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将大鼠脑cDNA库来源的PAM基因片段,经克隆重组,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SV—PAM,并转染CH0细胞,获得在cHO中稳定表达活性型口α-酰胺化酶的细胞株DGAE。表达产物为双功能酶,分泌至培养基中的酶活力远高于胞内。体外酰胺化加工研究表明,以α—N—acetyl-Tyr-Val-Gly为底物,该酶催化反应的Km为12.Sμmol/L,Vmax为180μmol/mg/h,而且催化反应中表现有最适铜离子浓度和pH值范围。表达的双功能酶可直接用于合成的多肽和基因工程表达产物的酰胺化加工修饰。  相似文献   
102.
针对长江中游棉区棉花多虫复合危害问题,设计了6种害虫4种组合的复合危害系统.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多种害虫对棉花的侵害及其间的互作效应.通过多种害虫对棉花产量和品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分析,认为当多虫复合危害时,害虫间的相互作用就其对作物的侵害而言,表现为增强效应和减弱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了“两红”(棉红铃虫和朱砂叶螨)复合危害动态防治指标,经验证、示范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3.
潜在性缺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供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活化利用。结果表明:1、供应难溶性Fe(OH)3,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呈现出积累与亏缺的节律性变化。与之相应出现根系还原力的降低与升高的节律性变化,但地上部总铁含量和新叶叶绿素含量均无变化。说明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利用,维持了大豆正常生长需铁。2、对缺铁植株脉冲供铁后,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首先出现明显积累,随后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与此同时根系还原力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前期下降,后期有波动。地上部总铁含量与新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前两者密切联系,出现升高、降低不同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4.
朱威  连石  张维京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39-340
本文对100例性罪错人员应用三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一次扩增快速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三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4%、38%、37%,混合感染率为22.22%,提示在STD诊治中必须重视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另外,对三重PCR法与常规方法和经典PCR进行比较有良好的符合率,显示其在临床检测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5.
以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BCLP-016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其孢子进行处理,并将三个不同时间处理的孢子悬液混合。稀释涂布后,根据菌株菌落形态挑取部分单菌落进行初筛,经发酵复筛后,筛选得到了一株雷帕霉素高产菌株ARTP-039,其雷帕霉素的产量可达到369.39mg/L,较出发菌株BCLP-016的产量256.86 mg/L,提高了43.81%。以筛选出的ARTP-039高产菌为出发菌株,进行传统的紫外诱变,选取高、中、低三个致死率相对应的时间对其孢子悬液进行处理,并基于核糖体工程的理论选取了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氯霉素和红霉素五种抗性物质,进行抗性初筛。发酵复筛后,最终筛选得到了一株雷帕霉素高产菌株St8+Gen6+Rif9+Chl3+Er4-015,该菌株同时具有五种抗性。该菌株的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发酵7d后,其雷帕霉素的产量可达到589.79mg/L,较出发菌株BCLP-016的产量,提高了129.61%,且其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6.
<正>竹子秆形挺拔脱俗,枝叶秀丽多姿,四季常青,清新秀雅,独具风韵,是景区、庭院绿化观赏之佳品。竹子的秆形、叶型、色彩等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可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在庭院观赏和园艺配置中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作为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竹栏等),作为配景(配景树、点缀树、隐蔽树等),制作盒景或作花坛绿化等。秆形变化秆形高大,可作竹林。秆高可达20~30米,抬头看不见竹梢,有直插云天之感。如龙竹、巨龙竹、碧玉龙竹、小叶龙竹、云南龙竹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T2DM患者60例,根据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30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并分析。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hemerin与hs-CRP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hemerin水平与炎症指标hs-CRP存在正相关,chemeri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在T2DM大血管病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构建s TACI-Fc-Myc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具有生物活性的融合蛋白。方法:通过PCR法获得s TACI-Fc-Myc重组片段,然后把融合基因片段与原核载体p ET28a连接在一起,并构建p ET28a-s TACI-Fc-Myc重组子,并转入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蛋白A凝胶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及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获得了s TACI-Fc-Myc重组质粒,且该质粒可以在BL21(DE3)中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可达到95%以上,与BAFF的结合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浓度达到5 ng/μL时,两者的吸附达到饱和。结论:成功构建了s TACI-Fc-Myc原核表达载体,并使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在BL21(DE3)上获得了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并筛选高活性BAFF拮抗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儿童使用不同剂量的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Duraphat)对其尿氟浓度的影响,为Duraphat应用于群防群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将53名3~4岁儿童按班别分成三组,分别使用0.2 m L及0.05 m L Duraphat涂布儿童牙齿,检测涂氟前和涂氟后1、2、3 d的尿氟浓度,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使用Duraphat后尿氟浓度逐渐增加,涂氟后2 h开始与涂氟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氟后3~4 h尿氟浓度达到高峰,至21 h后与涂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0.2 m L组与0.05 m L组在涂氟后2~4 h的尿氟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05 m L3岁组与4岁组比较尿氟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3岁初次用氟组和4岁多次用氟组涂氟前尿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局部用氟对其尿氟浓度有影响,随局部用氟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对儿童尿氟浓度无明显影响;Duraphat在体内无远期氟蓄积,在一定剂量内使用Duraphat可起到较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