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南亚热带红锥和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穿透雨减少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测和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长和生产力对降水格局变化和季节性干旱的响应,以南亚热带红锥和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穿透雨减少50%和不减雨(对照)处理,开展连续3年(2015-2017年)的模拟试验,研究降雨减少对人工林胸径生长、凋落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穿透雨减少导致红锥2017年胸径增长量显著降低31.8%,而对马尾松无影响;红锥叶面积指数平均降低8.8%,马尾松叶面积指数降低7.2%或者不变;红锥林2015年枝凋落量和2017年凋落物总量分别增加29.6%和35.8%,马尾松林2015年其他树种(除了马尾松以外)叶凋落量显著减少50.7%,而其他凋落物组分无显著变化.短期穿透雨减少对人工林产生了干旱胁迫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年际变异和树种差异.  相似文献   
262.
除草剂在桉树人工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关于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知之甚少。通过桉树人工林低剂量高频率(LHF)、中剂量中频率(MMF)、高剂量低频率(HLF)除草剂喷施试验,并与人工除草(MT)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剂量、不同频率除草剂施用对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导致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和功能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但并未显著降低林下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除草剂施用频率的降低及恢复时间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呈恢复趋势。除草剂施用也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降低。除草剂通过对林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负面影响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LHF显著降低藤本植物而显著提高蕨类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从而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真菌和放线菌的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MMF显著降低木本和藤本植物而显著提高禾草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放线菌的PLFA含量显著降低。HLF未显著影响林下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速效磷含量也大幅下降。施用除草剂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因此,生产上应减少除草剂的施用,以减少对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63.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人结直肠癌SW480、SW620及LS174T细胞株中c2orf68基因的表达,进一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以阐明c2orf68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在线设计软件设计合成干扰片段,并将2个干扰片段转入所试细胞株中。应用RT-PCR法检测细胞mRNA的表达;利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siRNA片段后,SW480、SW620及LS174T细胞株的mRNA表达都下降,其抑制率分别为:50.05%、44.79%;49.69%、30.00%;50.15%、45.79%。随后,选取干扰效率高的siRNA1干扰片段做后续实验。MTT实验发现,siRNA转染LS174T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21.2%(P0.05)。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实验表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18.13%(P0.05)。结论:成功筛选了抑制结直肠癌c2orf68基因的特异性干扰片段,该片段可以下调人结直肠癌细胞株中c2orf68的mRNA,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说明该基因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有关,进一步调控相应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4.
生物质转化制备精细化学品是解决石油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转化合成呋喃基化学品与木质素转化制酚类化合物是主要的反应路线,特别是借助催化技术加速生物质转化更是当今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依据催化反应体系的不同,对近年来用于生物质催化转化的反应媒介以及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生物质催化转化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5.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站的观测资料,着重从降雨截留(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和土壤蓄水)、调节径流和蒸散等3个方面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生态系统林冠年截留量在134~626 mm间变动,由大到小排列为:热带山地雨林,亚热带西部山地常绿针叶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温带山地落叶与常绿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竹林,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地常绿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山区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热带西南山地常绿针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持水量可以达到自身干重的2~5倍,但也因林型而异。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动在36~142 mm之间,平均89 mm。常绿阔叶林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高于100 mm,而寒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通常低于100 mm. 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占生态系统中截持水量的90%,其次是枯落物和林冠层。这说明,森林土壤在调节降雨截留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水文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结构和空隙度,而这些恰恰又受枯落物和森林植被特征的影响。森林皆伐后,一般地表径流会显著地增加,而适当抚育措施则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流域径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植被、土壤、气候、地形、地貌以及人类影响导致的流域景观变化,比较研究表明森林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的规律性的结果。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森林的蒸散变化,发现随降雨量的增加,森林蒸散量略有增加,而相对蒸散率却在下降,相对蒸散率在40%~90%间变动。  相似文献   
26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N端部分缺失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inhibitor,VEG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TNF家族新成员 ,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新血管生成的作用。为了探讨VEGI蛋白N端对其活性的影响 ,进行了VEGI与TNF家族成员基于结构知识的一级结构序列联配 ,在此基础上构建、表达了N端缺失 43与 5 1个氨基酸的VEGI突变体。N端缺失 43个氨基酸的VEGI(VEGI131)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质的 2 5 .2 % ,N端缺失 5 1个氨基酸的VEGI(VE GI12 3)表达量为 2 7.8% ,纯化后纯度分别为 92 .5 % (VEGI131)和 91.6 % (VEGI12 3)。VEGI131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 ,IC50 约为 35mg/L ,而VEGI12 3在同样条件下几乎无抑制作用 ,野生型VEGI即N端缺失 2 3个氨基酸的VEGI(VEGI151,由作者实验室制备 )IC50 约为 2 7mg/L。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证明 ,VEGI151可使主血管数显著减少 ,VEGI131可使主血管变细 ,毛细血管数减少 ,而VEGI12 3 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体内外研究显示VEGI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VEGI151>VEGI131>VEGI12 3。结果提示 :VEGI的N端前 43个氨基酸对活性无明显影响 ,而第 44~ 5 1位氨基酸对其生物活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7.
作者于1995-2000年对粤北主要山区的蛇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发现有蛇类28种,其中游蛇科有21种,占75%,眼镜蛇科有4种,占14.3%,蝰科有3种,占10.3%。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92.97%),没有古北界种类,有2种广布古北东洋界(7.1%),本文还分析了蛇类资源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68.
狼(Canis lupu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食肉动物之一,曾广布于中国大陆,但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类迫害,分布范围锐减。2011—2020年在四川贡嘎山195个1 km×1 km网格(286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结果仅在46个网格、56个位点拍摄到狼,累计278次独立探测,网格与位点的占有率分别为23.6%和19.6%。狼分布海拔为3 097~4 563 m,3 000 m以下区域未拍摄到狼。狼偏好单独活动,群体大小仅为(1.2±0.5)头,不同生境和季节的群体大小没有差异(t=-1.119, P=0.266; t=-0.251, P=0.801)。活动节律显示狼是日夜兼行性动物,旱季(11月至翌年4月)活动高峰在03:00—07:00及15:00—17:00,雨季(5—10月)活动高峰在03:00—07:00及13:00—15:00。狼与6种野生有蹄类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均较高,旱季与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的重叠度最高(Δ4=0.908),雨季与水鹿(Rusa unicolor)的重叠度最高(Δ4=0.895)。本研究初步探明狼在贡嘎山的分...  相似文献   
269.
为探讨解磷细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JW-SD2的解磷特性及条件,检测了该菌株对不同矿质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装液量及盐离子等营养、环境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Ca3(PO4)2的溶解能力强于Fe PO4和Al PO4,解磷量达7.43 mmol/L。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硫酸铵作为氮源该菌株具有最大的解磷能力。同时还发现,该菌株能够在温度20~35℃,p H 4~9,装液量1/5~4/5,Na Cl浓度0~3.0%保持3.0 mmol/L以上的解磷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70.
<正>猞猁(Lynx lynx)为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蒋志刚等2015)。猞猁的食谱较广,包括小型啮齿类、蒙古兔(Lepus tolai)、野猪(Sus scrofa)、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reolus capreolus)、岩羚羊(Rupicapra rupicapra)、鸟类、昆虫类和植物等(Odden et al. 2006,Krofel et al. 2011,唐书培等2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