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9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219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6篇
  1976年   12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对基因的定点转移,既可增加基因治疗成功的机率,也将为研究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条新途径。学者们正研究把外源基因引入他们所要引入的特定基因位点,而不是基因组的任一位置。这一新的把基因引入染色体特定位点的能力,可提高对人类遗传疾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SCA)进行有效基因治疗的机会。在此之前,要控制被转移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终止位置是不可能的。这些引入的基因可进  相似文献   
962.
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树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氢元素(H)主要源于大汽水,经植物光合与生理代谢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近年来,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δ2HLM)作为新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代用指标,重建了多个地区的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及气候变化信息,展现了其特有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现有树轮δ2HLM测定的详细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树轮木质素含量、单体组成等方面对树轮δ2HLM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阐述了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同位素指标现有研究成果。中纬度地区森林树轮δ2HLM在记录气温变化和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树轮δ2HLM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 1) 研究区局限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研究对象局限于针叶树种;2) 高分辨率树轮δ2HLM研究有待开展,以弥补硝化纤维稳定氢同位素记录的局限;3) 树轮δ2HLM在植物生理和森林生态研究方面的潜力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963.
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的金钱松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是我国特有孑遗植物,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GARP、Bioclim、Domain和Maxent)预测金钱松潜在适生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Kappa统计量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表明金钱松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以及江西北部表现为高度适生,并以这些地带为中心向外延伸至北纬24.43°-33.35°和东经106.41°-123.42°之间,4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r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平均值均大于0.9,Kappa平均值亦大于0.75,精度较高。通过"刀切法"分析得出年均温是预测金钱松潜在适生区的关键影响因子,可能为当前金钱松分布格局形成的决定因素。模拟金钱松在末次盛冰期和2070年气候条件下的分布,结果表明其分布格局随气候变化由"南扩北缩"变为"南缩北扩",未来分布面积将大幅减小,气候变化是导致其"南缩北扩"的主要驱动因子。建议在当前金钱松高适分布区域内(江西铜鼓县、湖南张家界和衡阳)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种子园,并在未来气候条件下高适分布区域内(如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通过人工引种辅助金钱松的北向迁移。  相似文献   
964.
由纤维堆囊菌产生的埃博霉素具有极大药用价值,但因纤维堆囊菌液体环境中聚团非均匀生长限制了埃博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借助多孔陶瓷的多孔结构,可为粘细菌提供固体附着生长面,提高埃博霉素产量。利用造孔剂法制备硅藻土基多孔陶瓷,在优化制备及改性条件后,当30目木屑造孔剂用量为2.5%(质量分数),7 MPa下制得的硅藻土基多孔陶瓷性能良好,孔径集中在5μm,比表面积为23.55 m2/g,孔隙率为32%,机械强度为10.2 MPa;经1.5 mol/L FeCl3改性的多孔陶瓷对纤维堆囊菌的吸附量达36.8 mg/g。在优化固定化发酵条件后,当在30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45 ml,固液比3:5,接种量10%,温度30℃,转速220 r/min,最初pH 7.5,发酵时间为8 d时,埃博霉素的产量达90.2 mg/L,与游离发酵相比提高了近4倍。  相似文献   
965.
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有后天性和先天性之分.后天患者往往伴有视力的严重损害,故较易发现.先天患者往往视力良好,对自己的色觉异常往往不自知.色觉障碍与日常生活及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故研究青少年色觉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其职业选择、优生优育,减少色盲的发病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我们于1988年5月至6月对汉中市八个中学的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色觉障碍的详细调查与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6.
王孝养  兰海 《蛇志》1991,3(4):40-42
血液中存在一系列的粘滞因素,即血液粘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脆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等,这些因素的升高,可导致血液的高粘滞状态,1981年 Dintenfass 将这种状态称之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lood High ViscositySyndrome,BHVS)也称之为高粘滞血症(Hyperviscosacmia).BHVS 可致微循环血流不畅,根据林氏等研究发现,微循环血流不畅是疾病特别是心脑血栓性疾病的起因,是引起机体癌症的早期原因.因此,欲减少或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就应有效的预防微循环血流不畅.一旦出现微循环血流不畅应及时治疗,以保证组织细胞不缺血,不缺氧,不缺营养物质,使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967.
968.
城市扩张导致京津冀区域生境质量下降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邓越  蒋卫国  王文杰  吕金霞  陈坤 《生态学报》2018,38(12):4516-4525
城镇化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生境分布格局和功能,从而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因此,开展生境质量的评估,对于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In VEST生境质量模型,评估了京津冀区域2005—2015年生境质量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结论如下:1)2005—2015年,京津冀生境面积减少7134.2 km~2,占2005年生境面积的3.7%。耕地、草地和水域生境面积分别减少5081.0、1695.1、421.6 km~2,占对应类型生境面积的4.7%,4.9%和7.2%。2)京津冀生境质量从0.88降至0.83,下降幅度达5.69%。其中,耕地生境质量下降最为严重,其次为水域生境质量。3)生境质量下降区域主要沿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分布,表现为城市扩张侵占原有生境。4)京津冀高生境质量斑块破碎度增加,低生境质量斑块集聚度增加。整体上看,京津冀区域生境斑块破碎度增加。  相似文献   
969.
京津冀地区景观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秋阳  王巍巍  莫罹 《生态学报》2018,38(12):4226-4233
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复杂又重要的论题,其在景观生态学的不同研究中,研究与表征方法各异,但京津冀地区景观稳定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范围,以斑块密度(PD)、总边缘对比度指数(TEC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等6项景观指数,通过Arc GIS 10.2和Fragstats软件处理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计算其1980、2000和2010年份的景观稳定性,并对不同年份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与对比。研究表明,从1980年至2010年,京津冀地区水域湿地、耕地及林草的总面积在波动,但显然这30年间其分布呈破碎化趋势;景观极稳定及极不稳定的区域面积在不断扩大;河北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景观极不稳定区域和北京、天津、河北西南及河北东部的极稳定区域面积在增加;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景观稳定性逐步增强,而涿鹿县、文安县、宣化县等城市景观稳定性逐步降低。对景观稳定性的表征方式、分析与对比的方法做了探索,以期为今后大尺度景观稳定性的定量分析与时空对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强度石漠化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浒  金道超  陈航  王鹏举  周政  林丹丹 《生态学报》2018,38(19):7045-7056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差异反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可籍以反映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果。2014年1月、4月、8月和10月,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顶坛小流域强度石漠化区域的"花椒"、"金银花"、"花椒+金银花"3种植被修复生境的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螨类1372头,隶属3目55科89属。采用类群(属)数、个体数量、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SR)、均匀性指数(J)、相似性指数(CN)、捕食性螨类成熟度指数(MI)和甲螨MGP类群等参数对土壤螨类群落差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花椒林拥有较丰富的螨类属,金银花林拥有较高的的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不同模式下的科、属类群组成呈现差异;属数、个体数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花椒林的螨类属数、金银花林的螨类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呈现一定的表聚性;群落多样性大多存在季节差异;捕食性革螨以r选择型为主,甲螨主要为O型和M型。研究表明,强度石漠化在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螨类生物生态类群存在差异,土壤生态系统仍处于修复之中,其中螨类优势属、具有典型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差异的螨类类群对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果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