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院与社会工作机构跨越组织边界的合作。通过对深圳医务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揭示了医院与社会工作机构之间存在制度边界、物理边界、认同边界,具体表现为业务流程与管理规范的隔离、服务空间与信息流通的壁垒、主体间的认同困境,阻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医院主动开放边界的举措与社会工作机构主动渗透的策略促进了组织合作,重塑了组织边界,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2.
植食性昆虫取食会给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并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而与有益微生物共生是否可以增强植物对机械损伤的响应对植物抗虫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番茄根系被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侵染后,研究机械损伤对番茄防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预先接种菌根真菌的番茄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处理(FD)后,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叶片和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PR2)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只进行机械损伤的处理(D)、只接种摩西管柄囊霉的处理(F),以及既未接种菌根菌也未进行机械损伤的健康番茄植株(CK).虽然D和 F处理也可诱导部分酶活性及基因转录水平升高,但FD处理诱导的防御反应更迅速和强烈.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可以警备(prime)番茄对机械损伤做出更快速和强烈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3.
茶树花作为茶树的生殖生长产物,含有丰富的多酚、皂素、多糖、氨基酸和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减少黑色素沉积的护肤作用。本文分析了茶树花及其提取物(Tea flower extract,TFE)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研究了其抑菌和美白功效的机理,为相关功效日化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茶树花及茶树花提取物的主成分种类相同,含量有一定差异,提取工艺后,茶树花提取物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7.51%,多酚含量增加25%,氨基酸含量减少66%,皂素含量降低90%;TF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5 mg/mL和9.0 mg/mL;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美白实验结果表明,TFE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等途径达到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油松人工林球果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用实测油松人工林平均木球果生物量的方法,来研究不同立地条件、测树学因子与油松人工林球果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球果生物量以山脊、阳坡最多,阴坡次之,山洼最少;油松球果生物量与林木生长级之间呈正相关;在单株林木的树冠部位上是以上、中部的球果生物量最多,下部最少,向阳面显著多于背阴面。胸径、树高与球果生物量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并推导出预测油松球果生物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G、TG-Ab水平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癌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6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对三组观察对象TG、TG-A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健康组患者TG阳性率分别为6.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Ab阳性率则分别为8.33%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癌组患者TG、TG-Ab阳性率分别为33.33%、40.0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其中结节液化型TG阳性率、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节液化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者TG阳性率、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颈部淋巴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结节癌灶与多结节癌灶在TG阳性率、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G、TG-Ab阳性率测定的方法对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确诊是比较可靠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2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4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5.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7%,对照组为12.5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1.25±0.34)万元,对照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2.31±0.40)万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具有类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组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肺部炎性假瘤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极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9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部炎性假瘤的患者为病例组,并于同一时期随机选取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各种影像学特征与肺部炎性假瘤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刀切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叶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Spearman的秩相关分析发现,刀切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与肺部炎性假瘤诊断呈正相关关系(r=0.738,0.829,0.763,均P0.05),分叶征与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呈负相关关系(r=-0.791,P0.05)。结论:CT影像学表现中的刀切征、分叶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对肺部炎性假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肺部炎性假瘤的重要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998.
ERF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且参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大豆中克隆获得1个新的ERF转录因子基因Gm ERF8,开放阅读框全长627 bp,编码1个由2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23.43 k D的蛋白。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1个典型的AP2/ERF结合域,2个预测的核定位信号和1个保守的EAR抑制元件。进化分析表明Gm ERF8蛋白与烟草Nt ERF3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Gm ERF8在大豆的根和叶中表达量较高。ABA、高盐和低温处理均使Gm ERF8表达量下降;乙烯(ET)和干旱处理则使Gm ERF8的表达量先下降后升高。转录调节能力分析结果显示,Gm ERF8可以抑制报告基因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m ERF8可能作为转录抑制子参与大豆对环境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999.
东北地区的城市造林树种很多,树种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土层深度差异对于适宜树种选择意义重大,但是基于野外长期定位研究结果匮乏。本文选择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和哈尔滨市植物园的8个树种(水曲柳、胡桃楸、云杉、松树、杨树、榆树、黄檗、落叶松)进行0~20、20~40和40~60 cm分层土壤采样,对土壤p H、土壤电导率、有机碳、碱解氮、全N、速效磷、全P、速效钾、全K等9个指标进行研究。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长期定植于类似土壤条件下,树木能够显著影响土壤各理化指标,但不同土壤层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多重比较结果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综合得分排名发现,榆树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维持能力(有机碳、碱解氮、全N、全P、速效磷、速效钾、全K),综合得分38,而杨树表现最差;降低土壤盐碱能力(p H和电导率)来看,黄檗、落叶松得分比较高(15),胡桃楸表现最差(7.5)。城市立地是典型困难立地,我们研究结果说明绿化树种选择对于改良城市土壤的重要性:对于贫瘠盐碱的核心区域,造林树种可以选择养分消耗少和降盐碱能力强的树种,对于土壤水肥条件优越的地区(如河道、湿地周边)可以考虑一些养分消耗快、生产力高的树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不应用止血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老年患者(年龄≥65周岁),按术后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29例(术后未应用任何止血药物)及对照组36例(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价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不应用止血药物的安全可靠性。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310.6±54.6 m LVS 262.3±67.2 mL,P0.05)及48 h(225.4±47.3m LVS 195.5±66.4 mL,P0.05)胸腔引流量高于对照组,拔除引流管时间(4.23±2.84天VS 4.02±3.37天,P0.05)、住院时间(6.82±2.23天V S 6.53±3.21天,P0.05)及发生出血(3例V S 2例,P0.05)、栓塞风险均无显著差异,但应用止血药物增加了药物自身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对照组中应用贝瑞凝止血治疗后,11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不适反应,1例患者出现头痛。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老年患者,经术中严密止血后术后不应用止血药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