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我国人类学界的老一辈专家吴定良教授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致使瘫痪病和心脏病病情恶化,不幸于1969年3月24日逝世,是我国人类学事业的重大损失。吴先生是江苏省金坛县人,生于1897年1月3日。幼年丧母,但却能发奋刻苦好学。青年时就读于扬州中学,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心理学系,毕业后留母校任教。1926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后留在英国,在卡尔、皮尔逊(Karl、Pearson)  相似文献   
922.
目的: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提取皂荚种子多糖,得到一种提取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同时具有良好保湿效果的皂荚种子多糖发酵产物滤液。方法:筛选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进行生物发酵,通过单因素分别优化皂荚种子发酵过程中的料液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及发酵菌接种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最优结果。同时选择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分别进行人体斑贴实验和皮肤含水量测试,探究皂荚种子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及其保湿功效。结果:皂荚种子发酵工艺设定为料液比1∶40 (g/mL),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60 h,发酵菌接种量1.0%,所得的多糖提取率为31.8%,斑贴实验48 h内未出现不良反应,皮肤含水量测试结果显示,多糖含量在3.18%和6.36%的皂荚种子发酵产物滤液可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结论: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所得的皂荚种子发酵产物滤液多糖含量显著提高,且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保湿功效,在日化领域原料开发中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3.
探索了透明质酸 (Hyaluronicacid)产生菌—兽疫链球菌 (Streptococcuszooepidemicus)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研究了酶浓度、酶解时间、高渗液的选择、预处理及高渗预培养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为 :经 12%甘氨酸预处理及高渗预培养共同作用2h后 ,用 5 0U mL溶菌酶 ,在NaCl高渗体系中 ,于 39℃作用 60min。在此条件下 ,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 94.6% ,再生率可达18.5 %。用不同功率的He Ne激光照射不同时间诱变原生质  相似文献   
924.
高等植物嫁接过程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嫁接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一项农业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林、果树生产上。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嫁接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基本上  相似文献   
925.
使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对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和玛多县的高寒沼泽、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的CH4通量进行原位观测,同时分析生物量、微生物、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和温度等因子,旨在明确不同生态系统CH4通量时空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高寒沼泽和高寒草甸是CH4源,8月通量达到最大值,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是CH4的汇,8月达到最小值,4种生态系统之间的CH4通量差异显著(P<0.05);高寒沼泽的mcrA基因丰度最大,高寒草甸次之,而pmoA丰度则是高寒草甸最大高寒沼泽次之,高寒荒漠的mcrA和pmoA基因丰度均最小,4种生态系统之间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长季节高寒沼泽和高寒草甸的CH4通量与土壤温度和mcrA显著正相关(P<0.05),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的CH4通量与土壤温度和与pmoA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生态系统之间CH4  相似文献   
926.
D—异VC钠又名D—异抗坏血酸钠,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抗氧化保鲜剂.广泛地应用于肉类、冻鱼、蔬菜、水果、酒类、饮料、果汁及罐头食品等方面,此外还可用于毛纺、卷烟、电镀防锈等行业。与VC比较,D—异VC钠用于食品保鲜效果显著,价格低廉,热稳定性能好,同时有效地抑制食品中亚硝基胺类致癌物质的形成。 目前,国内外生产D—异VC钠的主要工艺是采取微生物发酵一化学合成法,具体的讲,就是以淀粉为原料,经双酶或酸水解成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葡萄糖,在特定纯种细菌的作用下,将其转化并与无机钙盐形成α—酮基葡萄糖酸钙,再经酯化,转化精制,生成D—异VC钠。 近几年来的科研生产试验证明,上述工艺的某些环节不尽合理,笔者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以试提高D—异VC钠生产中的生物、化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