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71.
目的:观察orexin能神经元在依托咪脂麻醉中的促觉醒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30~250g。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脂肪乳剂组(60 mg·kg~(-1)·h~(-1)),依托咪脂麻醉(50 mg·kg~(-1)·h~(-1))30 min组和60 min组(每组n=6),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组大鼠血浆中orexin含量;3天后,将脂肪乳剂组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灌注取脑,另外两组在依托咪脂麻醉下灌注取脑,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别观察3组大鼠orexin神经元活性。另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氏液组,orexin-A 30 pmol组和100pmol组(每组n=6),记录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为麻醉诱导时间及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为觉醒时间。结果:与脂肪乳剂组相比,依托咪脂麻醉30 min和60 min后,血浆orexin-A含量下降(P0.05),有活性的orexin神经元数目减少(P0.01);与依托咪脂麻醉30 min组相比,60 min组有活性的orexin神经元数目减少(P0.05),但血浆orexin-A含量与30 min组无差异(P0.05);与乳酸林格氏溶液组相比,基底前脑区微注射orexin-A 30 pmol或100 pmol对麻醉诱导无影响,但能显著缩短依托咪脂麻醉觉醒时间(P0.05,P0.01);但orexin-A 30 pmol组和100 pmol组诱导和觉醒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脂麻醉抑制大鼠下丘脑orexin神经元的活性,orexin-A对依托咪脂麻醉具有促觉醒作用。  相似文献   
172.
鉴定海南黎族人群中发现的一种α-地中海贫血融合基因,并对其家系进行分析,探讨融合基因形成机制及遗传规律。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和地贫常见基因型检测,并采用Gap-PCR法结合特异引物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先证者基因型为Fusion gene/-α4.2,且该融合基因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α2段与Ψα1段序列发生融合所致。家系遗传分析显示,其祖父基因型为Fusion gene/αα,伯父和父亲的基因型均为Fusion gene/-α4.2,母亲基因型为-α4.2/αwsαws,弟弟基因型为-α4.2/αwsαws。海南省黎族人群中存在有α-地贫融合基因,该发现丰富了黎族地贫基因突变数据库,对遗传咨询及地贫基因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3.
本文记了分别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栅蛛科栅蛛属Hahnia 2新种:垭口栅蛛,新种S.yakouensis sp.nov.和肾形栅蛛,新种S.reniformis sp.nov..垭口栅蛛后眼列前曲,交媾腔大,扁圆形,交媾孔1个,位于交媾腔下缘,交媾管粗,呈"人"字形下行分成2支再向两侧扭曲.纳精囊有一肓管斜向上伸出,鉴于上述特征而与Hahnia mridulae Tikader,1970不同.肾形栅蛛交媾孔2个,位于生殖厣腹面中央,纳精囊1对,大,肾形,插入器始于生殖球左下方,鉴于上述特征而与Hahnia xinjiangensis Wang et Liang,1989不同.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Hahnia collected from the Gaoligong Mountains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Hahnia yakouensis sp. nov., Hahnia reniformis sp. nov..  相似文献   
174.
175.
物种编目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对更新本底物种编目至关重要。目前红外相机的应用十分普通,已成为陆生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监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屏山县,面积35 km2,是我国第一个以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等珍稀濒危雉科鸟类以及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本文整理了保护区2013年4月至2020年9月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物种鉴定,提供了按照年度统计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集。本数据集展示了不同监测年度下的相机位点坐标和相机工作日、每个相机位点拍摄的兽类和鸟类物种数、独立有效记录数、整体鸟兽物种名录(包括分布海拔、分布区域以及不同年度下的网格占有率与相对多度指数等)、代表性物种的红外相机照片等。该数据集是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以来首次全面的成果汇总,可为保护区制定针对性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6.
探究退耕还林(草)和耕地保护双重背景下耕地的动态变化对林草交错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年和2018年30 m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及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了交错区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建立景观变化空间过程模型,将耕地扩张的空间过程分为填充式、廊道式、蔓延式、飞地式四种类型,将耕地萎缩的空间过程分为穿孔、破碎化、收缩、消失四种类型。结果表明:(1)1990—2000、2000—2010、2010—2018年耕地动态度分别为8.65%、-0.33%和-0.07%,耕地面积净增加2974.28 km2。(2)1990—2018年草地向耕地转入2589.23 km2,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1990—2000、2000—2010年耕地转出的主要途径均为草地,2010—2018年人工表面成为耕地转出的主要去向。(3)1990—2018年,耕地扩张过程呈现出“飞地式-廊道式/蔓延式-蔓延式”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由无序扩张的飞地式转变为依靠原有耕地增长的蔓延式,整个过程符合星点式...  相似文献   
177.
王智 《生物资源》2023,(4):348-354
本文对鸟类哈氏腺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大多数鸟类哈氏腺的形态大体上无实质性差异,最常见的与家鸡相似:形状不规则,腺体被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膜隔成不同的小叶。根据小叶结构和排列在腺泡及小管的上皮细胞种类,鸟类哈氏腺可分为三类,即复管泡状腺,复管状腺和混合型腺,复管泡状腺中家鸡为代表,复管状腺中家鸭为代表,混合型中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为代表。腺体结构的类型可能与鸟类习性和行为有关。鸟类哈氏腺除最基本的润滑角膜和瞬膜功能外,还是B细胞活化和终末分化以及浆细胞增殖的场所,作为外周免疫器官,与脾脏、法氏囊和盲肠集合淋巴样组织一起构成决定鸟类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178.
【目的】研究裂解酶Lysin1902与ε-聚赖氨酸(ε-PL)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协同抗菌作用。【方法】通过Mega构建进化树、使用在线工具等分析大肠杆菌噬菌体裂解酶Lysin1902氨基酸序列组成和结构等;原核表达并纯化Lysin1902;通过平板裂解实验检测Lysin1902对大肠杆菌O157:H7灭活菌株的裂解活性;用96孔板法检测Lysin1902或ε-PL的活菌裂解能力;棋盘法验证Lysin1902和ε-PL联用效果。【结果】体外成功表达并纯化了Lysin1902。Lysin1902对大肠杆菌O157:H7灭活菌株具有裂解活性,但不能有效裂解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裂解酶与ε-PL联用结果表明,加入Lysin1902后,ε-PL能够完全控制大肠杆菌O157:H7增殖的使用浓度由0.7mg/mL降低到0.1 mg/mL。【结论】体外原核表达并纯化Lysin1902,其单独使用对活的大肠杆菌O157:H7无裂解活性,但与ε-PL联用可显著提高ε-PL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裂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