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基于定量PCR技术探讨紫杉醇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次生代谢产物牛物合成受到发育和诱导的调控,本实验研究了组织分化和诱导处理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并采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了紫杉醇生物合成不同阶段关键酶基因的动态表达特征。结果表明。紫杉醇主要分布在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树皮和根皮组织中,针叶内含量很少,催化紫杉醇功能官能团连接的关键酶摹因也主要定位在树皮和根皮组织巾;茉莉酸甲酯(MJ)和真菌诱导子F5分别提高了中国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HG-1紫杉醇得率8倍和10倍,同时有效诱导紫杉醇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发现催化紫杉醇侧链连接的基因与紫杉醇生物合成早正相关。结果表明。紫杉醇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是催化功能官能团连接的步骤。  相似文献   
52.
矮牵牛花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矮牵牛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并对色素的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1mol/L HCI对矮牵牛花红色素的浸出效果最佳;矮牵牛化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并生成不可逆的黄色;同时还讨论了温度、光照、溶剂及Vc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PCR快速分析水稻cDNA文库构建质量方法的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由水稻cDNA文库铺成平板的噬菌斑,采用tip吸头穿刺噬茵斑后在PCR反应混合液中吸打2次,直接作为PCR扩增模板进行PCR反应和电泳分析的方法,可以达到快速、简便地分析水稻cDNA文库构建的质量.此法无需提取噬茵斑DNA作为PCR扩增模板,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我国有巨大生产量和应用潜力的油松、白皮松和青木千花粉的 1 8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磷脂、葡萄糖氧化酶等重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发现这三种花粉的以上成分含量都很高。其中青木千花粉的维生素A含量达 70 641 .6IU/ 1 0 0g ,氨基酸总量达 2 4 .443mg/ 1 0 0mg。从营养的角度来看 ,青木千花粉是较优秀的花粉。  相似文献   
55.
对大豆异黄酮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大豆异黄酮功能食品开发以及其他食品功能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60Co辐照对水稻基因组DNA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稻品种农林8号及其60Co γ射线辐照突变体农林8号m为研究材料,选用360个10碱基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筛选出1个引物OPG18在农林8号和农林8号m之间表现出共显性的多态性.通过对该共显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农林8号m与农林8号相比有29 bp DNA片段的缺失.研究结果为60Co γ射线辐照导致植物基因组DNA缺失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明确的证据.  相似文献   
57.
该研究根据川西獐牙菜转录组信息获得7-脱氧马钱子酸羟化酶(SmDL7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探讨川西獐牙菜裂环烯醚萜合成途径中关键酶7-脱氧马钱子酸羟化酶(SmDL7H)基因的功能,为研究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了川西獐牙菜SmDL7 H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243070);SmDL7 H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554bp,编码51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9.5kD,等电点9.02;生物信息学预测SmDL7 H基因编码蛋白无信号肽。(2)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SmDL7 H编码的蛋白与滇龙胆、长春花、金银花等植物的DL7 H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3)将SmDL7 H基因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0.1mol/L IPTG于25℃诱导12h,原核表达分析发现在59.5kD处有目的蛋白出现,表明与之前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4)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mDL7 H基因在川西獐牙菜叶、茎、花、根、愈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58.
蔷薇科植物MLO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LO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抗病基因,MLO蛋白的突变体对白粉病真菌表现出广谱抗性,且能特异性调控细胞死亡,利用自发的细胞死亡来应答发育或非生物刺激。为了分析蔷薇科植物MLO蛋白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及潜在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在Gen Bank中已登录的来自于蔷薇科的7个物种共计82条具有完整ORF的MLO基因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这82条蛋白的氨基酸数量、碱基数、分子量差异较小,平均亲水系数为-0.191~0.253,绝大多数具有内含子结构;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质膜中,包含5~8个跨膜结构;共有15个保守基序,长度在15~50个氨基酸之间。其中,等电点小于7的仅有1条,6条蛋白具有信号肽。系统进化关系揭示了这些物种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保守性;将其与其它物种中已鉴定的MLO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32个可能与抗白粉病相关的候选基因;进一步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仅有17条基因具有MLO型白粉病基因所有的典型结构。因此,本研究表明,所选用的82条蔷薇科MLO基因中,仅有17条基因可能参与寄主-白粉病菌的互作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蔷薇科及其他植物MLO基因的抗病遗传机制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23种农药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23种常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种杀虫剂中,噻唑膦、噻虫胺、虫螨腈、硫双威、啶虫脒和烯啶虫胺对松毛虫赤眼蜂成蜂均表现为极高风险性,多杀菌素为高风险性,在田间放蜂期应避免喷洒上述杀虫剂。供试的10种杀菌剂和6种除草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风险普遍低于杀虫剂。其中,仅杀菌剂代森锰锌和戊唑醇对松毛虫赤眼蜂表现为高风险性;杀菌剂乙嘧酚磺酸酯、氰霜唑、百菌清和除草剂氟唑磺隆、五氟磺草胺、草甘膦异丙胺盐具有中等风险性;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啶氧菌酯、氟啶胺、粉唑醇和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高效氟吡甲禾灵、甲基二磺隆具有低风险性,但在生产应用中仍需谨慎操作,以减轻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并保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0.
死亡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是一种好氧、产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归类于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群,对环境抗逆性强,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医药及环境治理等领域。本文从死亡谷芽胞杆菌的亲缘性、抑菌活性、降解活性、生物吸附活性及产酶情况等方面做了总结,为死亡谷芽胞杆菌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