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大鼠源性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受体)多肽免疫大鼠能否产生AT1受体自身抗体(autoantibodies against the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AA),AT1-AA对自身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免疫组16只,对照组6只.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合成肽与载体血蓝蛋白偶联后再混合佐荆制备免疫液免疫大鼠,每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对照组实行"假性免疫",但"免疫液"中不含有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合成多肽.ELISA法检测血清AT1受体自身抗体;观察肾脏、心脏、肝脏和腹主动脉组织光镜和肾脏组织电镜的病理变化;生物机能实验鉴定AT1受体自身抗体;试验期15周.结果:免疫组大鼠于第3次加强免疫后出现AT1受体自身抗体,第4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进一步升高;免疫组大鼠血清可以增加新生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光镜及电镜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病理改变.结论:大鼠源性AT1受体多肽能够诱导大鼠产生AT1受体自身抗体,此抗体对自身组织的损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大鼠Y染色体探针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制备地高辛标记的大鼠性别决定基因Y区(Y染色体,SRY)探针,用于检测雄性大鼠来源的细胞在雌性受鼠体内的SRY基因表达情况.方法:按已知的雄性大鼠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序列,请上海博亚公司合成oligoDNA,采用PCR技术连接并扩增,地高辛标记的方法制备基因探针.以雌性大鼠为对照,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肾组织切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情况.结果:用原位杂交法证实在雄性大鼠肾脏内有SRY表达,而雌性大鼠肾脏无Y染色体阳性细胞,证实这种探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大鼠性别决定基因SRY探针的制备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异体雄性大鼠细胞移植后的分布和表达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丁雄飞  金蕾  喻文球 《蛇志》2005,17(3):164-164
五步蛇咬伤在临床上主要以伤口疼痛、流血不止、大面积皮下出血和瘀斑为特征。尤其是它引起的广泛内外出血,应用各类止血药均无明显效果。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部分病例中试用云南白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丁雄飞  俞文球 《蛇志》2005,17(1):14-15
颜面部蝮蛇咬伤系蝮蛇咬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病情发展快,扩散迅速,凶险。现报告1例典型的颜面部蝮蛇咬伤病例。  相似文献   
35.
一品红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对胚状体发生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幼茎为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MS+ZT 0.5mg*L-1(以下单位相同)、NAA 0.5、IBA 0.5、2,4-D 1.0、6-BA 1.0上诱导愈伤组织,其中以MS+NAA 0.5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6.4%.将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接种到MS+ZT 1.0+NAA 0-2.0、IBA 0-2.0、2,4-D 0-2.0;MS+6-BA 1.0+NAA 0-2.0、IBA 0-2.0、2,4-D 0-2.0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的分化培养,其中以ZT 1.0+2,4-D 0.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6.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小菜蛾对薇甘菊挥发油、芋烯、α-松油烯、里哪醇、β-石竹烯、马鞭草烯酮6种挥发物嗅觉反应,在网室,比较了挥发油及5种挥发物对小菜蛾雌虫产卵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薇甘菊挥发油不仅对小菜蛾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而且能显著地减少其成虫在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薇甘菊挥发油所含的5种挥发性化合物中芋烯、α-松油烯和里哪醇表现出较强的驱避效果(流量为100-180mL/min)和产卵抑制作用(剂量为10-20μL/株),而小菜蛾对马鞭草烯酮和β-石竹烯的嗅觉反应以及小菜蛾在这两种化合物处理的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7.
为获得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乳酸发酵饮料中的总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枣乳酸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乳酸发酵前后的活性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红枣乳酸发酵饮料中总酸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h、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活性成分得到了很好地保留,制备得到的红枣乳酸发酵饮料中的总酸含量可达0.897g/100g,得到的回归模型对试验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38.
棉田优势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及其方程Ya=b0 ∑bixi ∑bijxij ∑biixi^2分别研究了棉田优势天敌类群小花蝽,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对棉铃虫卵,小花蝽,异色瓢虫,龟纹瓢虫,拟水涯狼蛛对棉铃虫1-2龄幼虫和三突花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拟水涯狼蛛对棉铃虫3-6龄幼虫的捕食作用。通过对方程的失拟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以及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分析了这些捕食性天敌与棉铃虫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捕食性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血小板贴壁的简易方法,同时,观察单个血小板激活前后细胞内钙波动及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采用多种粘附剂固定血小板,利用钙荧光探针(Fluo-3/AM)(终浓度10-20μmol)进行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同镜检测下加入二磷酸腺苷,观察和分析血小板内Ca^2 浓度及形态变化。结果 多聚赖氨酸促进血小板贴壁固定的效果最佳;单个血小板活后细胞内Ca^2 浓度为激活前的128%,形态圆形或椭形转为不规则形,有空泡,突起形成。结论 多聚赖氨酸是血小板贴壁的理想粘附剂,本方法能简易,快捷地监测血小板激活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动态变化及形态改变,有助于血小板功能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0.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维持和提高土壤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室内模拟干扰下土壤功能稳定性为核心,研究环境胁迫(干燥、高温和干燥高温)对常规淹水、裸地旱作、秸秆覆盖旱作3种水分管理措施下土壤功能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干燥或高温胁迫,复合胁迫虽然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但是降低了胁迫1 d后的土壤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土壤呼吸、土壤功能抵抗力,同时也显著降低了56 d后的土壤功能恢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与土壤功能抵抗力和土壤功能恢复力均呈显著相关.不同水分管理措施能够调节环境胁迫对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单一胁迫还是复合胁迫条件下,秸秆覆盖旱作均显著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铵态氮含量和真菌、细菌生物量,其功能抵抗力和功能恢复力均高于常规淹水和裸地旱作.总之,在多种胁迫存在的条件下,秸秆覆盖旱作能够提高土壤生态系统在环境胁迫下的功能稳定性,是稻田节水旱作适宜的农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