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冰核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在0℃以下仍未结冰的现象称为水的过冷却作用,小体积纯净水的过冷却温度可接近-40℃。引起水从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物质称冰核,不同种类冰核催化活性差异很大,非生物冰核可在-10℃左右诱发小体积水结冰,而自然界中活性最强的冰核来自生物体,已报道某些细菌(如Pseudomonas syringae和Erwinia hericola的一些菌株)可产生在-1℃~-2℃下催化水结冰的冰核。研究者将一些可以产生在-5℃以上具有冰核活性冰核的生物称为冰核生物。自1974年Maki[1]首次从赤杨树叶中分离到在-2℃~-5℃下诱发植物结冰发生霜冻的…  相似文献   
32.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0年18卷3期249页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已培育成功一种可在高温下维持光合作用的转基因烟草(Science287,476~479,2000)。鉴于沙漠植物的叶绿体可在高温下减少三烯脂肪酸的合成,科学家们培育了含有来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附加的叶绿体特异△-3去饱和酶(脱氢酶)基因的两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互阻遏作用导致△-3去饱和酶基因在这些植株中的表达下降,以及与此伴随的三烯脂肪酸的相应减少。因此,这种转基因植株40℃高温下的光合作用活性可高于25℃下的活性(但40℃可极大地降低野生型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科学家们提示,利用内源基因可避免利-46用外源DNA进行基因操作时发生的有害效应。这个研究组的植物生理学家KohIba说:“此项研究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可育成新的农作物或树木,以适应无可避免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例如可使寒冷地区的树木适应于高温环境”。汪开治  相似文献   
33.
Asia-Pacific Biotech News 2000年9月18日号报道:泰国开始进行抗艾滋病疫苗AIDSVAX的实验。该疫苗是由美国VaxGen公司开发的,可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将在试验开始30个月后得出。 目前已开发了将近30个HIV疫苗,AIDSVAX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进入第三临床实验阶段的疫苗。VaxGen早先在美国进行的III期实验,其配方与此次有所不同,免疫目标为不同的HIV株系。 参加此次实验的2500名泰国志愿者都是静脉吸毒者,目前都被确诊为HIV阴性。在试验过程中,每人接受7次注射。选择静脉吸毒者的原因是这部分人群是HIV高发人群,在政府的戒毒项目(drug rehabilita-tion program)控制下便于对他们进行跟踪。 泰国约有150万HIV感染者和10万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特别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非常昂贵。如果实验证明疫苗有效,VaxGen公司将寻找合作伙伴以合理的价格把AIDSVAX推向市场。孙雷心  相似文献   
34.
目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人员针对人体失血和免疫功能下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白细胞介素-11(即IL-11)和人白细胞介素-12(即IL-12)。 1 IL-11为人体自然产生的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加血小板,提高凝血速度,防止伤口出血不止,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低血小板症,还能辅助治疗癌症,主要用于化疗。克隆于载体,通过大肠杆菌充分表达,经分离、纯化和精制,生产出质量很高的医用成药,故疗效很好。 2 IL-12这是目前在细胞素中发现对人体免疫活性细胞诱导和调节最强、范围最广的一种。其研制技术是将IL-12的两种不同来源的基因克隆于昆虫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内表达,经分离纯化成工程蛋白,再制备成医药产品。它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激活T细胞和NK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能抗利什曼原虫、疟原虫、结核杆菌、血吸虫、肿瘤和病毒及其各相应的疾病,故美国基因研究所和惠施-阿耶斯特制药公司将它用于治疗艾滋病和肿瘤病,效果很好。秦春圃  相似文献   
35.
36.
 氮沉降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该文通过设置4种氮添加水平(对照(0)、低氮(20 kg N·hm-2·a-1)、中氮(50 kg N·hm-2·a-1)和高氮(100 kg N·hm-2·a-1)), 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原始林树木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氮和高氮添加对落叶松胸径相对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随施氮年限的增加而增强。不同高度的树木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很大差异, 较低树木(树高<16.5 m)的生长对氮添加无显著响应, 而较高(树高>16.5 m)的树木在中氮和高氮处理下胸径生长有显著加速(胸径相对生长率增幅>79.5%), 但随着树木高度的进一步增加, 这种加速作用明显下降。研究结果显示氮添加会促进落叶松胸径生长,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较高的落叶松个体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筋膜下经内镜穿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在本院接受SEPS治疗的36例患者,共40条患肢,均患有静脉性溃疡。所有患者同时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术后1、3、6、12个月接受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10年,观察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肢溃疡均愈合,2例复发。1条患肢出现神经损伤,2条患肢出现皮下血肿。16条患肢出现丹毒,其中5条患肢反复发作,6条患肢静脉曲张复发。结论: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并发症少,远期并发症率高。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与传统手术相比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浓度和干预时间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VPA(0.1、0.3、0.5、0.75和1.0mmol/L)处理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NB培养基组做对照,分别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用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并计数微管蛋白-Ⅲ(β-tubllin III)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比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相点组间比较,3天时各组中神经元分化比例无显著差异;7天时不同浓度VPA组与对照组分化神经元比例开始呈现差异;10天时这种差异继续增大,0.75 mmol/L VPA组中神经元比例为82.15±0.93%;14天时保持这种差异;但各时相点1.0 mmol/L VPA组与0.75 mmol/L VPA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发现,3-10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显著增加,但14天时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10天无显著变化。结论:0.75mmol/L VPA在10天时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ASODN)在人甲状腺髓样癌裸鼠模型中的抑瘤作用。方法构建12只人甲状腺髓样癌裸鼠模型,随机分配到正常组,SODN(sens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正义寡核苷酸)组和ASODN组,每组4只。各组每日一次瘤内注射相应处理液,连续7d。治疗结束后1周,杀死全部瘤鼠,切取瘤体,测算瘤重和抑瘤率以评价肿瘤生长情况,瘤组织石腊切片分别行HE、免疫组化(IHC)和DNA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法)染色以评价组织病理构造、survivin与VEGF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ASODN组具有明显减低的血管新生特点。此外,相对于正常组和SODN组,ASODN组具有显著的survivin和VEGF低表达、高凋亡、低瘤重和高抑瘤率特点(各P<0.01),而正常组与SODN组间未见上述各特点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证实针对人甲状腺髓样癌survivin基因沉默治疗能够达到明显抑瘤效果,此效果至少部分通过促进肿瘤调亡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而实现。这提示survivin基因在人甲状腺髓样癌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其可成为人甲状腺髓样癌基因靶向沉默治疗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0.
表达猪瘟病毒保护性抗原E0蛋白用以建立猪瘟抗体诊断方法,在标记疫苗(Marker vaccine)的研制和应用上具有重要的血清学鉴别功能,对于监测猪瘟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疫苗免疫情况及制定免疫程序具有重要作用.将猪瘟兔化弱毒株(HCLV)E0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4T,pET30,pMAL-p2X中,并分别以BL21和BL21-codonplus(DE3)-RP, BL21(DE3)和BL21-codonplus(DE3)-RP,TB1和BL21-codonplus(DE3)-RP为表达菌株.通过摸索IPTG诱导浓度,诱导温度,菌体收获时间,确定E0基因能在pGEX4T/ BL21-codonplus(DE3)-RP和pMAL-p2X/ BL21-codonplus(DE3)-RP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15%和30%,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为包涵体形式.分别采用B-per试剂和超声波裂解配以曲通尿素对包涵体进行洗涤两种方法在pGEX表达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分步透析法对变性的包涵体进行复性,将复性蛋白过GST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化的GST-E0融合蛋白.以GST-E0融合蛋白为诊断抗原,通过摸索抗原包被浓度,抗体血清稀释倍数初步建立了用间接ELISA检测猪瘟血清E0抗体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