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白地霉G38生物转化制备抗忧郁药(R)-fluoxetin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200株菌中筛选出具有双酮化合物还原活力较高的菌株7株,其中以白地霉(Geotrickum, sp. )G38活力最高,而且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白地霉G38能对β-羰基苯丙酸乙酯进行不对称还原,生成(R)-β-羟基苯丙酸乙酯,用于制备抗忧郁药(R)-fluoxetine。用二甲基硅橡胶包埋白地霉菌体取代游离菌体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过量值从49%提高到81%。  相似文献   
983.
小花老鼠簕(Acanthus ebracteatus)是一种生长在红树生态系统的珍稀真红树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研究小花老鼠簕内生及根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挖掘其潜在新物种及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菌株,该文利用7种不同培养基,通过传统稀释涂布法对小花老鼠簕各植物组织及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解析其内生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应用植物病原菌平板对峙实验和平铺捕食活性测试分析其可培养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从小花老鼠簕的根、茎、叶、花及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44株可培养细菌,这些细菌隶属于18目26科37属66种,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菌属,分别占细菌种数的15.1%和13.6%;(2)拮抗多种植物病原菌试验结果显示,获得29株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细菌,10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其中链霉菌属菌株拮抗作用最强且菌株Y129为潜在新物种。(3)捕食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有5株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984.
本文报告了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α和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基因的表达型重组质粒pYX382和pYX 3825,两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经IPTG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TGFα-PE 40,表达产物分子量为46 kd,具有和抗TGF a抗体和抗PE 抗体反应的能力,重组质粒pYX 3825带有信号肽顺序,因而在细菌中表达产物大部分被分泌到培基和周质中。TGFa-PE 40具有和细胞表面EGFR 结合的能力,因而,能与过度表达EGFR 的癌细胞结合,将毒素蛋白的活性部分带入细胞而显示对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强烈抑制和对癌细胞的杀伤。  相似文献   
985.
986.
胡楠  董战旗  陈婷婷  潘敏慧 《昆虫学报》2015,58(11):1222-1228
【目的】家蚕Bombyx mori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核衣壳蛋白VP39为病毒装配所必需。本研究旨在初探VP39在病毒侵染家蚕细胞过程中的功能及特征,以期为家蚕抗病毒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原核表达得到多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验证VP39表达时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以免疫荧光手段观测VP39表达定位及影响病毒增殖现象。【结果】制备了VP39多克隆抗体。VP39在病毒感染后大量定位于家蚕细胞核,部分定位于胞质,而过表达的VP39定位于家蚕细胞胞质;过表达VP39后抑制BmNPV感染家蚕细胞。【结论】在BmN-SWU1细胞中过表达VP39会影响BmNPV的扩散,导致BmNPV感染细胞数目大量减少。该结果为VP39调控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7.
据调查,广西拉沟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6科657属1078种(含变种、亚种),包括材用植物88种、药用植物358种、油脂植物36种、纤维植物70种、淀粉植物29种、杂果植物25种、芳香植物28种、栲胶植物39种、保健饮料植物12种、饲用植物49种、花卉观赏植物75种、水土保持植物23种、珍稀濒危植物43种等资源植物,保护植物资源迫切而重要,对此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8.
克隆植物不同年龄分株间可以通过生理整合作用相互传递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施肥可以改变林地资源状况, 进而可能影响分株间的整合作用及不同年龄分株间的生长关系。该文采用标准主轴(SMA)估计法和多元回归分析, 对不同施肥管理下大型克隆植物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群不同年龄分株(1年生分株、3年生分株和5年生分株)间的胸径(DBH)关系进行了研究, 探讨毛竹不同年龄分株DBH大小关系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 连续5年施肥有效地增加了毛竹1年生分株的DBH, 而施肥1年处理下, 1年生分株DBH与3年生分株和5年生分株平均DBH差异不显著(p > 0.05)。1年生分株与3年生分株和5年生分株DBH之间的SMA斜率为0.88-1.10, 均与1.00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表现为等速生长关系。施肥1年和连续施肥5年没有改变不同年龄分株DBH之间的SMA斜率, 但连续5年施肥导致SMA的y轴截距显著增大(p < 0.001), 即在3年生分株和5年生分株DBH相同的情况下, 连续5年施肥使1年生分株具有更大的DBH增长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毛竹1年生分株的DBH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3年生分株DBH大小的影响, 而连续5年施肥可增强5年生分株对1年生分株DBH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讨胞嘧啶类化学物质5-氮胞苷是否可诱导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 stromal cells,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用不同浓度(3, 5, 10 μmol/L)的5-氮胞苷以各种方法(一次处理与反复处理)诱导原代及传代MSCs.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肌球蛋白重链 (myosin heavy chain α/β, MHCα/β)及肌钙蛋白I(troponin I, Tn I)的表达;并用心室肌特异性肌球蛋白轻链(ventricular myosin light chain 2, MLC2v)启动子(250 bp)控制的增强型蓝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 ECFP)报告基因表达技术检测被诱导MSCs是否发生MLC2v的转录启动.上述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和可靠性用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验证.结果在本试验最长观察时间内(30 d),各种浓度及各种方法5-氮胞苷诱导的MSCs培养物中未见细胞自发搏动、肌管形成、心肌特异性MHC和Tn I表达;亦无MLC2v转录启动阳性细胞出现.结论从转录启动到翻译后水平的证据均不支持体外5-氮胞苷处理可诱导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  相似文献   
990.
一种新的六倍体细胞类型水生薏苡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醋酸洋红压片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包括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确定在我国广西西南部地区广泛分布着的水生薏苡(Coix aquatica Roxb.)属于一种新的六倍体细胞类型。这种水生薏苡与已报道的几种水生薏苡细胞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均不相同,它的染色体数目是2n = 30,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和中期Ⅰ的细胞中形成10个二价体和10个单价体。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这种水生薏苡的20条染色体与四倍体的薏苡(C. lacryma-jobi, 2n = 20)的基因组DNA是高度同源的。45S 和5S rDNA分别杂交到这种水生薏苡的两条染色体上,其中各有一条染色体与薏苡中携带45S和5S rDNA杂交信号的染色体具有相同的形状和信号的分布状态。据此推测: 四倍体的薏苡可能是这种新的水生薏苡细胞类型的一个亲本,它的另一个亲本可能是八倍体的水生薏苡(C. aquatica, 2n = 40), 因为这种八倍体的水生薏苡在核型、植株形态及生长环境等方面与新的六倍体细胞类型的水生薏苡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