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氮磷饥饿诱导的水稻糖转运体基因的cDNA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快速扣除杂交 (RaSH)方法构建了水稻氮饥饿诱导的cDNA文库。从该文库获得了一个cDNA克隆OsNSI1 (Oryzasativanitrogenstarva tion inducible 1 )。该全长cDNA编码 5 77个氨基酸 ,蛋白分子量为 6 1 .2kD。推测得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糖转运体有很高的同源性。水合性分析表明OsNSI1包含有 1 2个跨膜区域和一个中心亲水环。这些数据提示OsNSI1是一个糖转运体蛋白。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OsNSI1是一个单拷贝基因。Northern印迹分析表明OsNSI1主要在叶及根中表达 ,氮、磷饥饿能强烈诱导其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研究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对胰腺癌体内给药的抗肿瘤活性,为hMIC-l抗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种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SW1990各腋窝皮下接种24只Balb/c裸鼠,共计48只皮下接种荷瘤裸鼠分别随机共分为8组,每组6只荷瘤鼠。模型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NS,Biw,ip ×8),阳性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键择(50 mg/kg,qw,ip ×4),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分别荷瘤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p ×8)共4周或(2 mg/kg,Biw,ip ×8)共4周。观察荷瘤裸鼠日常表现、肿瘤生长、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荷瘤裸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裸鼠(10 mg/kg,Biw,iv ×8)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并呈现量效关系。镜下观察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胰腺结构破坏,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细胞溶解。结论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v ×8)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胰腺癌PANC-1肿瘤生长,使瘤组织坏死、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水稻氮饥饿诱导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水稀(Oryza sativa L.)对氮饥饿反应的分子与基因背景,利用RaSH策略构建了水稻氮(N)饥饿诱导cDNA文库。通过反向Northern筛选该文库,获得氮饥饿诱导的18个功能已知基因和2个功能未知基因。这些已知基因涉及碳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蛋白质分解代谢、激素代谢、信号转导、生长调控过程及转录因子。这些基因表现出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了植物对氮饥饿反应涉及互相关联的多种生理与分子机理,提供了相关的一些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克隆水稻磷饥饿诱导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在缺磷环境中,植物能够调节自身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水平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研究水稻(Oryzn sativa L.)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理,采用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SSH)构建磷饥饿诱导的水稻根系扣除cDNA文库。通过文库筛选和测序获得18个已知基因和47个功能未知基因。这些基因参与了不同的代谢过程,包括磷吸收和转运、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胁迫反应。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磷饥饿胁迫下这些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并且不同代谢过程中的基因对磷饥饿有着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侧根是植物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重要器官,其生长发育受内部遗传因子和外部环境矿质养分的影响.通过琼脂分层培养发现:局部供应NO-3可以诱导水稻( Oryza sativa L.)主根或不定根上侧根的生长.为研究旱种条件下NO-3对水稻侧根发育及其N吸收的影响,设置了3个蛭石培养实验:分根处理、全株缺N、全株供N处理.分根处理(一半根系供应3 mmol/L KNO3,另一半根系供应3 mmol/L KCl)结果表明:局部供应NO-3 能够促进水稻侧根生长.而在全株处理下,N饥饿诱导了侧根的伸长.水稻根系对NO-3的这两种反应都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同时对地上部N浓度、可溶性总糖含量及N含量分析表明,这些生理指标在分根处理与全株加N处理中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分根处理也能基本满足植株正常生长对N的需求.在分根处理中,水稻的N含量与分根处理中供N一侧的平均侧根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养分不均一的介质中,侧根长度对水稻N素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N素充足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这暗示在养分充足的环境下,侧根长度可能并不是决定根系吸收N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种滤除医学影像噪声的混合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医学影像在获取、存储、传输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噪声污染,这极大影像了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为了有效地滤除医学影像噪声,提出了一种混合滤波算法。方法:该算法首先将含有高斯和椒盐噪声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开运算,然后对开运算后的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小波分解系数。保留低频系数不变,将高频系数经过维纳滤波器进行滤波,最后进行小波系数重构。结果:采用该混合滤波算法、小波阈值去噪、中值滤波、维纳滤波分别对含有混合噪声的医学影像分别进行滤除噪声处理,该滤波算法去噪后影像的PSNR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结论:该混合滤波算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医学影像噪声滤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抗病促生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乳油、可湿性粉剂和粉剂等生物制剂含有苯类有机溶剂及粉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水分散粒剂具有环境友好性、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剂型之一,然而关于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颗粒的研究却很少。【目的】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Z6-1和短小芽孢杆菌SC-12研制成一种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方法】通过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不同载体和助剂对两种芽孢杆菌孢子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载体和添加剂。通过质量检测实验,研究不同筛孔直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水分散性颗粒质量的影响,以优化制粒条件。在辣椒定植后,使用不同剂量的水分散粒剂进行田间辣椒试验。【结果】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最佳配方:润湿剂4%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6%羧甲基纤维素钠,崩解剂4%硫酸铵,粘结剂4%聚乙二醇,载体82%硅藻土;最佳造粒条件为:筛孔粒径0.8 mm,烘干温度40 °C,烘干时间45 min。研制出的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含菌量为2.52×108 cfu/g,悬浮率为79.3%,pH 6.8,水分含量为4.5%,湿润时间为19.6 s,崩解时间为86.4 s,颗粒强度适中,符合水分散粒剂国家标准。【结论】研制出的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能够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并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推荐复合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最适用量为3.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利用抑制性扣除杂交(SSH)技术构建水稻(Oryza sativa L.)根系饥饿诱导cDNA文库,获得编码液泡ATPase(V-ATPase)B亚基的克隆,通过反转录PCR方法获得该基因的完整序列。该基因编码487个氨基酸,含有一个保守的ATP结合位点,其蛋白分子量为54.06kD,等电点为4.99。Southern印迹表明,V-ATPase B亚基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氮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V-ATPase B亚基是一个较为保守的蛋白亚基,其序列变化伴随生物的进化过程同步进行。Northern印迹表明,V-ATPase B亚基在水稻根系中受到磷饥饿诱导表达,磷饥饿6~12h出现表达高峰,而在叶片中表达有所滞后(24~48h),在缺磷环境条件下,ATPase B亚基可能通过提高其表达量,进而提高质子转运活性,形成跨膜的电化学梯度,为体内储备磷跨液泡膜运输提供能量,从而提高植物体内磷的利用效率及其耐低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用蛭石与石英砂作为混合固体培养介质研究了低磷 (PO4 3 -)胁迫和部分根系供氮 (NO-3 )对水稻 (O ryzasativaL .)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磷胁迫和供氮均能诱导水稻不定根和不定根上侧根的伸长。细胞分裂的进程受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s)的调控 ,在缺磷和供氮条件下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c2Os 1在根系表达都增强 ,而cdc2Os 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cdc2Os 1的这种表达模式与这两种处理下根系的加速伸长具一致性 ,表明在磷缺乏和供氮处理下 ,cdc2Os 1基因在根系表达的增强 ,可能促进了根细胞的分裂活性 ,从而加速不定根和侧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式结肠镜检查法是指用注水代替传统的注气,通过向肠腔内注水以扩张肠管,循腔进镜的肠镜检查方法。自1984年《新英格兰杂志》首次报道应用传统的注气式结肠镜检查失败时,应用辅助注水的方式帮助寻找肠腔走行,有利于内镜顺利通过憩室段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与研究,注水式结肠镜检查法较传统的注气式结肠镜检查具有减轻患者腹痛、缩短进镜时间及提高盲肠插管成功率等方面的优势。本文主要就注水式结肠镜检查法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