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小组对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的营养支持小组为患者提供专业化营养支持;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显著(P<0.05)。SGA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营养状况良好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专业的营养支持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促进患者营养全面提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2.
进行农业观光项目的建设,对于发展农业高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农业观光温室,更兼有科普教育、休息、游乐的功能,可为地方增加旅游资源,为发展经济服务。本文就农业观光温室内的栽培系统,植物品种的种植安排,栽培管理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和运作,效果良好,实践证明本套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宋内氏痢疾杆菌(S.Sonnei)的一个重要保护性抗原是菌体抗原(O抗原)即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成分,已证实血清中足够水平的抗LPS IgG抗体抗体即能对该菌提供免疫保护作用。本文选用Westphal热酚法提纯宋内氏痢疾菌LPS,经酸水解法进一步脱毒处理后得到无毒但却具弱免疫原性的O-特异性多糖(O-SP),然后采用化学方法即通过连接剂己二酸二肼(ADH)将其共价结合到破伤风类毒素(TT)上,共制备得到了三批宋内氏痢疾杆菌O-SP-TT结合疫苗。经生化和免疫学方法检测证实我们提纯的LPOS,OSP及其合成的L-SP-AH衍生物,O-SP-TT结合物均具有宋内氏痢疾杆菌O抗原特异性,同时其核酸和杂蛋白质含量低(≤2%),表明纯度较高。同时经小鼠免疫原性试验证实三批结合物免疫小鼠后产生的抗LPS IgG抗体滴度均比单一O-SP免疫后产生的要高出10倍以上,且结合物再次注射后存在加强应答。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力试验表明结合物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的血清抗LPSIgG抗体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具特异性杀菌活性。本文结果表明宋内氏痢疾杆菌O-SP-TT结合疫苗可望作为一种有效的侯选痢疾疫苗做进一步的大规模人体观察。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观察红芪、黄芪及配伍当归对环磷酰胺(CTX)所致血虚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采用CTX复制小鼠血虚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用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驴胶补血颗粒,四个给药组分别灌胃红芪、黄芪、红芪-当归组(5:1)及黄芪-当归组(5:1),连续灌胃7 d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小鼠外周红细胞(RBC)、淋巴细胞(LYM)、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取脾脏、胸腺、股骨,计算脾脏指数(SI)、胸腺指数(TI)的变化,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R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并对股骨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RBC、WBC、HCT、PLT、LYM等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及不同配伍各组小鼠中SI、TI均显著升高(P<0.05),红芪-当归组及黄芪-当归组可显著提高外周RBC、HCT、WBC、PLT、LYM的含量(P<0.05),可升高RC及骨髓有核细胞数量(P<0.05),股骨病理切片显示有所改善。结论:红芪-当归(5:1)与黄芪-当归(5:1)配伍对血虚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补血作用优于红芪、黄芪的单独作用,黄芪-当归(5:1)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7.
琼胶酶可催化长链琼脂糖分子内糖苷键水解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琼胶寡糖。琼胶酶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从而对琼胶酶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为获得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ly Ss-p ET28a(+)-Aga0917重组琼胶酶r Aga0917的高效表达条件,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设计探索了种龄、诱导剂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对基因工程菌株表达的r Aga0917酶活力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种龄6 h、诱导剂终浓度0.05 mmol/L、诱导时机4 h、诱导温度25℃、诱导时间16 h时酶活力最高;正交设计结果显示,r Aga0917的最优表达条件组合为:种龄6 h、诱导时机4 h、诱导剂终浓度0.1 mmol/L、诱导温度16℃。对正交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均表明,四个因素对异源表达目的蛋白琼胶酶酶活力影响的顺序为:诱导时机诱导温度种龄诱导剂终浓度。  相似文献   
38.
王燕  丁翠 《昆虫学报》1997,40(1):7-14
AsNPV+HasNPV、AsNPV+HaNPV、AsNPV+PsNPV分别感染烟青虫、棉铃虫和粘虫幼虫,对分离到的核型多角体病毒(AsNPV+HasNPV)-Helicoverpa assulta、(AsNPV+HaNPV)- H.Armigera和(AsNPV+PsNPV)-Pseudaletia separata,经电镜观察,多角体蛋白及病毒粒子蛋白SDS-PAGE电泳,病毒核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等研究,证明各病毒的多角体形态不规则,大小差异极大,病毒粒子为杆状,(AsNPV+HasNPV)-H.Assulta 和(AsNPV+HaNPV)-H.Armigcra病毒粒子有单粒和多粒包埋类型, (AsNPV+PsNPV)-P.Separata为多粒包埋型。各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本上只有一种多肽,分子量为25 000道尔顿左右。(AsNPV+HasNPV)-H.Assulta、(AsNPV+HaNPV)-H.armigera和(AsNPV+PsNPV)-P.Separata的病毒粒子分别有10、14、5条多肽,分子量大小在13 500~98 000,13 000~88 000,18 500~52 000道尔顿之间。病毒核酸经EcoRI,HindIII,HindIII+BamHI酶解,其DNA的酶切位点,大小及DNA的总分子量与AsNPV和原寄主的Has-NPV,HaNPV和PsNPVDNA的酶切图谱存在一定差异,混合病毒侵染昆虫后新复制的病毒核酸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病毒蛋白和病毒形态的变化。混合感染后AsNPV对Has-NPV、HaNPV和PsNPV的侵染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9.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特异刺激红系祖细胞向功能成熟的红细胞增殖分化的造血生长因子。重组人EPO(rhEPO)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红细胞减少症取得了确切疗效。 酿酒酵母是迄今研究最为深入的真核生物之一,其遗传背景清楚,由此衍生的各种载体宿主菌表达系统较大肠杆菌载体宿主表达系统有更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及分泌能力;因其较哺乳动物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40.
为揭示肥大细胞抗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天然免疫作用,以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刺激小鼠腹腔肥大细胞(Peritoneal mast cells,PMCs),用高通量ELISA芯片检测PMCs的蛋白质表达谱。结果显示,VP1-VP4蛋白刺激的PMCs(VP1-VP4组)表达CCL19、L-selectin、CCL17和TNF-α的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MCs)(P0.001),而VP1-VP4蛋白刺激经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抑制剂预处理的PMCs(MR组)表达CCL19、IL-15、IL-9、G-CSF和Galectin-1的水平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0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升高(P0.05)。MR组与VP1-VP4组相比,PMCs表达IL-10、IL-17、CCL20、IL-15、IL-9、L-selectin、CCL17、TNF-α和CCL19的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CCL21和G-CSF的表达也显著高于VP1-VP4组(P0.05)。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1-VP4组PMCs表达的L-selectin和CCL17为下调性差异表达蛋白(Log2(ratio)≤–1)。MR组与VP1-VP4相比,PMCs表达的CCL20、CCL19、L-selectin和IL-15为上调性差异表达蛋白(Log_2(ratio)≥1)。这表明,PMCs可自发分泌CCL19、L-selectin、CCL17和TNF-α,而VP1-VP4则对PMCs的天然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由于阻断MR后PMCs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所以VP1-VP4对小鼠PMCs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由MR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