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棕色田鼠种群年龄组成及其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分布在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常结群栖息于河滩、草地、芦苇地等生境中,属于狭域性分布的鼠类。  相似文献   
52.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较多采用的切除人体足部第二跖骨,游离移植到手拇指部位的矫、整形外科手术的开展,使伤残手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但对供区足术后功能评价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促使人们去加以探索和研究。以往的研究工作仅限于定性的认识和分析,随着生物力学这门学科的崛起,使人们能运用新的观点和现代检测手段获取定量或半定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试图对跖骨在站立姿势和步行中某一瞬间的应力分布和模拟切除Ⅱ跖骨后的应力变化对游离移植Ⅱ跖骨后足的负重功能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3.
从p8218、pUR-222、pBV-114及pKC-30组建杂交质粒pBV一867,使人aD型干扰素基因在PL启动于控制下在大肠杆菌中能够直接表达。每升菌液的干扰素平均产量为0.8 x107单位。  相似文献   
54.
亚东璃眼蜱的延迟交配对吸血时间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蜱类种群密度的制约因素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两类,分析和认识这些规律,对蜱类的防治上有重要意义。 蜱类的生殖是维持种群密度的重要一环。后肛沟类硬蜱的雌虫当吸附在宿主体时,由于某些原因可发生延迟交配现象。蜱类延迟交配对生育力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为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Olenev的延迟交配对吸血时间、饱食后的体重以及产卵量等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5.
银杉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特有濒危的珍贵植物——银杉的生态环境及其特性,调查结果表明,银杉在广西花坪林区分布于海拔1020—1460米,坡度30度以上的山脊及山脊的南坡或西坡,生长在以广东五针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中,土层浅薄,呈酸性反应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的岩隙间。银杉具有喜光、耐寒、抗风、耐瘠薄等生态特性。 银杉幼龄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弱,残存个体少,自然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有被阔叶树种更替的趋势。调查研究其生态环境性,为保护种源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正> 玉米尖蛾Sathrobrota rileyi Wals.属鳞翅目尖翅蛾科。幼虫形态与红铃虫近似,本文针对其分布情况及生物学特性报道如下。 一、分布情况 据我们在江西全省各地调查结果表明,从赣北到赣中、赣南,不论平原、丘陵,还是山区,各棉地均有玉米尖蛾的分布,且密度颇高,是我省广发性棉花害虫之一,见表1。  相似文献   
57.
本文采用电镜金属盐法—酸性磷酸酶(ACP)细胞化学技术,用30mmol/L pipes缓冲液配制低浓度戊二醛进行固定。对成年大鼠的大脑大锥体细胞,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的ACP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探讨。结果发现ACP活性分布在高尔基复合体的部份转移泡、浓缩泡及GERL部位。高尔基复合体呈ACP阳性反应,并显示出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58.
59.
在美国,关于疫苗供给的易损性问题已引起医学研究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重视,它强烈要求美国国会成立一个协调国家疫苗政策的委员会,并对由于使用有关疫苗而受伤害的病人赔偿损失。如果不赔偿病人的损失,公共保健事业将会受到威胁,因为一些厂家怕承担赔偿诉讼中的责任而不敢生产更多的疫苗。IM打算在8月下旬公布一项为期2年的研究。IM是由国家科学院通过调查一些公共卫生问题后成立的。它认为疫苗供给进一步受到了威胁,因为只有几个制造厂和经销商在生产和经销大部分疫苗。例如,IM提到目前只有3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在脾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中心使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3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0例男性,26例女性,31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脾动脉瘤,术前均行超声或CTA明确诊断。术中栓塞后,立即血管造影以明确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及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胰淀粉酶和主动脉CT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远近端及瘤腔,其余仅栓塞脾动脉瘤瘤腔。术中DSA血管造影提示即刻脾动脉瘤栓塞闭塞率为97%以上,术中共使用128枚Interlock弹簧圈,其中104枚为钻石型,24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平均直径为6.3±4.2(2-12)mm,平均长度为16±13.5(3-32)mm,瘤体平均尺寸为40.6±12.5(15-70) mm。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0.0±3.2(6-15)个月,1月后2例出现脾梗死,7例发生轻微腹痛及低热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瘤腔再通和瘤体增大。结论: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脾动脉瘤,但其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