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本研究选取黄麻属(Corchorus)2个栽培品种及其4个野生类型和3个野生近缘种为材料,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黄麻属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均为2n=14。核型公式分别为:宽叶长果(长果黄麻栽培种)2n=2x=14=14m(4SAT);南阳野生长果(长果黄麻野生类型)2n=2x=14=14m(2SAT);坦桑尼亚野生长果(长果黄麻野生类型)2n=2x=14=2M+12m;闽麻5号(圆果黄麻栽培种)2n=2x=14=12m+2sm;爱店野生圆果(圆果黄麻野生类型)2n=2x=14=14m ;廉江野生圆果(圆果黄麻野生类型) 2n=2x=14=4M+10m;假黄麻(黄麻属野生近缘种)2n=2x=14=2M+12m;假长果(黄麻属野生近缘种)2n=2x=14=2M+12m;甜麻(黄麻属野生近缘种)2n=2x=14=14m。其中除了宽叶长果核型分类为1B外,其他的都为1A型。本文还讨论了黄麻野生近缘种甜麻的分类学地位。  相似文献   
62.
建立克拉维酸生产中废乙酸乙酯的快捷评价方法。采用紫外吸收扫描,以吸收面积作为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废乙酸乙酯中的杂质残留。选用不同的树脂吸附处理废乙酸乙酯。结果表明:废乙酸乙酯经FPA90Cl树脂吸附处理后,紫外吸收面积最小,仅有225.601±5.499,残留的杂质最少。经条件优化后,批处理量为60 m3废乙酸乙酯的树脂用于克拉维酸生产,产品质量与新乙酸乙酯生产的产品质量相近。使用树脂处理废乙酸乙酯可减轻乙酸乙酯蒸馏回收和环保的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3.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在脑内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一个主要病理特征。然而,目前研究表明,在AD出现神经变性前的早期记忆功能障碍中,可溶性Aβ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溶性Aβ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反映突触可塑性的重要指标,被认为与学习和记忆的形成有关。关于Aβ影响海马LTP的研究报道,尤其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解释AD患者出现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本文结合近年来对AD进行的诸多基础性研究,扼要介绍了Aβ尤其是可溶性Aβ及其活性片段对海马LTP的影响,并讨论了Aβ抑制海马LTP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4.
对渤海莱州湾海域24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群落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常见的底栖有孔虫42种。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主要以玻璃质壳为主(平均丰度达70.9%),瓷质壳含量次之,胶结壳含量最低;玻璃质壳占有孔虫全群的百分含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从黄河口向外海方向,有孔虫分异度和丰度都逐渐增大。该海域底栖有孔虫平面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盐度和底质沉积物类型,大体可分为两个组合分区,I区为Ammonia beccarii-Quinqueloculina spp.组合,代表盐度较低的近岸海陆过渡浅水环境;II区为Cribrononionsub-incertum-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代表盐度较高的远岸内陆架环境。  相似文献   
65.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实现多个基因在同一宿主菌中共表达是大肠杆菌细胞发育调节研究和代谢途径改造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单一转录单元的多基因共表达载体、多重转录单元的多基因共表达和单基因载体的构建原理、特点、优势及转化策略,并着重介绍了利用LIC衔接子实现基因在多基因载体上定位连接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纤维细胞纤维连结蛋白(FN)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ELISA法、RT-PCR方法观察bFGF在不同剂量下对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FN合成的影响。结果FN的表达在低bFGF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增高趋势,以50、100、500ng/ml最显著,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N mRNA表达在50-100ng/ml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RNA表达趋势与上清中蛋白的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高浓度bFGF刺激FN合成可能是bFGF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纯氧对采后杨梅果实腐烂的抑制与抗病相关酶的诱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高氧对抑制果实腐烂的作用及其与抗病相关酶活性诱导的关系,将杨梅果实采后在5℃用纯氧或空气(对照)处理12 d.结果表明,纯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腐烂发生,贮藏12 d后对照果实的腐烂指数达到54%,而处理果实仅为17%.纯氧处理在贮藏前期可诱导杨梅果实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升高,并在第6天时达到高峰.另外,纯氧处理增加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总酚含量,并在整个贮藏期间一直高于对照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高氧抑制杨梅果实腐烂的作用与诱导与抗病相关的酶的活性升高密切相关,抗病性诱导是高氧抑制杨梅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β淀粉样蛋白质前体(APP)有α-和β-裂解途径。细胞膜脂膜筏(或胆固醇)对APP代谢有调节作用,存在脂膜筏外的APP经α分泌酶发生α-裂解不产生Aβ,结合APP的脂膜筏与含有β分泌酶的脂膜筏经胞吞簇集化使APP发生β-裂解产生Aβ。  相似文献   
69.
核酶的22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国荣 《生命的化学》2004,24(3):262-265
核酶发现至今已22年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于核酶的发现S.Altman和T.Cech。到2004年2月发表有5000多篇有关核酶的研究论和综述。自然界留存的核酶不多,但已能制造出许许多多人工核酶。从1997年人造出‘肽基转移核酶’到2000年根据一系列证据提出‘核糖体是一种核酶’,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深远意义。核酶出现早于酶(蛋白质),后来让位于酶的观点,已为数人所接受。在应用上,人们已经设计和制造出各种样的核酶对付各样的疾病,但目前临床应用的极少或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70.
岷江上游典型时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岷江上游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大尺度、复合型生态过渡带,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脆弱区,研究其景观格局的变化,对于构筑我国的生态格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岷江上游地区1986、1995、2000年3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3个时期的景观特征以及变化.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整体景观水平以草地景观为基质、森林景观以及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森林景观面积经历了从1986~1995年的上升,而后到2000年的下降过程;草地景观高盖度草面积不断减少;同时,森林景观和草地景观斑块总数一直增加,破碎化趋势明显.岷江上游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而导致的人为干扰,包括对土地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的改变、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开采、草地资源的过度放牧以及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