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为探讨解磷细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JW-SD2的解磷特性及条件,检测了该菌株对不同矿质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装液量及盐离子等营养、环境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Ca3(PO4)2的溶解能力强于Fe PO4和Al PO4,解磷量达7.43 mmol/L。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硫酸铵作为氮源该菌株具有最大的解磷能力。同时还发现,该菌株能够在温度20~35℃,p H 4~9,装液量1/5~4/5,Na Cl浓度0~3.0%保持3.0 mmol/L以上的解磷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02.
为了探讨红背山麻杆对喀斯特地区干旱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以一年生红背山麻杆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旱法,对轻度(干旱14 d)、中度(干旱28 d)和重度(干旱42 d)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的红背山麻杆扦插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红背山麻杆扦插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株高和基径增长缓慢,复水后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基径无明显变化;(2)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扦插苗叶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a+b)]含量及Chla/b先增加后降低,并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后均显著高于对照(CK),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复水后高于对照,重度干旱胁迫复水后也能恢复至对照水平。(3)随干旱胁迫加剧,扦插苗叶片荧光参数Fo显著增加,Fm、Fv/Fo、Fv/Fm逐渐减小,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Tro  相似文献   
503.
<正>猞猁(Lynx lynx)为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蒋志刚等2015)。猞猁的食谱较广,包括小型啮齿类、蒙古兔(Lepus tolai)、野猪(Sus scrofa)、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reolus capreolus)、岩羚羊(Rupicapra rupicapra)、鸟类、昆虫类和植物等(Odden et al. 2006,Krofel et al. 2011,唐书培等2019),  相似文献   
50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基因组的高突变性和同源/异源重组性导致其成为一种较难防控的家畜病原体。目前普遍接受的两种基因型是BVDV-1和BVDV-2,其中基因1型含有21个亚型而基因2型含有4个亚型。在流行态势上,BVDV-1无论在遗传多样性还是分离毒株的数量上均高于BVDV-2。虽然BVDV-1和BVDV-2在基因组遗传特征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是其基因组内部特定区域在遗传进化上存在着密切关联。除了病毒基因组自身高变异的特性外,同源/异源RNA重组在BVDV遗传变异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这些遗传进化的途径,BVDV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传播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BVDV的流行特征总体表现为基因1型的毒株为主要流行毒株,各基因亚型之间交替更迭并呈现遗传多样性。鉴于BVDV遗传进化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紧密追踪主要流行基因亚型的更迭以及收集不同基因亚型的特征性遗传信息对于制定切实有效的BVDV防控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05.
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RNA分子,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等基本生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BPs)是一类结合和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在肿瘤中通过IGF依赖或非依赖的机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肿瘤中,IGFBPs和mi 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IGFBPs能够作为mi RNA的直接靶因或者下游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该文总结了mi RNA在脑、胃肠道、肝胆、妇科等多种肿瘤性疾病中对IGFBPs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等的探索提供全面、专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6.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的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要真正体现生物学的教学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就必须在校内创设生物教学园地,开辟生物教学的新途径,为教学提供一个观察、实验基地。为此,广东省教育厅于1985年11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县以上重点中学在2-3年内全部建好校内生物园,普通完全中学也要分期分批积极建园,服务于教学。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基本建设来抓,园地设施和种养的生物种类,要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各校要从实  相似文献   
507.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E6癌蛋白对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外泌体中β-联蛋白(β-catenin)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建立HPV16 E6敲低细胞模型(shE6组),通过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特征进行检测,发现shE6相对于对照组(NC组),细胞增殖速率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向S期的过渡阶段,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侵袭能力下降。同时提取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利用Western印迹对β-联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1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相对于NC组,shE6组细胞内β-联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外泌体中β-联蛋白量增加,紧密连接蛋白-1在细胞内和外泌体中均增加。上述结果提示,HPV16 E6促进细胞恶性表型可能与E6蛋白能够抑制β-联蛋白以外泌体形式释放,从而增加其在细胞内的积累,以及抑制紧密连接蛋白-1在细胞内和外泌体中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