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91.
目的:分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合并横纹肌溶解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5月住院患者查阅病例资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组(A组)和血清肌酸激酶正常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A、B两组比较,A组较B组血清尿素氮、肌酐、肌红蛋白明显升高,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但出院时A组较B组每天每公斤胰岛素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3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大于1000U/L,符合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诊断标准。结论:糖尿病酮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应重视肌酶检查,早期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保护肾脏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属于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还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许多研究表明MSCs抑制同种异体效应T淋巴细胞增殖,还能下调T淋巴细胞表面的活化分子CD25、CD38、CD69的表达。MSCs对DCs的分化、成熟和活化具有抑制作用,改变DCs的细胞因子分泌,使成熟的DCl分泌TNF-a减少,DC2分泌IL-10增加,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MSCs能够抑制IL-2和IL-15介导的NK细胞增殖,使IL-2刺激NK细胞分泌的IFN-y减少。通过这些机制来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研究发现MSCs免疫原性较低。尤其脐带MSC,因为其独特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干预治疗AA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3.
siRNA介导的NFBD1表达沉默对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FBD1,也称MDC1,是1个参与细胞内DNA损伤后细胞应答反应的重要分子.为探讨NFBD1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分子靶点用于肿瘤治疗的潜在价值,本研究采用siRNA技术抑制NFBD1的表达,并观察了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的短链NFBD1 siRNA能有效抑制内源NFBD1的表达,抑制程度约100%.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siRNA介导的NFBD1表达沉默导致HeLa细胞生长增殖的显著抑制.FACS分析结果表明,NFBD1表达抑制导致sub-G1峰的出现,同时蛋白质印迹分析观察到了caspase 3和PARP(poly-ADP-ribose polymerase)的剪接激活,表明NFBD1表达抑制诱发了细胞凋亡.在该凋亡过程中,P-53及其下游靶分子Bax和Puma的表达水平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Noxa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显著上调,强烈提示该凋亡过程很可能是1个不依赖P53的凋亡途径,且Noxa的转录激活在该凋亡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果表明,NFBD1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调节,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离芜菁叶片原生质体,建立蛋白质在芜菁原生质体的瞬时表达系统。方法:以津田芜菁成叶为试材,酶解分离原生质体;通过PEG介导的转化,将编码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瞬时表达载体转入原生质体中,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原生质体中GFP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出大量的津田芜菁原生质体,并获得了较高的转化效率,GFP在整个原生质体中都有表达。结论:建立了津田芜菁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与脑出血及脑缺血模型大鼠脾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初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出血模型组(采用VII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组(采用线栓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阻塞),分离大鼠脾淋巴细胞,提取总蛋白质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TOF-MS)技术进行鉴定并分析.结果:胶质细胞成熟因子γ等9个蛋白在脑出血和脑缺血模型组表达上调,膜联蛋白III在脑出血和脑缺血模型组表达下调.结论:建立了分辨率高重复性较好的脑出血及局灶性脑缺血脾淋巴细胞总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鉴定一些与脑血管病脑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深入研究脑血管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A组人轮状病毒全基因组克隆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从一急性胃肠炎患儿样品中克隆到一株轮状病毒(RV)全基因组cDNA。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株RV基因组11条RNA共含有18613个核苷酸(3302bp—751bp),编码5791个氨基酸。全基因组研究结果表明,该株RV(TB-Chen)为A组,II亚组,基因型为G2P[4]/NSP4[A]。这是首个A组人RV全基因组研究结果的报道,对研究和开发RV疫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腕部尺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腕部尺管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6例随访3-24月.结果:尺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93%.结论:正确了解尺管解剖与分型的关系,结合病史及体征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和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蛋白质组差异,初步探讨外周免疫系统与帕金森病的病理联系.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帕金森病和正常单个核细胞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系统查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考染图谱,对其中的21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为一些与蛋白降解、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调控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帕金森病PBM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提示帕金森病和正常的PBMC的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
有机肥对石灰性土壤肥力属性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常规化学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有机肥对土壤生态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厩肥、高秸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水散性G0复合体减少;水稳性G1、G2复合体增加,3种胶散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提高,重组复合体中活性强的松结合态腐殖质较多。施入有机肥不仅可提高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总能量水平,而且也能提高复合体中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能态。高秸、厩肥处理的原土、重组、稳紧态复合体、紧结态复合体和3种胶散复合体焓变值较高,具有较高能态。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全氮、全磷、重组磷及C/N比均呈提高趋势,pH值降低,其原土和重组复合体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0.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及其在肾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穿刺活检技术推动了肾脏病理的迅速发展,使肾脏病理学整体知识不断更新和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的依据.由于肾脏活检组织标本小、切片薄,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切片及染色等方面均与常规石蜡切片有所不同,其技术要求较高.肾穿刺石蜡切片时间较长,相对制约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进性肾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急重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