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嗜热链球菌AR333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产量.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脱脂乳粉15%(w/v)、半乳糖1% (w/v)、大豆蛋白胨0.5% (w/v)、磷酸氢二钾0.1% (w/v).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40℃,初始pH6.5,发酵时间16 h.优化后嗜热链球菌AR333的EPS产量可达256.97mg/L,比优化前的产量提高了3.6倍.  相似文献   
532.
上海市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不同区域的金针菇、蘑菇、平菇、鸡腿菇及香菇5种常见鲜食用菌进行实地抽样,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用菌中铅(Pb)、砷(As)、汞(Hg)、镉(Cd)的含量,考察鲜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随其种类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As、Pb、Cd和Hg在食用菌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7 mg/kg、0.094 mg/kg、0.082 mg/kg和0.004 mg/kg,均低于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量标准,说明上海市售鲜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在这5种食用菌中,部分蘑菇样品中的砷残留存在安全风险,样品超标率为27.3%;但进一步研究表明,超标蘑菇样品中无机砷占总砷的比例仅为4.4%~6.3%,最高含量仅为0.370 mg/kg,以无机砷含量替代总砷含量进行考察,则这些样品也是食用安全的.虽然在不同地区的食用菌中,这4种重金属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但均低于国标限定值,说明在上海市不同地区出售的食用菌总体上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533.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人自身抗原组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HRS或Jo-1)。方法:PCR扩增Jo-1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PIC9k-Jo-1。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D116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用G418快速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培养上清用SDS-PAGE和免疫酶斑点法鉴定。结果:PCR产物长约1500bp,与预期1526bp接近;pPIC9k-Jo-1重组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数据库的报道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正确,表达产物Jo-1的相对分子质量约55000,免疫酶斑点法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天然Jo-1分子的免疫原性,阴性对照菌未见目的表达条带。结论:Jo-1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成功,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4.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的退变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确定。越来越多的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证据显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是AD发病的主要病理因子。本文介绍了大脑纤溶酶系统与Aβ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通过上调大脑中纤溶酶的表达,可以清除Aβ,这可能为防治AD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PAI-1的小分子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纤溶酶系统来调控Aβ的降解,这类药物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AD的新药。  相似文献   
535.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谷霉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摇瓶条件下,对链霉菌702发酵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培养基组成对产红谷霉素影响进行的研究。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利用全因子实验设计筛选出对链霉菌702产红谷霉素重要影响因子黄豆饼粉和工业蛋白胨,应用最陡爬坡实验法接近重要因子的最优水平,然后应用中心复合设计确定重要因子的最优水平。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20g,玉米粉2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3g,蛋白胨9g,黄豆饼粉23g,硝酸钾2.5g,硫酸铵2.5g,豆油5mL,氯化钠3g,碳酸钙6g,定容至1L。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其发酵液红谷霉素效价达到1,500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3.08倍。  相似文献   
536.
对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降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在角蛋白底物作用下诱导产生角蛋白酶。它是一种复合蛋白酶,含有二硫键还原酶和多肽水解酶等多种酶活性组分。硫酸钠、亚硫酸钠和巯基乙醇对角蛋白酶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其主要表现作用于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亚硫酸钠在0·01mol/L浓度下不仅作用于二硫键还原酶,而且还作用于多肽水解酶。硫代硫酸钠对二硫键还原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角蛋白酶降解羽毛角蛋白首先是角蛋白酶中的二硫键还原酶使角蛋白中二硫键裂解产生变性角蛋白,然后变性角蛋白在多肽水解酶的共同  相似文献   
537.
熊淑英 《蛇志》2006,18(4):284-284
中药薰蒸是将药物煎汤,趁热薰蒸患处,以达到疏通腠理、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001~2004年我科用中药薰蒸法辅助治疗蛇伤后致肢体功能障碍,促使其功能早日恢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科住院的76例蛇伤后均有关  相似文献   
538.
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树龄的PR107无性系橡胶人工林N、P、K 3种元素的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通量中养分总吸收量为315.28~949.13 kg/hm2,总存留量为282.78~714.51 kg/hm2,总归还量为32.50~205.74 kg/hm2,胶乳总损失量为10.18~37.73 kg/hm2,土壤中养分总输入量为111.73~652.79 kg/hm2,总输出量为315.28~949.13 kg/hm2,平均亏损量为-249.94 kg/hm2,各循环通量都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其中3种养分元素的大小顺序均为N>K>P;(2)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参数中吸收系数随林分生长呈凸抛物线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归还系数逐渐上升,存留系数不断下降,周转时间加快,而6a后,胶林的枯落物养分平衡指数与土壤养分平衡指数开始下降,胶园土壤养分收支失衡,另外,产胶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在14a前后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3)不同元素循环特征参数有差异.吸收系数、归还系数中的大小顺序为N>P>K,存留系数为K>P>N,枯落物养分平衡指数为K>N>P,土壤养分平衡指数为P>N>K,养分利用率为P>K>N,表明N的流动性大,故循环速率最快,循环水平最高,其次是K,而P的循环速率最慢,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539.
嗜热真菌DSM10635生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小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10635,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探索耐热木聚糖酶的优化生产条件。在研究玉米芯,玉米皮,玉米秆,麸皮,松树屑,桦树屑等不同底物,在不同温度、玉米芯颗粒大小以及料水比条件下培养比较酶产量后,发现该嗜热真菌产耐热木聚糖酶的最佳底物为玉米芯或玉米皮,最佳培养温度为50℃--55℃,在加水量为1份玉米芯:2.8份水,玉米芯的颗粒直径大约为1mm时产酶量最高。实验结果显示,嗜热真菌DSM10635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木聚糖酶产量可达到12525.80IU/g玉米芯。  相似文献   
540.
目的比较静脉复合吸入全麻和静脉全麻两种方法用于小型猪胰肾联合移植实验中的麻醉效果,探讨简单、安全、易行的麻醉方法。方法A、B两组健康贵州小香猪,每组6只,基础麻醉后气管插管,A组: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根据手术要求间断注入万可松和芬太尼;B组:持续注入氯胺酮,间断静脉注射万可松和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麻醉持续时间,镇痛和肌松药量,术后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监测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脉搏氧的变化。结果A组术中麻醉效果好,血压、心率和脉搏氧稳定,与B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麻醉效果较差,肌松用药量明显增多,术后完全清醒时间长于A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的麻醉方法是用于贵州小型猪实验安全、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