期和间情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以度在动情期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强,在动情前期和动情后期表逮较弱(Fig.4)。TINP-3 mRNA在动情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最强,在动情后期和间情期次之,动情前期表达最弱。TIMP-3 mRNA在动情期子宫环行肌层中也有较强的表达(Fig.5)。由此可见,MMP-2的活性和MMIP-2的基固表达基本一致,MMP-2和-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也基本一致。提示:MMP-2,-9及TIMP-1、-2、-3共同参与了动情周期大鼠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8.
重组苏云金杆菌ICP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苏云金杆菌ICP基因及重组ICP工程菌的研究进展,描述了工程菌构建的主要方法,以及目前构建获得的各类ICP工程菌的特点,讨论了ICP工程菌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9.
130.
印楝素对褐飞虱诱导的水稻植株挥发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相微萃取法收集施用印楝素对褐飞虱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和鉴定.共收集到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25种,其中已定性组分14种,以倍半萜类化合物(9种)为主.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比健康稻株多柠檬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未知6、未知7、姜烯、橙花叔醇、正十七烷8种组分.印楝素处理未导致新的挥发物组分产生,但使褐飞虱诱导的挥发物组分相对含量发生变化.印楝素的浓度导致柠檬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未知6、姜烯、正十六烷6种组分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而水杨酸甲酯、未知6、未知7、姜烯、橙花叔醇5种挥发物组分相对含量因施药天数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印楝素与水稻品种、害虫密度等生物因子间的互作使所有虫害诱导挥发物组分相对含量均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