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视觉编码的图象处理研究──Ⅰ.原理、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Gabor小波表达的概念及其在图象处理中实现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框架,主要解决了运算中非正交性问题、收敛性问题,使得该算法及模型可以实现图象的分析和重建,并且可以应用于对视觉编码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42.
1965年Barlow & Levick及我国科技工作者分别独立提出了原理大致相同的方向检测感受野模型,但其数学模型却一直未见有报道.本文用数量场方法给出了其数学模型,这是一个Gabor函数模型,并据此解释了方向检测感受野的方向调谐曲线以及方向检测通道数量问题.  相似文献   
43.
一、迎接挑战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条理解脑究竟是怎样工作的研究途径,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但必须研究脑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研究其外在的实际知觉行为,我们还必须在理论层次上研究脑,也就是说,必须研究实现脑的功能所必须进行的计算即信息处理。即使像看和运动这种似乎是极简单、极容易解决的普通任务,也需要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理解脑还需要研究执行各种必要的信息处理任务所使用  相似文献   
44.
视觉皮层复杂细胞时空编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输入在视皮层的编码表达,在地空滤波窗口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复杂细胞时空编码模型,对几种特殊的输入函数进行了编码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视皮层复杂细胞时空整合编码序列的精细时间结构进行视觉输入的神经表象。  相似文献   
45.
摘要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及B7-H1 的影响,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逃 逸的的机制。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琢-2a180 μg 抗病毒治疗52周,分别于0、12、26、52周检测肝功 能、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C表面HLA-DR、CD80、CD86、CD83、CD1a、B7-H1 水平。根据患者HBV-DNA 水平, 将患者分为应答组(A 组)、非应答组(B 组),10 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组(C 组)。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膜表面分 子HLA-DR、CD80、CD86、CD83、CD1a 的表达均降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后应答组膜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 CD83、CD1a 的表达高于非应答组65.3± 6.2 %vs 44.2± 5.5 %,67.2± 7.4%vs 37.3± 7.2 %,68.4± 3.6 %vs 42.5± 7.3 %,65.6± 6.8 %vs 43.2± 3.9 %, 49.4± 9.5 %vs 37.5± 7.9 %,(P <0.05)。应答组B7-H1 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非应答组B7-H1 水平无明显变 化12.73± 3.8%vs 25.24± 2.92 %,(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可以提高 树突状细胞功能,降低B7-H1 表达,促进HBV-DNA 的清除。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及B7-H1 高表达是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的 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中国15省(区、直辖市)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连续3天24h膳食调查数据6~17岁的1 974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应用Kruskal Wallis 或Wilcoxon rank sum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的儿童青少年肉类的摄入量,各类肉类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比例和消费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儿童青少年肉类的摄入量P50(P25,P75)为77.0 g/d(33.3 g/d,133.3 g/d)。高、中等城市化社区,家庭收入高的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达到推荐量的概率高于低城市化社区、家庭收入低的儿童青少年。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家庭收入是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本文用各种输入模式来考验广义Gabor函数(作为视觉系统信息加工模型)的种种时间特性.当用静止的闪烁光点刺激本模型的不同空间部位,可引出持续性反应、瞬变反应,这些反应类似于真实感受野的一些典型动态反应.当用运动图式(边形、窄条、宽条)输入本系统模型后,可计算得到与实验结果定性一致的反应曲线.在模型的参数值取某些特定值时,对刺激物的运动方向表现出特异的选择性.最后,讨论了本模型与以往各模型之异同,以及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48.
本文概述了神经系统(包括脑)的信息处理研究的国外动向,同时介绍了国内情况,特别是86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脑的工作原理”学术讨论会上的一些主要发言内容。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我们以前提出的感受野的广义Cabor函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时空可分离感受野数学模型,以此模拟了感受野的各种时间反应性质,并据此推断了两种方向检测感受野模型,模拟了on-off感受野速率谐调曲线.说明Gabor函数也同样很好地反映了感受野的时间性质.  相似文献   
50.
自十年前立体捕获现象发现以来,对其解释众说纷纭。我们的实验观察表明,由视差轮廓驱动并限定的壁纸元素的局域重新匹配是立体捕获产生的真正原因。视差轮廓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但其视差必须是壁纸所能携带的一系列视差之一,不管这种视差是交叉的还是非交叉的。由视差轮廓引导的双眼注意以及在被捕获区域和背景之间的视差隔离区对局域重新匹配起了促进和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