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熊江  刘强 《动物学研究》1996,17(3):306-306,314
印度篁蝽Fernelius indicus Distant,1900(图1,2) 椭圆形。黑褐色,具不规则的黄褐色小斑点。头侧叶长于中叶,前端成一整齐的缺口;触角基部4节黑褐,第1节基部的背腹面和第5节棕黄色;复眼同体色,单眼棕红。前胸背板不规则的浅色斑多横向排列,前胸及胝区暗黄褐,前缘成一向上翘折的卷边。小盾片基角具光滑的淡黄色小圆斑,末端成一淡色狭边。前翅革片中折端部具1明显的棕黄色光滑小斑。腹部背板棕红色。侧接缘明暗相间。体下方淡黄褐色;两侧的长斑、由气门向内斜伸的斑,及各胸侧板中央的斑点黑色。足股节淡黄褐,胫节和跗节暗褐色。雄虫生殖节如图2:后面观横宽,向背侧方展开。生殖节盘域中央大部为一近似心形的凹陷占据。背侧角处显著内弯,末端尖。背缘成前陷的扁脊状,作宽V字形。  相似文献   
12.
三色马先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玄参科三色马先蒿(Pedicularis tricolor)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2,3,5-tirmethoxy-4-hydroxy-xanthone)是一个新的[口山]酮,命名为三色马先蒿酮A(pedicutricone A);2(8α-hydroxyl-4-carboxyl-5βH,9βH-iridoid-1α-glycoside)是一个新的环烯醚萜苷,命名为三色马先蒿苷A(pedicutricoside A);化合物3-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郑乐怡  熊江 《动物学研究》2001,22(3):216-219
描述了半翅目蝽科曼蝽属一新种——华美曼蝽Menida speciosa Zheng & Xiong,sp.nov.,模式产地为云南思茅菜阳河保护区倮倮新寨山;以及根据模式标本重新描述了Menida salvazana Distant 1921。  相似文献   
14.
高山金粉蕨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山金粉蕨(Onychiumcontigqum)地上部分的甲醇抽提物中分到8个成分:高山金粉蕨甲甙(1),高山金粉蕨乙甙(2),金粉蕨素(3),反式桂皮酸(4),瓦利甙(5),β-谷甾醇(6),胡萝卜甙(7)和蔗糖(8)。高山金粉蕨甲甙和乙甙是新成分,反式桂皮酸系首次从金粉蕨属中分到。化学结构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七爪龙 (IpomoeadigitataLinn .)为旋花科蕃薯属植物 ,多年生缠绕大形草本 ,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民间认为块根有毒 ,具逐水消肿散积的功效。用来治疗水肿腹胀 ,痈疮肿毒。为了寻找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 ,我们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样品进行了化学研究。从七爪龙块根分离得到 1 0个化合物 ,根据波谱鉴定或与标准品进行薄层对照 ,测定了它们的结构 ,分别为 :蒲公英赛醇 (taraxerol,1 ) ,蒲公英赛醇乙酸酯 (taraxerolactate ,2 ) ,伞形花内酯 (umbelliferone ,3) ,…  相似文献   
16.
长舟马先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研究玄参科长舟马先蒿的化学成分,我们从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环烯醚萜苷和12个已知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1D,2D-NMR,HSQC,HMBC,ROESY,MS)分别鉴定为gardoside methylester(1)、7-O-acetylgardoside methyl ester(2)、verbascoside(3)、leucosceptoside A(4)、jionoside D(5)、martynoside(6)、2″-O-acetylmartynoside(7)、uridine(8)、adenosine(9)、benzyl alcohol-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0)、2-phenylethyl 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1)、apigenin(12)、laric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13),其中7-O-acetylgardoside methyl ester(2)为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蝽科—中国新纪录及印度篁蝽的补充描述(半翅目)关键词中国,蝽科,新记录ANEWCHINESERECORDOFPENTATOMIDAEANDACOMPLEMENTARYDESCRIPTIONOFFerneliusindicusDISTANT(Heter...  相似文献   
18.
常用中药Xi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i签中已分离鉴定42个成分,其中17个是新二萜类化合物,我研究组确定了17个新成分中的10个,并对3个指定错了的化学结构给予了评论和改正。  相似文献   
19.
常用中药川乌、附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母根和子根.从附子的加工炮制品黑顺片中分离鉴定了5种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和1个C20纳哌啉型二萜生物碱.通过MS、NMR、IR等波谱分析和已知化合物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尼奥宁(2)、塔拉地萨敏(3)、多根乌头碱(4)、异塔拉萨定(5)和去氢松果灵(6).  相似文献   
20.
黄射干的异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黄射干Iristectorum的甲醇抽提物中分到5个异黄酮:鸢尾黄酮甲素(1),鸢尾花素(2),野鸢尾黄酮(3),鸢尾黄酮(4),鸢尾黄酮甙(5)。化合物(1)和(2)系首次从黄射干中分到。所有成分经详细光谱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