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椿叶花椒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研究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椿叶花椒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的99.99%。椿叶花椒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2-壬酮,芳樟醇,β-水芹烯。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其病原菌的菌种分布。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0年0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临床拟诊为头癣、甲癣、体股癣、手足癣的1 308例患者取病发、皮屑、甲屑行真菌镜检、培养。培养阳性标本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行核糖体DNA(rDNA)ITS区序列测定确切鉴定菌种。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菌镜检培养均为阳性患者260例,头癣培养阳性率最高,占33.1%,其次为体股癣占28.8%、甲癣占21.5%、手足癣占16.5%;菌种鉴定:红色毛癣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2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22.3%)、犬小孢子菌(18.8%)、断发毛癣菌(10.0%)。犬小孢子菌为头癣最主要致病菌(16.2%)。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族别间体股癣、手足癣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好发于男性,汉族发病率高于维吾尔族。不同年龄头癣、甲癣、体股癣、手足癣发病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癣、体股癣、手足癣好发于中青年,头癣好发于儿童。结论乌鲁木齐市浅部真菌病主要致病真菌是红色毛癣菌。头癣是本地区最主要的儿童浅部真菌病,主要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上调大鼠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是否是通过激活NF-κB实现的。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四组:①对照组(n=10):标准饲料喂养。②H组(n=12):高脂饲料喂养。③A+H组(n=14):予ADMA[0.2mg/kgd]灌胃,高脂饲料喂养。④P+A+H组(n=14):予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40mg/kgd]腹腔注射、ADMA[0.2mg/kgd]灌胃、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H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A+H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8周后麻醉大鼠、取主动脉。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n blotting分别检测iNOS mRNA和蛋白表达,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和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NF-κB活性。结果①A+H组iNOS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H组增加(P<0.05),P+A+H组较A+H组iNOS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②A+H组NF-κB活性较对照组和H组显著升高(P<0.05),P+A+H组NF-κB活性较A+H组明显降低(P<0.05)③相关分析:NF-κB活性与iNOS 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4、0.876,P<0.05)。结论 ADMA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途径上调iNOS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4.
安宇  何敬远  王义兴  洪全球 《生物磁学》2011,(15):2898-2900
目的:评估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和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12h,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1次/12h,连用7d。记录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白细胞(W33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7天病死率。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脉搏、呼吸、WBC、PCT、CRP、APACHEII评分、7天病死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有明确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低压舱模拟飞行环境下被试人员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变化规律。方法:21名男性志愿者参加低压舱模拟飞行的实验过程,座舱内的压力高度模拟2400米高空压力,持续时间1.5h,重复两次,中间出舱休息0.5h,检测指标为心率变异性(HRV),心理运动测验以及NASA—TLX主观评定量表。结果:研究表明,NASA-TLX量表从主观感受上很好的反映了低压舱模拟飞行后脑力负荷的变化,HRV、心理运动测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低压舱模拟飞行所导致的脑力负荷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生理心理测验可能是测定变化规律的一种间接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3年预后,并与EF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5-1至2006-12二所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入院时左室EF分为EF正常组(EF>=50%)和EF降低组(EF<50%),进行为期3年的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结果:慢性心衰患者中EF正常234例(50.7%),与EF下降患者比较,这类患者中较为高龄、多为女性;病因多为瓣膜病、高血压病及房颤;随访结果显示二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578),Cox回归分析对其它因素校正后发现,房颤(RR=1.301,95%CI:0.995-1.701,P<0.05)、年龄(RR=1.012,95%CI:1.003-1.022,P<0.05)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3年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慢性心衰中,EF正常的患者预后与EF下降者相似,对这类病人同样应加强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57.
中国希瓦氏菌D14^T的厌氧腐殖质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希瓦氏菌新种(ShewanellacinicaD14T)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利用多种有机酸盐和甲苯等环境有毒污染物作为电子供体,以腐殖质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即醌呼吸)。电子在细胞膜呼吸链的传递过程中,偶联能量的产生来支持菌体的生长,1mmol/LAQDS可支持细胞增殖约60倍。电子供体的氧化和唯一电子受体腐殖质还原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偶联过程,随着电子供体量的增加腐殖质还原的量也随之增加。典型呼吸链抑制剂诸如:抑制Fe-S中心的Cu2 ,甲基萘醌类似物标桩菌素,抑制甲基萘醌氧化型向还原型转化的双香豆素和细胞色素P450的专一抑制物甲吡酮等对腐殖质的还原有着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证明希瓦氏菌(Shewanellacinica)D14T可利用腐殖质进行厌氧呼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D14T在进行腐殖质呼吸的同时,对于甲苯,苯胺等环境有毒物质的有效降解则具有着重要的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58.
王建军  洪丽萍  汤立军 《生命科学》2010,(11):1192-1195
白细胞介素-6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瘤细胞生长和生存的关键因子,也是MM患者发病的主要因子。IL-6/IL-6R系统通过不同通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生长并导致患者骨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针对IL-6/IL-6R系统的治疗方法将给MM的治疗带来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9.
腐殖质在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殖质物质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大量存在,它不仅可以在有毒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起到氧化还原中间体的作用,加速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也可以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接受来自一些有机酸或者甲苯等环境中有毒物质提供的电子,偶联能量的产生,支持菌体的生长,形成一种新的细菌厌氧呼吸形式——腐殖质呼吸。因此,对腐殖质在环境有毒物质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不仪对于深入理解细菌呼吸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环境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以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对地球表面的有毒物质进行更有效的生物降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甘肃、新疆、内蒙苹果蠹蛾成虫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害虫和检疫对象。2005年至2010年,本研究在甘肃、新疆及内蒙古的不同区县选取了16个果园,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其中的苹果蠹蛾成虫发生规律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西北地区每年发生2.5个世代;在正常气候条件下,3个成虫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但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果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化学防治、迷向防治等防治措施对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生活史研究为主的监测并不适合在上述果园中开展。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未对苹果蠹蛾的季节动态进行准确的预测,需要对苹果蠹蛾除成虫外的其他虫态的季节性变化进行详细研究,并建议选择3个以上的果园进行监测,综合各个果园的监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