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黑曲霉变异株A-828酸性植酸酶的生物合成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钴60及原生质体紫外联合诱变后,筛选出一株高产植酸酶的菌株(A-828),酶活力达到66,000U/mL,为出发株的17倍。通过滤膜超滤浓缩和Bio-gel P-150层析纯化,纯化倍数为11.2倍,活力回收率为37.7%。SDS-PAGE分析表明,变异株植酸酶的分子量约为66kDa,酶学实验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有两个,分别为2.5和5.5,但在2.5时所表现的活力是5.5时的5倍,酶的最适温度为55℃。在20-60℃保温20min,活力不改变。2mmol/L的Fe2+、Cu2+、Cr3+抑制了酶的活性,但同样浓度Ca2+、Mn2+、EDTA、DTT对酶的活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2.
香溪河鱼类群落组成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定置刺网的捕捞方法,于2005年3—4月在香溪河官庄坪库湾连续捕捞20次,共调查到21种鱼类。对采集的渔获物数据,分析了多样性和种群优势度。确定上层、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的优势类群分别是贝氏、蒙古、翘嘴、鲫、鲤、蛇、鲇。三峡水库蓄水对官庄坪鱼类群落构成影响显著:鲤科鱼类种类组成比例占总种数76.2%,其中亚科有7种,占鲤科总数的43.8%。静水性生活的鱼类所占比重较大,已经形成优势种群。经济鱼类在生物量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上层肉食性鱼类以蒙古、翘嘴为主。鳅科鱼类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33.
崔晓阳 《生态学杂志》1998,9(2):123-127
对红松、白桦的吸收空间和吸收N素的时间(季节)、数量、形态的研究表明,在混交情况下,白桦表现出较典型的浅根性特征,吸收根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红松则具有深根性趋势,其吸收根在下层土壤空间的分布明显增加.白桦吸收N素养分的季节比较集中,具有明显的峰期;而受白桦庇荫的红松则在整个生长季中一直比较平缓地吸收N素,峰期不甚明显.白桦对N的消耗量较大;而红松对N的消耗量则相对较小,N利用效率比白桦高34%.在对N素养分化学形态的偏向选择性方面,白桦较喜NO3--N,而红松则较偏好NH4+-N.  相似文献   
34.
以寒温带偃松林、杜鹃-白桦林、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4种典型林分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方法,研究冻融循环次数(0、1、3、5、7、15次循环)对各林分不同土层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冻融过程中各林分下土壤酶活性与多元理化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冻融对土壤脲酶活性呈先提高后抑制作用,冻融结束后其活性较未冻融均无显著变化;冻融对蔗糖酶活性呈先抑制后提高作用,冻融结束后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8.5%~40.3%;冻融对蛋白酶活性呈先提高后抑制作用,冻融结束后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13.8%~68.9%。冻融结束后,杜香-落叶松林和偃松林下脲酶分别与铵态氮和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偃松林、杜鹃-白桦林和杜香-落叶松林下蛋白酶与无机氮化合物呈显著负相关。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下蔗糖酶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固定化细胞生产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用重排酸制备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我们从20株具有青霉素酰化酶活性的大肠杆菌中筛选裂解重排酸的菌株,发现凡能裂解青霉素G的菌株都能裂解重排酪,其中 Asl.76菌胜酶活力高。  相似文献   
36.
豹子花属及其近缘属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云南西北部怒江峡谷的豹子花属及其近缘的百合属、大百合属和贝母属的12个分类群为 材料,分析比较了这几个属的核形态特征。 12个分类群的体细胞静止期染色体形态相似,均属于复杂染色中心微粒型;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形态也相似,都属于中间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染色体着丝点端化值在79.9-82.2%之间;核型不对称程度一致;故这4个属的关系密切。对本地区的12个分类群来说,核型变异主要在于次缢痕位置的差别。豹子花属和百合属在它们的一对m或sm染色体近着丝点处具有次缢痕,并且豹子花属和高海拔处的百合属植物(如L.souliei)在其st或t染色体的短臂上缺乏次缢痕,表明豹子花属同百合属特别是同高海拔处的百合属植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7.
38.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发现在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简称FD-TAP)的N端存在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但一般信号肽切点并非是完全专一的,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FD-TAP的N端分别缺失24、25、26和27个氨基酸,得到了N端分别缺失24、25、26和27个氨基酸的克隆子pTAPND24、pTAPND25、pTAPND26和pTAPND27。考虑到这样的无隆子其翻译起始区所形成的能量较低结构稳定的二组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CKD 5期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组)上尿路结石的患病情况,并与健康体检者80名(对照组,n=80)、CKD1~3期患者(非血液透析组,n=80)进行比较。比较血液透析患者中结石和非结石者人口学资料、血清白蛋白、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记录二者透析时间及24 h尿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尿路结石的患病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液透析组上尿路结石患病率为25.0%,显著高于非血液透析组13.8%、对照组10.0%(P<0.05);非血液透析组、对照组上尿路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与非结石患者在性别、透析时间、TG、TC、UA、ALB、24 h尿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UA、TC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上尿路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LB则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患病率较高,对血脂代谢异常、高血UA、低血清ALB及长期透析者应早期筛查,并纠正脂代谢紊乱和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构建携带人miR-221基因的mi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寻找其有效靶序列,为胶质瘤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合成含干扰序列的双链DNAoligo直接连入酶切后的RNA干扰载体上。将产物转入细菌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进行PCR鉴定,阳性克隆即为目的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质粒。再将目的基因与目的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入细菌感受态细胞,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分析比对,比对正确即为融合蛋白过表达质粒载体,然后将两种质粒共转染入293T细胞,用westernbolt法检测其有效敲减靶序列。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证明各转录模板完整、正确插入到相应质粒中,共转染后发现编号为PscSI576的靶点干扰效果最好。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miR-22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找到了有效的干扰靶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