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目的】为筛选吡啶高效降解复合菌系,促进高浓度吡啶废水的降解。本研究围绕吡啶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降解特性及代谢途径,旨在获得吡啶高效降解复合菌系,为高浓度吡啶废水微生物降解及完全矿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从某农药废水处理系统好氧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个吡啶高效降解复合菌系MD1。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MD1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MD1的降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MD1降解吡啶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检测与鉴定,推测吡啶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结果显示,在温度30 ℃、pH 8.0、NaCl浓度0.1%的最佳条件下培养72 h,MD1对初始浓度1 400 mg/L的吡啶降解率为98.44%±0.27%。在属水平上,MD1主要由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布鲁氏菌属(unclassified_Brucellaceae)、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等组成。由代谢产物检测结果初步推测MD1对吡啶的代谢途径为吡啶→烟酸→6-羟基烟酸→2,5-二羟基吡啶→N-甲酰基马来酰胺酸→马来酰胺酸→马来酸→CO2+H2O。【结论】研究筛选得到一个可高效降解吡啶、降解性能稳定的复合菌系MD1。解析了MD1的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推测了MD1可能的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吡啶降解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02.
针对文[1]仅考虑了各点回归方程间常数项可能不同,而忽略了其它回归系数也可能不同的情况,本文对伪变量形式进行了修正,通过引入伪变量的相互作用项,使得到的回归模型更合理,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403.
404.
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早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海省南部的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非筵有孔虫,建立2个组合,即Endothyra-Mediocris—Archaediscus组合和Bradyina-Endothyranopsis组合,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塔里木盆地、西秦岭、前苏联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同时结合大冢相似系数的计算表明,青海南部地区在早石炭世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夏生物区华南省。  相似文献   
405.
在癌症领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I)被寄托了巨大期望——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比肩的其它类药物,表现出对如此多种癌症,包括白血病、淋巴癌和实体肿瘤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406.
研究人员逐步实现了复用微珠平台,用于临床分析中检测靶标蛋白。  相似文献   
407.
人类胚胎干细胞疗法在科技和政治的影响下发展和前进着  相似文献   
408.
目的分析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鼻腔菌群多样性及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一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鼻腔冲洗(NS组),另一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及布地奈德进行鼻腔冲洗(NS+BUD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菌群结构差异、多样性及细菌生物膜生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指数、Ace指数、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hao1指数、Ace指数及Shannon指数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NS+BUD组患者明显低于NS组(t=3.130,3.867,2.587;均P0.05),而Simpson指数较前明显升高,且NS+BUD组明显高于NS组(t=2.095,P=0.043)。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鼻腔粘膜菌群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组间部分菌群群落重叠,但仍有明显差异。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菌生物膜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均较前下降,但NS组患者细菌生物膜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均明显高于NS+BUD组(均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腔冲洗可降低患者鼻腔微生物多样性,减少菌群的异常增殖,降低主要致病菌的生物膜表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09.
为了筛选获得可用于人冠状病毒OC43(Human coronavirus OC43,HCoV-OC43)分离与研究的细胞系,本研究利用表达海肾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HCoV-OC43(rOC43-ns2DelRluc)对28种常见真核细胞系进行了易感性高效筛选研究,进一步利用亲本病毒HCoV-OC43-WT进行了细胞病变效应的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复制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8种细胞对HCoV-OC43易感,HCoV-OC43在其中5种细胞中表现出较强的复制能力,包括BHK-21、293T、Huh7.0、RD等常见贴壁细胞。复制高峰在第5d出现,但HCoV-OC43感染的细胞系在6d内均未观察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本研究为今后HCoV-OC43的复制规律、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筛选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的提供了参考细胞系。  相似文献   
410.
F蛋白—肝细胞的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